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 内容
3月30日下午,天宁区围绕“改革创新”专题展开大讨论活动,与会部门结合自身职能从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心镇扩权强镇改革、创新服务项目方式、构建良好区域环发展境等方面各抒己见,企业代表对于重点项目推进机制改革、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等议题的建言献策。 针对重点项目审批制度创新改革,天宁区发改局副局长张华认为可全面实施绿色通道制度,完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通过实行并联审批和容缺受理等创新措施,压缩审批周期,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审批效能。 天宁区农工办主任焦益琴提出,农村工作的改革创新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激活经营主体和生产要素,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并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天宁区编办副主任鞠萍建议要抓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的契机,会同区职能部门积极向上级争取审批权,重点是项目建设领域审批权,同时建议市级在权限未下放前能够设置区级重点项目审批专窗,开通绿色通道,有效节省部门流转的时间,提高行政审批办事效率。 天宁区财政局局长栾晓军提出通过探索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完善国有公司管理制度和明确国有公司与板块挂钩方式来推动重点项目推进机制改革。通过研究制定PPP项目管理办法,提升国企运作能力,围绕梳理摸排出的成熟项目开展深入招商洽谈,可以吸纳、整合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和民间资本投资参与基础设施、城市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设施等公共性、公益性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天宁区房管局副局长王徐兵分析了当前物业管理的现状和主要矛盾,提出要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和机制,进一步理顺管理职能和管理体系来促进城区建设、提升居住环境,他提出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物业管理矛盾纠纷调解机构,实行逐级调解,同时加大监督力度,避免开发遗留问题,并且以城市综合执法和我市《物业管理条例》立法为契机,从制度设计上解决难题。 常州天宁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弘阳广场置业有限公司的代表反映,目前的项目审批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然而存在线上不稳定、材料易丢失、流程僵化、线上线下结合不够好等问题,造成进度的耽误,为此建议尽快优化线上系统,以加快项目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