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5月份以来,常州市天宁区司法局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质增效“四加二工程”,进一步提升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运行效率,充分发挥平台实战惠民作用,确保公共法律服务从形式覆盖到有效覆盖。
“四加二工程”即:公证联络员和巡回办理公证相结合;法律援助助理员和下放部分案件受理权限及巡回受理案件相结合;村社区顾问律师和法润民生微信群有效互动相结合;心理咨询师等社会组织力量和公共法律服务职能有效对接相结合。全面发挥12348法网的各项功能;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基层推出高效、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
一是四项工作制度夯实提质增效根基。公证联络员制度,由7个司法所各指派1人到区公证处集中学习10天,然后负责所在地中心的常见公证事项接待。定期巡回办证工作制度,公证处定期派遣公证员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现场办理。法律援助助理员制度,7个司法所各指派1人到区法律援助中心集中学习10天,然后负责所在地法援事项初审把关。法律援助部分案件定期巡回受理制度,区法援中心将对离中心较远的郑陆、兰陵两地开展巡回办理制度,定期到两地集中统一办理。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和快速化解机制,结合天宁区全要素网格化试点工作,将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列入网格员和楼道长的职责范围,调解引入心理咨询师等社会力量进行柔性引导,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妥善化解。
二是四项惠民措施确保提质增效有效。对于重度残疾人、孤寡老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等,区公证、法援部门“上门服务便民”,现场办理公证60余件、法援事项20余件;各镇、街道司法所加大与民政、医疗、教育、劳动等部门的沟通联系,组织开展“法律扶贫活动”,建立专门“法律扶贫”微信群,为8户确有法律需求低收入家庭建档、配备法律顾问并提供法律援助,局机关全体人员参加挂钩结对帮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次;组织法律服务人员为特色产业企业定期进行“法律体检”,收集排查企业法律风险194个,出具法律意见50条;利用提供公共法律服务过程中掌握的各类数据和信息分析研判,畅通知民,并定期向党委政府报告。
三是三大工作平台保障提质增效落实。扩大“法润民生”微信群在村社区居民中的影响力,已建121个,成员超过1.5万人, 及时解答群众在微信群中提出的各类法律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法治信息的发布和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三官两师”进社区工作平台优势持续巩固。将心理咨询服务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的范围,在群体性纠纷化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员教育矫治、重点人员普法、法律援助引导等过程中,引入心理咨询疏导等资源,取得刚柔并济、钝化矛盾的良好社会效果。12348法网作用有效发挥。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对法网的宣传推荐工作。区公证处和法律援助中心依托法网,开通网上办理公证和法律援助业务,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与各镇街道以及村社区开通网上调解业务,截至目前,已办理各类网上业务3件.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