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局属各中小学、幼儿园: 现将《天宁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实验区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常州市天宁区教育文体局
2018年2月26日
附件
天宁区中小学幼儿园
安全教育实验区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建立完善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常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实验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决定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开展安全教育实验区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小学幼儿园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学校安全教育水平,提高广大师生安全防范、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综合预防学生意外伤亡,保障学生平安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依托常州市学校安全教育信息化平台,实现全区学校安全教育标准化、信息化、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构建有效的安全教育管理机制和安全教育体系,引导广大教师利用信息化平台实施安全教育,使全体学生自主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水平,带动学生家长增强安全防范基础知识,切实履行监护人职责,逐步建立完善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和家长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三、工作步骤
(一)第一阶段:建立平台及培训、试运行(2017年10月—2018年2月)
1.建立信息化平台和组织培训。市教育局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建立常州市学校安全教育信息化平台,为安全教育实验区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和支持。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依托平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区教育文体局定期督查各学校信息化平台使用情况。
培训以区为单位,对各学校分管领导和信息管理员开展培训(2017年11月)。
2.开展安全教育进课堂活动。教师(班主任)运用平台上提供的课程、PPT、技能训练短片开展安全教育,学生使用平台学习、测试和技能训练(2017年11月—2018年2月试行)。
3.在平台上开展专题教育或专项活动。开展安全第一课、119消防安全知识教育为主的专题教育或专项活动(2017年11月—2018年2月试行)。
4.强化应急疏散演练,提高疏散演练效果。各中小学(幼儿园)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和《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技术规程》的要求和规范,组织应急疏散演练,并运用学校安全教育信息化平台上的“应急疏散演练报送模块”上报应急疏散演练的实际情况。上报内容包括:演练计划、组织方案、实施过程、评价总结等各项资料和数据,以便后台分析。
(二)第二阶段:正式应用(2018年3月—2020年12月)
1.推动安全教育平台的全面应用,实现安全教育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
2.开展针对性的专题教育和寒暑假安全教育专项活动,发动全区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
3.在充分利用全国安全教育优质课程资源的同时,积极开发常州特色的安全教育课程。
4.建立安全教育教科研体系。
5.强化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应急疏散演练效果。
6.不断健全完善家校安全互动机制等。
7.总结、评估与考核。通过平台上的安全教育管理和评价体系对安全教育的数据分析,对安全教育的过程和效果评估和总结,对各学校、教师(班主任)的安全教育工作进行考核,确保技术、课时、人员、管理“四到位”(2018年起,每年12月)。
四、课程实施
(一)课程设置
根据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幼儿园阶段44课时,小学阶段90课时,初中阶段40课时,高中阶段(中专校、职业学校、技校的前三年,以下同)24课时。上述安全教育课时均通过学校各类主题活动、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生活、社会实践等课程灵活弹性开展。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课时数分别为:
1.幼儿(44课时):其中小、中班各14课时,大班16课时;
2.小学(90课时):其中一、二年级各14课时,三、四、五年级各16课时,六年级14课时;
3.初中(40课时):七年级14课时、八年级12课时、九年级14课时;
4.高中阶段(24课时):高一、高二、高三各8课时。
(二)实施途径
1.知识传授:
各学校要按照每班每两周不少于1课时的要求,统筹安排,确保安全教育课程开设率、学生受教育面和课时落实率均达到100%;要根据安全教育不同主题,灵活弹性安排课时、长短课时授课。平台上的安全教育均由班主任负责实施完成。
幼儿园要把安全教育贯穿于保育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中。
小学可利用晨会、班队课、室内活动课、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生活等实施安全教育。
初中、高中可利用班团队活动、军训、社会实践活动、室内活动课等实施安全教育。
2.实践训练:
安全技能培训需要学生参与互动得以实现,因此除了安全知识课堂传授外,还要利用多种形式实现每月一次演练,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安全技能。
各学校在落实多种形式安全教育课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校刊、墙报、板报、参观、演练和组织学生社团等方式,积极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三)平台使用
常州市学校安全教育信息化平台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的每一位班主任、每一名学生开通账号。信息化平台中的安全教育课程、配套课件、技能训练短片、图文资料等教育教学资源,供教师授课和学生自主学习使用。各学校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的优势,将安全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积极宣传学生安全教育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职责,学校要将信息技术与安全教育深度融合,积极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安全教育的科学方法,主动寻求家长和社会对安全教育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区教育文体局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天宁区学生安全教育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督导室、教育科、计财科等部门负责人为组员,日常工作由计财科负责。各学校要成立相应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完善保障措施,确保实验区工作顺利有效开展。实验区工作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充分利用教育和学校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学校、参加培训人员、学生收取任何费用,也不得违反有关规定要求学生购买手机、家庭购置电脑等。
(二)培训工作
以区为单位,对各学校分管领导和信息管理员培训。培训工作已于2017年11月完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问题的可以加入“常州安全教育交流群”(群号:336043475)或者加入“常州安全教育交流群2”(群号:485543391),向在群的实验区老师咨询。同时各学校要督促和指导所有班主任老师不断提高平台应用能力,熟练掌握工作方法。
(三)考核评价
通过学校安全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安全教育实时统计数据,层层落实安全教育分级管理与考核评价。把安全教育课程落实情况,纳入对学校平安校园年度考核内容,纳入新优质学校考评体系、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内容。将各班级开课情况、课后测评情况、技能训练情况、活动参加情况等安全教育数据作为对学校和班主任安全教育工作考核的抓手,作为学生素质发展评价体系的内容之一。
区教育文体局将开展经常性、随机性、专题性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矫正,不断提高全区安全教育工作实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