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2016年,我局紧紧围绕市区目标任务和深化医改各项工作,坚持部门协作、上下联动,推动医改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一)全面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
被列为2016年市人大一号提案的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市第二人民医院和青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全市首家紧密型医联体。8月25日,由区委书记宋建伟和市卫计委王莉主任共同为“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天宁分院”揭牌。青龙中心紧密型医联体成立后,出台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惠民举措。一是优质医疗资源有序下沉。市二院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等数十个科室专家每周定期来院坐诊。二是建立医联体专线。在中心门诊收费大厅设置常州二院收费专窗,大型检查和检验项目可以先在青龙缴费,直接去二院接受检验检查。三是建立了辅助检查统一技术指标。青龙中心搭建了统一的医学影像信息平台,所有的影像报告都由二院放射科出具,四是建立药品调拨体系。青龙中心可从市二院采购专科门诊用药,零差率销售给患者。五是改善了院容院貌。在门诊大厅设置LED显示屏,加大天宁分院的宣传力度。
(二)积极推进健康促进区试点项目
我区作为全市首家江苏省首批申报的江苏省健康促进区建设单位,通过3年的努力,已取得显著成效。去年我区已顺利通过省级健康促进区考核评估。全区已建成1个省级健康镇、1个省级健康街道、25个健康社区(7个省级)、17个健康单位(8个省级)、6个健康主题公园、15条健康步道、健康餐饮一条街1条、健康小屋43个、“江苏省健康促进企业”1家、健康促进学校11个、健康促进医院8家、健康餐厅(食堂)34家,健康家庭120个,国家级戒烟门诊1家。健康社区覆盖率为33.3%,健康促进医院覆盖率为100%,健康促进学校覆盖率为82.6%,健康促进企业覆盖率为54.5%。全区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240名,健康管理师71名,公共营养师100名,心理咨询师50名。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被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中国社区健康联盟授予“健康管理4CH8模式示范基地”、“社区健康管理实验基地”、“三师”培训基地。
(三)大力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
我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重大项目提升年决策部署,将招商引资,促进健康产业发展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着力做好招商引资和服务项目两大工作。一是建立“三个一”招商工作机制,即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通报招商信息;制作一张招商信息周报表;制定一个招商工作班子;二是印制宣传小册子500份,天宁区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指南1000份,向商务、街道等部门提供招商信息20多条;三是主动对接、积极协调、提前介入。无论是我们获悉的招商信息还是街道、商务提供的信息我局做到主动对接,做好服务。目前已有常州瑞慈妇产医院项目、常州康瑞世纪医院项目、金域检验集团常州区域医学检验中心项目等项目落地。
(四)稳妥开展人口计生工作
积极推进镇、街道、村社区卫计融合,区妇保所与区计生服务中心合并,成立区妇保计生中心,镇、街道成立卫计科,镇街道与村两级卫生计生机构合并。认真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规范和简化全面两孩、照顾再生育申请审批工作,实行生育服务登记制度。办理生育服务联系单共5009份, 其中一孩3217份,二孩1777份,照顾再生育备案15例,照顾再生育办证53例。征收社会抚养费9例,征收金额414884.7元。重视人口利导政策的规范实施,发放奖扶金402.2万元,特扶金867.07万元,计生公益金51.17万元。深化“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属地化负责制”,继续优化“孕优与婚检一体化”工作流程。启动“幸福家庭”建设系列工程,开展“安全速递,花季守护”关爱女孩行动、“健康人生、营养膳食”DIY培训体验等大型主题活动。实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为流动人口提供集劳动保障、维权服务、生殖健康等为一体的全方位综合服务2万余人次。
(五)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经费达到74元,全面实施12大类45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下发《2016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方案》,推进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建立了以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和公共卫生医师组成的90余支社区服务团队。开展“部分慢性病精准化防治工程”,实施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脑卒中、慢阻肺以及适龄妇女“两癌”在内的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与市德安医院成立精神病防治医联体,在全市率先开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三位一体”健康管理模式。完成高血压、糖尿病风险筛查15612人次,精准化干预率达23%。适龄妇女两癌筛查27739人。承担了国家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完成筛查人数4000人,检出高危对象1069人,高危检出率26.73%,青龙中心获得“项目承担单位全国优秀奖”。全区基本药物采购金额9464.85万元,基本药物销售金额9923.16万元,减少群众药品费用支出1488.47万元。加强机构标准化建设,开展示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科室创建活动。郑陆镇牟家村村卫生室通过“江苏省示范村卫生室”省复核评估,红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建成省级特色专科,雕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市级中心特色科室,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紫云苑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创成市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六)创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
我区作为全省医改“三个一”工程综合试点地区之一,通过“2+3”模式,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三级医院专科医生为支撑,社区全科团队的家庭医生为核心,辅以健康管理师、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共同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同时,积极探索有偿签约服务,继红梅中心成为江苏省“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创新建设”试点单位后,茶山、雕庄中心又成为江苏省“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创新建设”试点单位。我区还与阿里健康合作,将“医蝶谷”APP及智能穿戴设备,应用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区家庭医生共签约居民86948户,203374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率38.85%,完成有偿签约2023户,4165人。建立家庭医生绩效补偿机制,如红梅中心、茶山中心从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补助经费、有偿签约服务费和业务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奖励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区卫计人努力工作的结果,也得益于各级领导的重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服务能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群众快速增长的健康需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分工协作机制还不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尚未有效建立;体制机制创新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生育政策调整、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等对妇女儿童、老年、康复、护理等专科医疗服务和接续性医疗机构的发展提出新的课题,健康管理模式需要加快转变;行风建设与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以认真解决。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