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近年来,天宁区司法局始终把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作为进一步推动社区民主法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组织、引导和督促基层社区、村创建法治示范点。其中,彩虹城社区以“三原色”民主法治举措,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即:打造“红色”法治阵地,开展“黄色”法治服务,构建“蓝色”法治环境,打开了基层民主法治工作民主化、法治化和规范化的良好局面,打造了“七彩民生”天宁区基层法治建设品牌,成功获评全市城区首家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一、加强组织建设,夯实红色民主法治基础
一是组织机构建设完备。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和社会公益组织建设,完善和落实居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制度,执行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引导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各项事务管理。同时,社区基层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示范作用,在开展城市长效管理、文明创建和困难群众关爱帮扶中,积极作为,主动垂范,取得社区群众的高度认可。
二是阵地载体建设完善。法治驿站,“彩虹护苗”心理辅导室,司法行政服务站,职务犯罪预防宣讲站,常辉律师工作室,检察为民服务中心分站点……社区民主法治阵地建设亮点纷呈,精心打造的法治文化漫道再添一抹“法治红”。在坚固有力的民主法治阵地基础之上从建章立制入手,从根本上取信于民,结合实际制定《社区自治章程》和《社区居民公约》,社区内形成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二、规范民主建设,凝聚黄色服务管理能力
一是民主选举依法保障。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依法按期做好换届选举工作。建立健全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和党员议事会各项制度,社区在全面落实居务、党务公开的基础上,以网格为单位,深入群众身边征求群众意见,每名社工每年至少走访250户居民,积极接受居民群众的民主评议,确保居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保障。社区居委会公章管理有序,并有专人保管。
二是民主管理结合实际。按照城市管理网格、综合治理网格、社区服务网格和党员网格“多网合一”的原则,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根据网格内服务对象的数量、特点和需求,建立“一格多元、一岗多责”的工作格局,组建管理服务团队。在每个管理服务团队中,以社区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居民楼道小组长为“全科”力量,充分吸收卫生院健康管家、社区民警、物业人员、安全监督组织等“专科”力量加入,凝聚服务合力,以组团化的方式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三是民主法治注重多元。以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为切入点,结合社区多元共治,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立体化的民主法治宣传活动。聘任警官、检察官、法官、律师和心理咨询师(简称“三官两师”)共同参与,更加专业的社区法治活动使得居民参与度显著提高。2016年至今共开展法治活动12次,参加活动居民共计超过1000人次,其中的公开庭审进社区、未成年人法律知识讲座、“三八维权周”活动和“反校园欺凌”活动影响力尤为广泛。此外,社区矫正工作趋向标准化、规范化,定期针对走访破解协作难题,参与集中教育规范执法行为,一对一咨询帮扶提升监管质量,目前的7名矫正对象正在社区的积极努力下逐步步入社会。
三、深化民主治理,创造蓝色法治优良环境
一是大力营造平安和谐环境。定期深入排查摸底不稳定因素,对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事件及时化解,对重点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对有上访意向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对社区极少数邪教人员做到重点管控,每日一报、随时随报,为社区居民打造稳定、安宁的“蓝色港湾”。2016年至今,社区参与涉及邻里纠纷、夫妻矛盾、亲子矛盾、婆媳矛盾、噪音扰民等多个方面的人民调解共15起,调解成功15起,调解成功率百分之百。
二是着力提升基层服务职能。营造出全方位、立体化的法治氛围,将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职能进行发挥,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2013年成立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2014年与常辉律师事务所合作向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2015年响应区“三官两师”进社区工程加强司法行政服务站工作队伍建设;2016年与区人民检察院在建立结对共建关系。区检察院等单位在社区建设法制阵地、未成年人教育、普法宣传等活动给予支持,社区则发挥好本社区环境、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两方资源优势互补,共同为辖区居民提供周到服务。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