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2017年度工作总结
1.底线民生保障精准有力。一是落实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动态管理体系,依托市级核对平台对社会救助对象的经济情况进行动态比对,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低保对象开展清退工作。目前全区共有低保对象2058户2983人,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共计2140万元。二是落实天宁区临时救助制度,强化“救急难”意识,加强低保、临时救助等制度之间的有效衔接,健全综合救助的长效机制优化救助流程,增强救助时效,1-9月份累计救助110户227人,发放救助金14.14万元;三是提升福利保障水平,根据市文件要求,做好低保、特困群体保障等提标工作,今年以来共发放“三无”、“五保”老人等困难群体生活保障金119.6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417.2万元。四是推进慈善事业发展,拓宽资金募集渠道,全年募集慈善资金194.2万元;依托“慈善超市”等救助平台,配送物资价值53.2万元。扎实开展全区慈善助孤、助学工作,共计发放慈善助孤金11.76万元,慈善助学金16.9万元。五是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完善“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灾害应急救助体系,积极做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准备工作,青龙街道青竹苑社区、雕庄街道优胜村委(菱溪社区)目前已通过省级验收。
2.养老服务改革持续推进。一是推动养老机构品质提升,推进机构养老“公办民营”、“医养融合”运作模式,完成丽华老年公寓改造,新建秋彤护养中心,共新增护理型床位600张;预计年底完成仁慈老年康复中心异地新建,新增护理型床位400张。同时,扎实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行动,全面完成辖区内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提升改造验收工作。二是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区级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引进九如城、安康通等品牌企业,提供高精准度居家养老服务方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6个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建设,目前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城乡覆盖率分别达58%和43%,全年将新建助餐点35个、日间照料中心2个、助浴点3个;居家养老标准化试点基本完成标准制定、培训贯宣和实施工作,已向国标委提交验收申请。三是推进养老事业纵深发展,启动“适老住区改造二期”项目,选定茶山街道富强新村社区开展二期改造,目前正推进招标建设工作;参与组织举办“2017常州市康养+产业推介会”和第二届中德(中国)老龄产业合作会议,健康养老服务业集聚区与GIGA、中德(常州)设计研究中心签订合作意向书,共同推进健康养老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
3.基层社区治理创新深入。一是深化社区治理体制。召开全区社区建设暨村社结对共建工作推进会,出台《关于开展天宁区村、社区结对共建的实施意见》,统筹推进城乡产业互动、经济互融和服务互惠。二是强化社区服务体系。加强服务设施建设,新建阳光龙庭社区,改造清凉东村社区、红梅新村社区、斜桥巷社区用房共计4150平方米;优化“四级联动”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在原有试点基础上,在雕庄街道、红梅街道和兰陵街道推行社区公共服务“一站式”受理;强化社工队伍建设,制定《天宁区社会工作人才方案》,与组织部联合举办村(社区)“两委”正职能力轮训班,全方位提升社工理论素养与业务水平。三是深化社区“多元共治”。推广“社区管家”模式,健全相关机制,完善各项制度,目前全区共有试点社区52个,社区管家628人,试行以来共解决物业管理、矛盾调解等各类问题285件;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在红梅街道红梅社区试点开展社区“四务公开”工作,在末班设计、制度建设等方面总结经验,在全区推广施行。
4.社会组织活力不断激发。一是规范日常管理,实施社会组织信息化管理提升工程,有序推进社会组织档案库完善;实行网上年检,优化年检工作程序,加强实地检查和财务审计抽查力度;推进社会组织评估工作,今年共有8家社会组织参加4A级以上评估、60余家社会组织参加区级评估。二是提增发展活力,通过项目引领、政府购买等方式,激活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今年共有20个项目入围市公益创投项目大赛;举办首届“弘辉杯”区公益创投大赛, 20个公益项目获得总计50万元的资金支持。三是优化管理流程,完成区改革试点任务——《社会组织管理手册》项目,通过政策收集、深度访谈,进一步梳理界定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各类管理职责及详细操作流程,规范社会组织操作流程与管理工作。
5.双拥优抚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全力推动双拥创建工作。以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为契机,大力营造创建氛围,及时调整充实各级双拥组织机构,健全双拥联络员制度,形成组织合力;对照《考评标准》,集中查找薄弱环节和问题,拾遗补缺,健全完善各种双拥工作资料,积极做好迎检准备工作。二是着力提升拥军优属工作,推进“为部队办实事”项目,2017年为部队实事5项,金额95万元,目前已办结3项;发挥“退伍军人绿色通道”作用,与区人社局共同举办 “天宁区退伍军人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近百家企业参加,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开设军地两用人才培训班计算机实用技能培训,来自预备役通讯团、解放军102医院的31名官兵参加。三是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组织开展对部分重点优抚对象医疗巡诊,全区共有50名优抚对象参加体检;与区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落实享受国家抚恤补助优抚对象有关待遇的通知》,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开展重点优抚对象“三关爱”活动,结合“三大一实干”活动,开展重点优抚对象走访;配合市安置处做好退役士兵数据采集工作和涉军维稳工作。
6.民政专项事务有序开展。一是婚姻服务稳步开展。今年以来完成结婚登记2674对,离婚登记1155对。完成1970年至1989年婚姻数据补录3.5万条。二是全面实施困境未成年人救助工作。落实新增孤儿及监护缺失困境儿童社会救助;启用全省困境未成年人信息服务系统,开展全区126名困境未成年人的调查、统计工作;签约胜名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启动爱心童行——困境未成年人(留守儿童)援助项目。三是区划地名高标准迎检。扎实推进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四次组织修改并提交地名普查成果数据;落实全国标准地名词典(天宁篇)第一阶段编纂工作;建立健全平安边界创建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加强界线管理,积极维护边界地区稳定,完成2017年市、区界界桩更换及平安边界创建工作。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