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教育 > 内容
根据天宁区2016年度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计划,天宁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成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组于2016年11月16日,对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进行了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现将现场督导评估工作情况及工作意见报告如下: 一、评估工作概况 评估组严格按照评估规程,以《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考核标准(小学)》为依据,开展了如下工作:听取了黄伟良校长《在传承创新中谋求学校新发展》的自评报告,并就报告中的相关问题与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现场交流;实地察看了校容校貌、设施设备、校园文化建设;观摩了学生的大课间活动、社团活动和教师的沙龙活动;访谈了10位教职工(含学校领导)和10位学生,在教师、学生和家长中开展了问卷调查(其中教师问卷 份、学生问卷 份、家长问卷 份);查阅了学校工作台账以及图书资料、艺体技能及器材资源、信息技术能力及器材资源、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及实验室器材资源的使用抽样;听了10位教师的随堂课(7优、3良);组织评估组进行信息汇总与评议,形成了评估报告初稿。 二、学校基本情况 雕庄中心小学始建于1914年, 2000年创建成江苏省实验小学,学校现有教学班28个,学生1349名,教师68名,平均年龄36岁,4位教师具有教育硕士学位,1位教师硕士在读,56位教师具有本科学历,本科以上教师占82%。市区五类教师24名,其中市学科带头人4名,市骨干教师9名,市教学能手2名,市教坛新秀2名,区骨干教师7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占35%以上。 近年来,学校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办学理念清晰,办学特色鲜明,整体办学质量得到提升,学校先后被评为: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国家级足球示范学校、教育部体育工作先进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绿色学校、省少先队红旗大队、省培养足球后备人才重点学校、省创先争优先进党支部、市文明单位、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市德育先进学校、市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基地、市教科研先进单位、市少先队教育现代化学校、市生命教育示范学校、市体育特色学校、市示范家长学校、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市数字化学习研究试点学校等荣誉称号。 三、主要成绩和亮点 (一)立足校情,与时俱进谋发展 雕庄小学作为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校,始终追随着时代的步伐,执着坚定地行走在教育变革之路上。作为城郊结合部的学校,在历届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建立了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师生常规管理逐步走向规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面对越来越多流动就业创业人员随迁子女的涌入,学校审时度势,在新的挑战中谋求新的发展,坚持以“育人为本、成事成人”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不断在发展中提炼聚焦学校的成长新质,在“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孜孜追求中凝聚学校文化。坚持“以生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促进学生多种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己任,开展提升新市民子女校园生活质量的实践研究,不断提升办学品位,提高教育教学品质,以丰硕的成绩赢得了当地群众的较高口碑。 (二)变革管理,重心下移育责任 学校改革原有中层机构,构建以“发展策划部”、“服务保障部”、“党政办公室”为龙头的中层管理机构,改变工作职能,合理进行组织分工,明确岗位职责,在管理重心下移的实践磨砺中培养部门“第一责任人”,激发职能部门的活力。学校重视领导团队建设,改革行政例会的形式和内容,变工作布置为研讨分享,每年的管理研讨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直面管理中的各类问题,共同研讨形成解决策略,实现了学校管理的纵横沟通,改变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管理者充满激情、积极进取、团结合作、主动作为。学校重视制度本身的科学性与育人价值,梳理、评价、重组各类制度,成立“校务工作监督委员会”,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三)丰富课程,塑造精品显特色 学校课程建设遵循“在这里,在这时,在路上”的三个原则,在办学理念的总领下,确立课程目标和育人目标,整体架构三类课程,内涵四大领域和四大课程形态,形成了344课程体系,通过课程管理与评价,实现课程价值。学生活动课程化中的节庆系列与学科教学、班队活动有机整合,渗透实施,成长系列分层递进,有机衔接。课程建设中逐渐形成了四个拳头产品:德育课程中的“生命教育”, 体育领域的“足球”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和数字化学习研究,其中,足球作为学校的品牌,已成为了国家级足球示范学校、省级足球基地和国家级的青少年足球俱乐部。作为2014年成为常州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近两年来学校按照常州市课程基地的建设要求,全力推进“231工程”,两个专用教室(综合实践活动专用教室、数字化实践探究式),三个实践园地(开心小农场、爱心小超市、社区体验圈),一个专题网站。促进了来自祖国五湖四海的孩子和谐融入雕庄这个第二故乡,获得生命成长的快乐。现作为天宁区省级基础教育改革重大项目“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研究”项目学校,将在更大的范围内作出探索、引领与辐射。 (四)聚焦科研,培育团队促成长 学校用科研思路和方式开展工作和解决问题,以课题研究为统领,形成了省市区三级课题群,现有4个省级课题、4个区级课题,按照“课题研究——优势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学校品牌”的成长轨迹,将课题与学校发展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与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相结合。充分发挥课题、课堂、课程的联动作用,从理性和实践的角度深入研究学校转型中的课堂和教师,从科研的角度开展个性化课堂与个性化教师建设,把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个人专业追求有效对接。三个梯队教师培养目标清晰,实行新教师适应培训、骨干后备激发潜力、骨干教师提高培训,帮助教师实现跨越式发展。三年来,新增市骨干4名,学带2名,33人次在市区基本功竞赛、评优课获奖,带动了团队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被评为“常州市示范教研组”、数学教研组被评为“常州市优秀教研组”,英语教研组被评为“天宁区优秀教研组”。 (五)坚守立场,共创校园新生活 学校坚守儿童立场,系统开发利于学生自主体验成长的时空阵地,开展班级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班级小岗位建设,根据流动儿童的特点和成长需求,在班级中建设“关爱、理解、欣赏和宽容”的班级人际环境,探索多元多维的班级评价体系,推出“我是明星”学生系列评比,培育学生勤奋自信、诚朴乐群的自我意识。以“满足学生成长需要,提升学生校园生活质量”为主题构建本校学生发展序列要求以及活动系列,初步形成动态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班队活动形态。努力办好家长学校,集聚资源帮困助学,形成合力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添砖加瓦。在引领学生成长需求,共同创造校园新生活的同时也反哺班主任及学生工作负责人的自我更新及成长。 四、问题和建议 1.进一步提升办学理念,彰显学校文化特色。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沿着“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成长”的办学理念,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实践,积累了一定的成果与经验。但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怎样进一步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将现有的学校特质进行挖掘与提炼,凝聚成具有雕庄小学气息的学校文化,并将这一学校文化渗透到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之中,我们可以作深入思考,并进行凝练表达。 2.进一步做大足球项目,打造办学特色品牌 足球运动开展多年,特色鲜明,学生每天活动的项目,已成为国家级足球示范学校、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省培养足球后备人才重点学校等。建议在现有基础上,加大足球氛围的营造(整个校园环境的布置增加足球元素、建立开展班级年级俱乐部比赛等),加快足球课程校本化实施(修订完善各个年级校本教材和评价标准),加速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的培养,使雕庄小学成为培养中国足球运动员的摇篮。
天宁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2016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