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食品药品 > 内容
海带天生“绿”质,无需染色
最近,微信上又在流传一个可怕的消息,称翠绿色海带是用色素染的,一烫就会变色。
不光是菜市场里买的海带,就连饭店里的凉拌海带丝、涮火锅的海带、炖排骨的海带等等,好像都是绿色的,难道我们吃了这么多年的海带都是被染过的吗?此消息一出,引发公众广泛讨论。
重点提前看:
1.海带含有叶绿素、藻黄素等天然色素,可呈现不同色泽。 2.新鲜海带漂烫变色是正常现象。 3.金属离子是叶绿素呈现绿色的关键。 4.海带染色可能性小,一旦被抓得不偿失。
辟谣:“染色海带”是真是假?
6月30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食品安全博士钟凯教授在其微信公众号“饮食参考”发表科普辟谣文章《翠绿色的海带是染色吗?海带一烫就变色?》,文章从海带为何变黄、为何一烫就变色、海带复色以及海带品种等不同方面阐述海带“七十二变”的原理。海带属于褐藻,含有叶绿素、藻黄素等天然色素,可呈现不同色泽;新鲜海带漂烫变色是正常现象,而且通常是新鲜海带才会有变色的表现;为方便储存和运输,海带往往以干海带形式销售,泡发之后是黄褐色,食用时常需做“复绿”处理,常见方式是用氯化锌或氯化钙浸泡一下,也有个别用硫酸铜或氯化铜处理海带,但并非染色;市场上海带品种不一,新鲜海带既有褐色的,也有绿色的,并不是造假。此外,海带的颜色也与当地海洋光照条件等因素有关。让海带变绿的方式很多,但是用色素染色可能性小,这种行为严重违法,容易被追究刑事责任,一旦被抓得不偿失。另外,色素染色会出现着色不均匀、浸泡后容易脱色等问题,很容易会被识破。相比其他既简单又实惠的处理方式,商家何必自找麻烦呢?
科普文章一出,新华网、《北京青年报》、网易、微信公众号“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媒体及食药监部门的政务微信号纷纷转载辟谣。海带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藻类产品之一,它不仅可以补碘,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听完专家的科普,让我们继续愉悦地享受美味的海带吧。
本次“染色海带”谣言事件能够如此迅速地被“遏制”住,要完全归功于食品专家和媒体超强的“免疫力”。食品安全博士钟凯在第一时间发表文章,媒体及食药监部门立即转发澄清谣言,及时引导舆论,阻断谣言广泛传播,让“染色海带”谣言不攻自破。
西瓜400天不腐挺正常!
这两天微信朋友圈里面疯传一段小视频,知名艺人马未都现场演示神奇的西瓜。
这个西瓜是去年的,到现在已经400多天了,竟然没有腐烂!
更神奇的是,用一把长刀把西瓜切开,发现这西瓜里面竟然是空空如也。
有人告诉说,这可能是因为西瓜表面喷了防腐剂,所以不会坏。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给一个基本的判断:这个西瓜是正常的,根本不是防腐剂,也不是什么食品安全问题。
这只是风干现象,这个现象在丝瓜、葫芦、橙子等瓜果中都会出现。
首先,瓜表面没有外伤很重要,因为外伤部位容易受到细菌、霉菌的侵扰。
这样西瓜就可以安安静静的做一个美男子,短时间内不用担心腐败变质的问题。
其次,西瓜皮表层坚韧,但实际上是可以呼吸的。
虽然表面有少量天然蜡质,但在呼吸的过程中西瓜的水分依然会流失。
我猜,这个西瓜应该是储存在阴凉或温度适中的地方,且通风良好,因此可以迅速脱水。
当水分挥发到一定的程度,病菌就算侵入也难以存活繁殖,也就不存在腐败的问题。
此外,从视频截图来看,西瓜皮比较厚,而且切的时候不好切,说明瓜皮致密且里面的纤维比较丰富。
这就让西瓜具备了一定的保持形状的能力,不会像橙子那样表面皱缩。
此外,这个西瓜的品种、成熟度也很重要,比如沙瓤西瓜更容易风干,成熟度高的西瓜糖分多,水分相对更少。
总而言之,这个西瓜只不过是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实现了不坏之身,跟食品安全、防腐剂什么的根本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