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今年以来,茶山街道辖区内共有包括两个地铁站口在内的建筑工地10个,由于一些建筑工地为了赶进度,存在乱用渣土车、夜间施工等违规行为,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休憩,仅9月一个月,相关热线平台就收到各类工地举报20多起,为了更好地保障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茶山街道深入剖析各类不规范施工行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地管理办法。
一是强化专业监督员队伍。街道针对在建工地长效性管理不够、管理范围不够、管理深度不够等问题,组建20人的监督队伍,安排专员定点负责对每个工地进行“伴随式”监督,从早上6点至晚上10点,分两班轮流值班,通过全天候定人定岗,及时发现工地在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督促工地进行整改。
二是强化三大保障机制。首先是执法保障,面对工地的一些违章行为,或者不听劝导一意孤行的情况,由工地监督员及时拍摄视频取证,直接作为证据,交由执法人员处置。其次是审批保障,对经常不听劝导,产生问题的工地,报送相关部门,对其渣土运输、环保等方面的审批进行控制,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停止施工,从源头开始抓起。最后是协调保障,由街道各部门科室、村委、社区、物业等协同配合,对每个工地设立协调保障组,及时应对工地周边一些居民反映的问题,并给予协调解决。
三是强化信息通报频率。新增微信群,每天将工地管理的照片、视频发到群内,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单位及时进行通报,并要求立即整改,街道相关部门做好台账记录,切实做到对工地违规“零容忍”。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