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今年是“七五”普法中期总结验收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关于“七五”普法中期考核相关工作部署,全面推进“七五”普法规划贯彻落实,天宁区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全面打造大普法格局,着力夯实普法根基,着力推动普法紧贴基层、深入群众,切实提高普法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切实发挥普法在法治天宁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1、基础工作扎实有效
一是落实责任、明确任务。根据上级统一部署,起草制定《天宁区“七五”普法规划实施纲要》,下发至全区各部门、基层街道,明确全区“七五”普法工作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工作措施、具体要求,全面推进“七五”普法中期考核验收的各项工作。4月在全区下发了《关于加强天宁区党内法规学习宣传的通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论断新部署,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5月,在全区召开了“七五”普法中期推进会,区政府副区长、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公安天宁分局局长陈旭光主持会议,会议总结了2016年以来全区“七五”普法工作开展情况,研究部署迎接省、市“七五”普法中期检查考评及今后“七五”普法工作的主要任务,区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会议,全区51个普法成员单位及其联络员120余人参加了会议,同时法宣办下发了《关于报送全区“七五”普法成果资料的通知》,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各部门考核工作的报送任务。
二是完善平台、畅通渠道。加大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客户端等新媒体建设和应用力度,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联互融,构建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的“天宁网络普法联盟”。推广众包设计、公众参与等组织模式,提高互联网法治宣传的供给能力。截至目前,天宁普法微信关注人数87000余人,微博关注人数20600余人,今日头条公众号推荐量最高达到81245次。
三是发展培育、推进公益。天宁区目前有司法行政领域社会组织35家,其中,枢纽型2家、行业型2家、基础型29家、专业型2家,覆盖全区60%的乡镇街道,着眼社会组织的实体化良性运作,加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力度,健全服务对接与支持机制。法宣专业型社会组织常州合心公益法律服务促进会今年被评为“2017年常州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并予以公示,同时申请设立了社会组织法律援助工作站,为服务对象提供零距离的法律援助工作,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各项法律公益项目和公益活动。
2、普法活动注重实效
一是普法活动、百花齐放。根据上级部署和各时间节点要求,以“法律六进”的形式,结合天宁实际,精心策划、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第十二届“农民工学法活动周”宣传、3.8维权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宣传活动、“4.8司法日”广场法律知识宣传咨询活动、“德法涵养文明·共建绿色生活”系列活动、天宁区“安全生产月”、五一劳动法治宣传月等活动。2018年上半年,天宁区在开展的各类法治宣传活动中,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0余份,解答咨询3500余人次,悬挂宣传横幅300余条。
二是民主法治、按序推进。进一步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程,进一步开展法治区县、民主法治村(社区)等法治创建活动,顺利通过省、市对我区第十三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检查考核,此次共有4个村创建为第十三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村)。继续推行社区(村)法律顾问制度,调整配备了基层法律顾问队伍,顾问律师为基层社区(村)服务时间提高至每月累计8个小时,并规定每季度至少为社区(村)居民开设法治讲座1次,进一步提升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水平。
三是法治文化、推陈出新。进一步深入开展政府主导、社会互动的法治文化建设,弘扬法治文化,传播法律知识,借助“社区天天乐”、“幸福广场”等平台构建“法治微讲堂”、“法治课堂”等,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艺演出,群众自编自导自演一批法治小品获得居民一致好评,天宁区法院少年庭拍摄法治微电影《守护》获得全国法院十佳微电影提名。检察院根据未检办案故事改编的微电影《破茧》,在省委政法委举办的首届“平安江苏”微电影微视频优秀作品评选中荣获二等奖。“彩虹时空”推出的新媒体作品《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检察院“新希望”社会实践基地法治微电影》被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新媒体中心评为全省检察“优秀微信作品”。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