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2018年1月3日在常州市天宁区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局长 栾晓军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递交《天宁区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全区各级财政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和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同时坚持统筹兼顾、保障重点的支出原则,强化预算管理,合理调度资金,切实防范债务风险,财政预算执行总体保持平稳。
(一)一般公共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017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505700万元,比上年增收37543万元,增长8%。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25562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6.24%,比上年减少5874万元,下降2.25%。
(2)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2017年区级(含开发区及街道)(以下简称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29900万元。经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批准同意追加支出预算21232万元,上年专项结转14491万元,省市下达专款、市对区专项结算、转移支付等6603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调整为23165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22165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5.68%,比上年减少6505万元,下降2.85%。具体执行情况如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2417万元;国防支出512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5745万元;教育支出37026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2032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02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036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3192万元;节能环保支出3262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6660万元;农林水支出8993万元;交通运输支出353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5754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890万元;金融支出21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1153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52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0501万元;其他支出3795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232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1.政府性基金收入
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2017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15000万元,新增政府专项债券40000万元,调入资金692万元,2017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完成55692万元。
2.政府性基金支出
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2017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为15000万元。经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批准同意追加支出预算40692万元,上年专项结转1615万元,省市下达专款429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调整为57736万元。2017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计完成5578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6.63%,比上年增支46415万元,增长495.2%。具体执行情况如下:城乡社区支出54943万元;其他支出153万元;债务付息支出657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35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均为区级收支数。以上预算执行情况为预计数,目前财政决算正在编制中,待财政决算正式编制完成后,再报请区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三)2017年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1.积极组织征收,财政收入稳中有进
一是加强税源经济考核。结合区政府考核要求,科学制定年度收入考核任务,及时完善考核办法,充分调动各级部门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二是密切与税务部门、人民银行的联系,建立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的工作机制。三是加强重点税源的跟踪监测,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数据挖掘和连续跟踪监测,加大对重点税源入库的督查、监控和催缴力度。四是积极落实“营改增”及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及时掌握改革动态,积极探索营改增后协税护税新模式。
2.培植稳定税源,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市、区“重大项目提升年”活动,充分发挥财政作用,努力推动“七大园区”建设,保障重点项目扎实推进。二是积极向上争取各类资金。会同商务、经信、科技等部门帮助企业争取上级扶持资金11000万元,重点用于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循环经济、科学技术研发以及服务企业股改上市。三是缓解企业融资困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利用“苏微贷”、“苏科贷”等贷款平台,累计为我区23家企业成功融资7550万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链风险,保障实体经济平稳发展。
3.坚持民生导向,促进社会均衡发展
一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区就业、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投入6.12亿元。提高各类保障标准,居民基础养老金、城镇居民养老补贴、低保救助标准分别提高至230元、370元和760元,居民医保财政补贴标准提高至530元。依托“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强化扶贫资金保障,精准管理扶贫资金,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二是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全区教育投入6.53亿元。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天宁区2015-2020年教育建设总体规划》,推动教育布局调整和现代化学校建设。三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全区支农资金投入1.19亿元,用于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改造易淹易涝地区排水系统、支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惠及郑陆镇牟家村、查家村等20个村,受益农户1.8万户。四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区城市长效管理投入3.38亿元,用于开展“931”综合整治、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绿化管养等工作。全区“263”环保专项资金投入2800万元,用于污染源治理、河道清淤治理、燃煤锅炉改造和环境监测服务等项目,进一步优化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
4.全面深化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一是全面实施预决算公开。除涉密内容、涉密部门外,全区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全部在法定时间内向社会公开。开展财政预决算公开全国试点工作,制定公开事项目录、工作规则及负面清单。二是积极开展非税收入全面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试点工作,推进财政全口径预算执行,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完成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实现社会化养老保障全民覆盖。四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按照年初工作目标,有序推进国企改革,出台了《天宁区区管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制度文件,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人事管理、薪酬制度、绩效考核等机制。加强政府投融资管理,清理整合优质资产注入国有公司,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充分发挥天宁区国有企业在全区经济稳定增长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5.强化风险防范,规范政府债务管理
一是加强政府债务限额及预算管理。根据财政部《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预算管理办法》、《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预算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做好政府债务的预算管理工作,将相关支出纳入财政预算。二是做好置换债券还本付息以及新增债券申报工作。2017年市政府转贷我区新增普通专项债券4亿元,专项用于郑陆、青龙安置房项目,确保项目后续融资。三是加强我区政府性债务管理、风险评估和预警。出台了《常州市天宁区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常州市天宁区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和《常州市天宁区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办法》,提高地方政府动态监测、实时预警的能力,推进风险防控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切实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四是有效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制定了《常州市天宁区地方债务化解方案》,按计划妥善有效化解我区政府性债务。
各位代表,2017年,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平稳,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发展面临的困难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受“营改增”等减税降费政策的影响,财政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财政刚性支出持续增加,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财政资金投向和扶持方式需进一步优化,资金使用绩效需进一步提高,政府债务管理需进一步规范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财政部门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8年预算草案
(一)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2018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
2018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05162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44262万元,增长27.51%。
其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73232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43332万元,增长33.36%。支出预算安排情况具体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114万元;国防支出354万元;公共安全支出7618万元;教育支出34759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458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69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563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7799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32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1852万元;农林水支出10484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629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1014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3346万元;预备费20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500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232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18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99985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97750万元,调入资金2235万元。
2018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安排99985万元。支出预算安排情况具体为:城乡社区支出97750万元,主要用于安排南广场、和平村、东青村、金三角等项目改造;债务付息支出2235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均为区级收支数。
(三)关于预算安排中几个问题的说明
1.依照《预算法》要求,按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15%安排区级预备费2000万元,用于突发事件处理及难以预见的支出。
2.按照新一轮市对区财政体制,城市长效管理资金、教育费附加等原市级专项2018年起调整为区级财力安排,相应增加了区级支出。
3.政府性基金预算较上年大幅增长主要是市调整了经营性用地土地出让金结算方式,将部分收支在区级反映。
三、完成2018年财政预算的主要措施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将紧紧围绕“聚焦聚力‘六个最’,种好天宁幸福树”这个主线,认真落实区委、区人大、区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根据上述预算安排,全力以赴抓收入,切实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预算绩效,及时防范并有效化解债务风险,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各项财政工作。
(一)加快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一是服务产业强区。瞄准“园、楼、文、云”四个时代,发挥自身优势,引领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推动产业高端化、集约化、特色化,积极培育主营业务突出、品牌效应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服务业优势企业或创新企业。二是实施“才富天宁”英才计划,推进人才强区战略,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政策,增强引才聚才的虹吸效应,大力引进培育各类高层次人才。三是坚持开放融合,创新财政投入方式。积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运用好与其相配套的财税政策,在推进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和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带动作用,努力保障地方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二)围绕增收节支,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一是将抓好收入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财政增收。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充分发挥财政在经济建设中的“稳定器”作用,落实好财税优惠政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积极应对“营改增”政策带来的结构性减税效应,科学分析和预判对财政收入、财力规模的影响,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二是抓好全口径支出管理,完善分类保障政策,压缩一般性支出,保障重点项目支出,去除低效无效支出,加大力度保民生,补短板。强化预算约束,加强支出进度管理,清理盘活存量资金,探索加强资金统筹,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效益。
(三)纵深推进改革,完善财政科学管理
一是加快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强化支出责任,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打造预算为“核”、绩效为“翼”的全过程问效的闭环;开展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改革,进一步规范政府和各部门的支出行为,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全面落实预决算公开各项规定,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全国试点工作,制定完善预决算公开工作规则,推动预决算公开规范化标准化进程。二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健全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机制,做好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并分类纳入预算管理,按计划妥善化解存量债务。三是加大财政监督力度。贯彻落实《江苏省财政监督条例》,强化监督措施,完善监督方式和程序,加强财政监督结果运用,健全财政“大监督”工作格局。
(四)聚焦民生热点,强化财政重点保障
一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教育布局优化调整。积极调配资金,保障清凉小学、丽华二小、二实小青龙校区等学校建设。二是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全力落实社保提标提档政策,不断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和社会救助体系。深化“阳光扶贫”,加大扶贫帮困、结对帮扶、社会救助力度。完善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绩效,确保全区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人均年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经济相对薄弱村总收入全部达到120万元。三是改善生态环境。加大城市长效专项资金投入,优化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资源配置,不断提升和改善城市面貌。围绕“263”专项行动,提升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建立健全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注重运用经济杠杆,提高排污成本,加强污染防治,强化绿色金融等激励机制。四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财政支农扶持政策精准投向,提升支农资金使用绩效,推动提升新时代我区农业现代化服务水平。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财政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自觉接受区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建设“强富美高”品质新天宁提供更加有力的财政支撑!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