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2018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区“重大项目增效年”,利用外资形势依旧严峻,外贸出口、商贸提升等仍旧面临繁重的工作压力,全局上下克服各项不利因素,咬定目标不松劲,殚精竭虑抓进度,力争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注册实际到帐外资:1-5月,全区完成注册实际到账外资8673万美元,同比增长242.5%,完成市计划的45.6%。上半年预计可完成实际到账外资9500万美元,同比增长216.66%,完成市计划的50%。
2.新增协议注册外资:1-5月,全区完成协议注册外资18763万美元,完成市计划的62.5%。上半年预计可完成协议注册外资2亿美元,完成年计划的66.7%。
3、进出口总值:1-5月,全区累计完成进出口总值82.9亿元,同比增长2.4%,累计进出口总值、累计出口、累计进口均列全市第三位。
二、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多措并举招商引资
1、开展招商活动。年初,在上海召开了新春客商洽谈会,一周时间内,密集拜访了重要企业、重要客商,加强与在沪客商的联系,推动项目的合作与对接。此外,以招商小分队的形式,赴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地参加了智能制造、人工智能、金融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博览会,捕捉信息,推介天宁区及相关优惠政策,进一步积累了招商资源,拓宽了招商渠道。
2、创新招商方式。强化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招商,全面梳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产业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关键企业,有的放矢地开展招商引资,促进产业纵向专业分工和横向竞争合作,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择优选资转变,由单个项目招商向产业集群招商转变。
3、夯实招商基础。一是进一步考察和梳理了全区招商载体,参观考察了都市工业园、未来智慧城、检验检测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园等载体,为项目落户打下了必要基础。二是对产业招引方向进行研究和思考:根据天宁现有产业基础及载体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并完成了《BMS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产业链和机器人传感器产业报告》,对未来区域可行招引方向进行了深入思考。第 三,与各街道、开发区对接梳理重点项目信息,搭建天宁区招商及客商信息在线管理系统平台。
截止目前,区招商服务中心共接待客商80批次,拜访企业274家,获得有效项目信息55条。
(二)推进外资工作
浓氛围,强推进。定期召开会议专题讨论研究外资工作,瞄准全年目标任务,深入剖析薄弱环节,细化分解、狠抓落实。建立短信实时通报和项目进度每周汇报制度,以短信形式实时通报全区外资完成情况,各板块定期上交外资拟备案、拟到账项目进度汇总表,层层传递外资工作压力,强化抓外资、抢外资的主动性、积极性,营造外资利用浓厚的工作氛围。
提成效,抓重点。深入走访重点外资企业,紧盯华利达、东奥、亚东科技等骨干龙头企业,鼓励增资扩股、推动转型升级。全面梳理全区未实现全部到账的外资企业,紧密跟踪、积极协调,帮助企业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和困难,化解瓶颈制约,提供周到服务。
挖潜能、扩增量。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对辖区外资企业开展大走访、大摸排,重点了解外资企业增资扩股、新增项目、外债转股等情况,主动对接,挖掘增量,如中海地产、软讯科技、亚东科技等项目。
(三)破解外贸瓶颈
强化服务职能。做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能力证明的初审工作,帮助提供材料有困难的企业做好协调工作。上半年共办理加工贸易企业生产能力证明16件。做好省级、市级各项扶持资金的拨付工作。与区财政局对接,拨付了2018年省级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第一批)共750.77万元。
强化政策扶持。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调研走访区内重点外贸企业,宣传外经贸政策,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及面临的困难,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目前已走访了50余家次企业。
积极拓展市场。积极组织区内外经贸企业参加境内外重要展会,帮助企业更好的开拓国际市场。展会包括:江苏省出口商品日本大阪展、意大利米兰国际服装及面料采购展、广交会、昆山品牌产品进口交易会等,积极做好首届中国进口商品博览会组织企业参展工作。
推进平台建设。打造具有我区产业特色的外贸公共服务平台。联合中国信保常州办事处,共同打造了国家级服装转型升级基地外贸风险信息服务平台,并向区内纺织服装企业广泛宣传,帮助企业免费享受平台提供的服务。
做好资金申报工作。组织区内电子商务企业申报2017年度常州市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组织外经企业申报2017年度常州市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走出去部分)。组织外贸企业申报2017年下半年的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外贸稳增长调结构部分)。
(四)确保商贸稳定
做好市场监测分析。督促全区23家样本企业在商务部网站上上报市场运行监测数据;每季度统计区内两家大型商品交易市场的经营情况并上报市商务局;督促全区20家商贸流通典型企业在商务部网站上报送年报和季报。
加强商贸领域管理。上半年再生资源回收新办理备案2家,办理年检、换发新证5家;完成了区内28家加油站(点)的2017年度成品油零售经营许可证年检工作;对辖区内18家正常经营的加油站(点)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办理了7家加油站油罐改造手续,为1家加油站办理了迁建延期建设手续开展流动加油车非法销售成品油联合整治行动2次;对13家重点企业(商场、超市、专卖店)安全生产检查共计15次;对区内6家大型商场超市进行了 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专项检查。
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建设。督促辖区内各大商场、超市、菜市场做好文明城市建设。经常对各商场、超市、菜市场进行实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企业整改到位。
开展活动促进消费。联合天宁区烹饪餐饮行业协会,组织辖区内重点餐饮企业参加“唱响常州菜”系列活动,包括样本厨房评选、中国饭店技能大赛、名菜名点评选活动等。
指导企业申报扶持资金。指导企业申报省级商贸流通业现代化项目扶持资金,向市商务局上报1个项目,为江苏园外园食品有限公司餐饮企业连锁化拓展项目。目前已经通过省厅审批,将扶持资金55.84万元,发放到企业。
(五)全力保障菜市场运行。对辖区菜市场全面走访摸底,加强食品安全。经常召开全区菜市场管理人员会议,及时通报长效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并督察菜市场加强管理。接受省、市文明城市检查和日常的市民巡访团的检查。申报了五家省级公益性菜市场,回复菜市场相关信访 件。
三、明年工作计划
(一)加大力度招商引资
1、调整招商方向,全面熟悉载体。根据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全力聚焦高端制造业招商。全面梳理、熟悉载体情况,重点关注开发区、开发区融合版块、郑陆制造业载体、凤凰新城制造业载体上,做到对所有载体情况烂熟于心,并保持动态更新。
2、深入研究产业,落实产业链招商。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继续深入研究产业,重点学习研究人工智能产业,深挖产业链企业信息,在人工智能领域挖出机遇、做出特色,与常州其他辖区错位发展,完成《人工智能产业规划和布局》调研材料。
3、全力捕捉项目信息,精准招商。拓展多种渠道捕捉项目信息,在招大引强上花更多精力、使更大力气,对项目信息做到主动出击,加强对世界五百强、上市公司、央企制造类企业的拜访,与知名中介咨询机构保持有效互动,建立联系制度。通过参加展会、拜访本地企业等发生进一步扩充有效项目信息数量。积极寻找人才信息源,拓展人才信息。依靠“龙城英才计划”,加强和企业、高校、中介机构、海外归国人才交流,拓展具有较大发展前景的科技、人才类项目信息。
4、与开发区、镇、街道及各驻外经贸联络处形成联动招商机制。充分发挥区内各板块的资源信息优势,进一步形成招商对接互动机制、功能区块定点联系机制以及项目实时协调机制,从而实现资源共享、项目共享、平台共享、成果共享,发挥全区合力招商、抱团招商的作用,实现共引共享共保共赢的招商新局面。
(二)推进外资提质增效
1.加强督查考核,全力推进外资工作进度。一是对照年度外资指标任务,做到上下齐心,严肃外资考核制度,继续坚决贯彻执行外资工作“一票否决”制度。二是实施大项目台账管理制度与短信实时通报制度,严格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工作机制,倒排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的到账节点,全力以赴确保外资按期到账。三是在开放型经济目标任务考核、外资单项考核和项目招引考核中将考核细化到项目,突出重大项目和产业结构,以调动招引外资项目、发动企业增资扩股、大力利用外资的积极性。
2.加强政策引导,全力推进外资提质增效。根据国家、省、市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意见,研究出台适宜我区利用外资发展的相关意见,在拓宽利用外资领域、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改善外资营商环境等方面,因地制宜,积极鼓励和引导外资企业以存带增、以商引商,在政策层面为利用外资提质增效提供充分保障。
3.加强结构优化,全力推进外资重大项目的招引。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前提下精准定位,一是围绕我区“7+X+Y”战略,根据我区产业特色和优势产业,开展制造业大项目定向招商。紧跟全市“新十大产业链”建设步伐,创新“基金+基地”引资策略,做好高端制造业外资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外资两篇文章,为下一阶段的外资增量做好储备工作。二是加大高端服务业引资力度。引导外资投向金融保险、融资租赁、检验检测、医疗养老、现代物流业等服务业领域。三是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财务中心、共享服务中心、营运中心等功能性机构。
4.加强企业服务,全力推进外资项目规模化发展。认真梳理研究递延征税、外汇资金集中运行、人民币双向资金池、全口径跨境融资等与外资企业密切相关的政策,联合外管、银行等部门做好企业服务,加强政策宣传和推广。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对全区外资企业进行调查,了解企业所需,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从存量企业中挖掘新的增量,推动外资企业在我区基地化、规模化、高新化发展。
(三)推进外贸转型升级
1.优化外贸进出口结构。一是招商引贸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外贸企业的引进,通过补增量的方式来充实并提升我区的外贸份额。二是引导出口企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培育具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出口产品,由“低价式、数量式”竞争向“品牌化、差异化”竞争方向转型。三是帮助企业加大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充分利用国内外知名展会,为各类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搭建平台,引导推动更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在巩固传统市场份额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新兴市场出口潜力。
2.加强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区外贸企业发展潜力,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一是完善和丰富国家级服装转型升级基地的服务功能,用好“外贸风险信息服务平台”,使区内企业能够享受到最优惠的出口风险预警和收汇风险保障。三是推进郑陆镇市级医疗器材出口基地发展,发挥好基地的服务企业功能。四是继续关注常州市化工轻工材料有限公司的进口业务发展,帮助其创建省级进口商品交易中心。
3.全面推进辖区外贸企业大走访。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加强对重点外贸企业的走访调研。通过走访,建立好外贸企业的联系制度,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并及时将外贸工作的新政策、新制度、新要求传递到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经营上的困难,从存量企业中挖掘新的增量。
(四)提升商贸发展活力
关注商贸运行。继续做好商贸流通领域市场监测及分析工作,督促样本企业按时上网报送数据,努力提高报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市场运行分析报告的质量。
加强管理监督。定期组织加油站安全管理专项检查;协调解决加油站改造过程中的难处,确保2018年全区15家民营加油站完成改造任务;健全各成员单位的协调办案的工作机制,推进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推进打击侵权假冒商品过程中的“两法”衔接;定期组织对发卡企业执行“三项制度”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联合纪委、市场监督、税务等部门,重点检查利用公款购买消费卡,发放福利等违规行为;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迎接省、国家文明办检查;密切关注乐天玛特超市重新营业情况,做好预付卡交接、人员平稳过渡、消防安全整改各项工作,避免出现群体事件。
促进商贸消费。继续联合天宁区餐饮商会,举办首届天宁家宴评选活动暨改革开放天宁餐饮发展成果展。
(五)提升菜市场管理水平
1、与街道城管形成合力,进一步把城市长效管理考评工作做实做细,做到常态化管理,检查和不检查一个样、不搞检查突击。
2、在国家省市各级文明城市测评中充分做好迎检工作,取得优异成绩,争取不失分。
3、继续发挥菜市场商会的行业自律和自我管理的作用,使全区菜市场管理水平整体再上台阶。进一步细化《菜市场管理考核办法》,考核办法更合理更有效,提高菜市场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5、开展优美文明摊位评选活动。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优美摊位”活动方案,将试点单位的经验和具体做法进行宣传和推广,充分调动经营户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