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常天农〔2017〕32号
关于印发《天宁区畜禽养殖布局调整
优化方案》的通知
郑陆镇畜牧兽医站、各街道相关科室:
为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现将《天宁区畜禽养殖布局调整优化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天宁区畜禽养殖布局调整优化方案
(此件公开发布)
常州市天宁区农业局
2017年6月20日
抄送:常州市农业委员会。
常州市天宁区农业局综合科 2017年6月20日印发
附件
天宁区畜禽养殖布局调整优化方案
畜牧业作为天宁区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是事关人民身体健康、社会稳定的公共产业,是链接种、养、加和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产业。为进一步提高全区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保障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苏政发〔2011〕180号)、《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区域布局调整优化和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指导意见》(苏农牧〔2017〕7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方案总则
(一)实施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关于组织开展畜牧业提质增效行动的意见》、《中共常州市委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扎实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常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常州现代农业“1185”规划》、《常州市畜牧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天宁区畜禽养殖功能区划方案》。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和布局,对全区畜禽养殖实行分区管理。在畜牧业产业区域化布局上,突出二花脸猪等优势产业,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保障畜牧业稳定发展。
2.控制总量、规模养殖。全区畜禽养殖保持总量稳定、规模适度。在推行规模化养殖的同时,加快改善设施设备保障条件,大幅提高标准化养殖水平,积极推行畜禽标准化养殖和畜禽生态健康养殖,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3.生态优先、综合利用。在适度规模养殖的基础上,加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各环节质量控制,推行种养结合,生态还田,畜禽粪便资源化,循环利用种养业资源和产品,实现畜牧业生产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和协调发展,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现状
(一)发展基础
截止2017年3月底,天宁区共有养殖户生猪114户、蛋鸡1户。目前存栏生猪7915头,其中能繁母猪593头,预计2017年出栏12000头。蛋鸡存栏46500只。
1.产业布局合理化。我区主要以发展工业为主,畜牧养殖也主要以养殖二花脸猪及蛋鸡为主。根据新的养殖区域调整,目前适养区范围包括新沟村、三河口村、梧岗村部分。限养区有四个区域:①粮庄村②舜北村、翟家村舜山路以北区域③焦溪村新沟河东500米以外区域④丰北村、三皇庙村及京沪高铁以南和沪宁高速以北部分区域。其余为禁养区。
2.畜禽品种优良化。我区以养殖二花脸猪及蛋鸡为主,二花脸猪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目录,焦溪舜山“二花脸”种猪获得原产地证明商标,郑陆镇被认定为国家太湖猪(二花脸猪)保护区。拥有二花脸猪核心原种场1个;二花脸原种公猪基地1个;二花脸猪原种养殖基地5个;二花脸肉猪基地1个;规模蛋鸡场1个。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二花脸猪原种供应基地。
3.企校研发一体化。近年来,我区畜牧企业进一步确立科技导向,加强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协作,引进新型实用技术,如自动饮水喂料、智能控温控湿、性能测定、智能化测定母猪受孕情况(母猪皮超)、活体测定背膘脂肪等。
4.生产经营产业化。建立了以焦溪二花脸母猪合作社“公司+基地场+农户”的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饲养二花脸母猪480头。建立了二花脸猪肉加工基地,设立二花脸猪肉专卖店3家(郑陆镇三河口、武进湖塘消费品综合市场、常州市花园市场)。二花脸猪肉受到市场的青睐。
5.废弃物利用多元化。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强畜禽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基本形成了以种养结合、沼气工程、有机肥加工为主的模式,全区规模化畜禽场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6%以上。积极推广农业产业协作、农牧结合、生态循环生产模式,畜禽养殖与水稻、蔬菜、果树种植紧密结合,形成了“畜禽养殖-粪便-有机肥-农产品”的综合利用体系,初步解决了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和高效利用。
(二)存在问题
1.发展保供问题。养殖用地日趋紧张,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禁养区养殖场拆迁,限养区养殖场整治,适度养殖区内符合选址要求,可用于畜牧生产的土地范围逐渐缩小,养殖用地已成为困扰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这就造成了新型畜牧业持续发展壮大缺乏基础,影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粪污处理问题。一是畜禽粪便集中处理再循环利用的建设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不佳;二是部分养殖场不重视养殖污染处理、没技术或能力处理,致使养殖污染逐渐累积成为一现实难题,治理过程艰辛而繁复。
3.抗灾能力问题。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沟渠道路不配套,抵抗冰雹、洪灾等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日益频发的自然灾害,造成畜牧业生产损失的风险增大,影响生产稳定;另外,国内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病毒变异速度加快,动物及动物产品交易、流动的不规范性,也使得动物疫病防控难度不断加大,严重威胁畜牧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始终坚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一条主线”,紧紧围绕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三大任务”,着力构建以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稳步提高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努力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率先实现畜牧业现代化。
(二)总体目标
畜牧生产规模总量保持稳定,畜牧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化、科技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进一步保障,区域性优势、地方性特色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基本构建完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
1.调整布局。严格执行畜禽养殖的“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规定;依据环境承载和市场发展需求,全区二花脸原种母猪年饲养量稳定在600头左右,种公猪20头左右,保持6个血统。二花脸母猪大部分分布在适养区合作社养殖基地;种公猪则在郑陆镇新沟村。
2.优化结构。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和大中型养殖企业发展,逐步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的小散养殖场户;全力提升规模化水平,基本形成以常州市焦溪二花脸猪合作社(舜溪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为主的新型畜牧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产业化综合生产能力。
3.种养配套。重点发展种养配套、农牧结合的生态养殖企业(场),确保畜牧养殖业发展与环境承受力相适应;全面推进江苏省畜牧生态健康养殖创建活动,力争全区新创建江苏省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2-3家;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到2020年全区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规范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配合常州市动物卫生中心,在郑陆镇建设一个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收集点,构建“场户送交、定点受理、集中转运、中心处理”的动物卫生处理模式。
四、发展布局
(一)区域布局
根据《天宁区畜禽养殖功能区划方案》要求,以“科学布局、环保优先、适度发展、农牧结合”为原则,以“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综合治理为方针,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度养殖区。到2017年底,全面关停取缔禁养区确需关闭的养殖场(户)和限养、适度养殖区不具备整治条件的规模养殖场。禁养区严禁增加任何畜禽;限养区以生猪和蛋鸡为主,严禁新建、扩建养殖场,蛋鸡仅限1户,总量控制在14万只左右,生猪存栏控制在0.42万头左右,总量只减不增,饲养场(户)只减不增;适养区以饲养二花脸原种母猪为主。
(二)产业布局
培育壮大规模养殖企业,形成以常州市焦溪二花脸猪合作社(舜溪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为主的新型畜牧产业体系。
1.调整品种布局,实现保种目标:二花脸猪合作社内舜溪畜牧科技有限公司饲养二花脸原种母猪181头,其他6个基地除饲养二花脸原种母猪188头,还有少量其他母猪,二者合计饲养二花脸原种母猪369头,具体分布情况见表一。如能采取适当的行政、经济措施,提高饲养二花脸原种母猪的积极性,淘汰非二花脸母猪,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房屋、设施,则可增饲二花脸原种母猪135头,完成“保护区单品种保护数量不小于500头”的保种目标。
表一:二花脸原种母猪分布情况表
单位:头
单位名称
地点
负责人
现存栏数
可增加数
最多饲养量
焦溪二花脸猪合作社
(舜溪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河口村
顾文燕
124
梧岗村
57
合作社母猪一基地
马云强
37
19
56
合作社母猪二基地
李志芬
69
合作社母猪三基地
陆国金
38
94
合作社母猪四基地
三皇庙
钱紫文
28
14
42
合作社肉猪基地
马洪强
5
46
51
公猪基地
新沟村
李耀清
11
合计
369
135
504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开发利用:二花脸猪历史悠久、肉质鲜美、举世闻名,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二花脸猪肉消费需求会越来越大。为满足市场需求,在适养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一个农牧结合、生态循环的现代化养猪场。饲养原种二花脸母猪100头,并配套饲料加工、苗猪保育、肉猪育成、产品加工、销售,形成产、加、销一条龙,深度开发利用二花脸猪种质资源。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充分认识“十三五”时期现代畜牧业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区、镇联动,深入组织实施好常州市“十三五”期间畜牧业发展各项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贯彻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宣传树立好畜牧业发展的亮点与特色,探索引领好畜牧业科学发展方式,为全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政策扶持
积极争取财政进一步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完善畜牧业保险政策,深入推进畜禽养殖保险,增强畜牧业抗风险能力。统筹解决畜禽养殖用地,合理规划养殖用地,鼓励研发使用不破坏耕作层的畜禽圈舍建设新技术。
(三)科技支撑
引导和鼓励饲料、兽药、养殖和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立科研平台,加强与南京农业大学科技合作,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畜牧科技综合创新体系。围绕畜禽养殖过程的关键环节,实施畜禽健康养殖过程控制、质量安全控制、疫病防控、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重大科技项目,推进科技与产业、与场户的有效对接,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和竞争优势,为全区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