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内容
近日,在全市公调对接工作表彰推进会上,常州市天宁区公调对接工作获多项荣誉:青龙、红梅街道“公调对接”工作室荣获先进调解工作室称号,赵金苟等三人获优秀人民调解员,天宁区司法局、公安天宁分局荣膺优秀组织奖。这是继2016年天宁区青龙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驻青龙派出所调解工作室被省司法厅评为“江苏省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示范点”之后的上级领导对天宁公调对接工作的又一次肯定。
2015年6月,天宁区在全市率先召开“公调对接”工作推进会,综治、公安、司法三部门联合制定下发《天宁区“公调对接”工作推进实施方案》,两年来,共接待群众2130批次3696人,受理案件2060件,调解成功2060件,调解成功率100%。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三个到位”。
一、“队伍到位”强根基。结合辖区实际,从“五老”人员及退休干部职工中公开招聘选拔26名专职人民调解员派驻到全区12个“公调对接”工作室。这些调解员具有较高法律业务水平、丰富群众工作经验及较强调解工作能力。通过“公调对接”全覆盖,达到了人民调解与派出所接处警信息的有效衔接,切实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提供有力支持。在调解过程中,积极推进能动调处,实现调解由被动受理、静态分析、事后调处向主动调处、动态研断和事前预警转变,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公安和人民调解组织上下联动的优势,及时收集纠纷信息,增强对潜在矛盾纠纷隐患的预测预警能力,更好地把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结合起来,提升化解矛盾纠纷效能。
二、“硬件到位”重保障。首先在基础设施上给予保障。每个基层派出所为调解工作室提供单独办公用房,配备桌椅、档案柜、电话、空调等必备的办公设施和办公用品,司法局为每个调解工作室配备电脑,将人民调解职责等各项工作制度上墙公示;其次是经费保障。将派驻人民调解室运行经费、专职人民调解员工资报酬和个案补贴等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足额拨付;严格执行市《常州市人民调解工作经费补助办法》,根据调解的难易程度,对调解成功的案件给予补贴,以提高专职人民调解员待遇,两年来,共发放案件补贴近15万元,激发了广大专职人民调解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制度到位”抓成效。规范对接流程、对接内容、对接反馈、回访等工作,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操作。建立健全纠纷案件台账,一案一卷,及时归档,做到纠纷受理和调解结果件件有记录,事事有结果。“公调对接”的有效运行,使大量纠纷通过调解或和解等非诉讼方式及时解决,既快捷方便地维护了纠纷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又减轻了基层派出所的办案压力,切实拓宽了人民调解工作领域,使调解资源得到了充分整合调动,提升了调解公信力。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创新工作,与区公安分局进行对接协商,在对接领域的扩展、对接案件的类型、矛盾排查预防、建立长效常态机制、加强考核上继续创新、强化,深入推进“公调对接”,着力服务“强富美高”品质新天宁,为全区的稳定和谐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