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政府网站!
繁體中文
长者模式浏览
智能问答
移动端应用
登录个人中心
首 页
走进天宁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开放
数据发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 内容
全国首个高性能材料专利池在我区建立
发布日期:2016-05-20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相关阅读:
5月17日,高性能材料专利池启动仪式暨首次现场专家评审会在江苏省常州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院举办。高性能材料专利池是在常州市天宁区政府支持下,依托常州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院构建的国内首个关注高性能材料以及下游应用的专利池,目前首批入池专利396件。
“在新材料领域,尤其是基础材料领域,生产时几乎无法避开使用别人的专利;另一方面,一个企业的专利也总有可能被其他企业使用到。”一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负责人对此非常头疼。而专利池的搭建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专利池是把作为属于不同客体的多个知识产权(主要是专利权)放入一揽子许可中所形成的知识产权集合体,也就是通过专利的相互授权,破除授权障碍,实现知识产权共享,能够有效的实现专利技术的推广应用。
据悉,常州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院目前拥有发明专利366项,其中90%以上与江苏省和常州市规划的战略新兴产业拥有极高的契合度。比如22%的专利属于新型功能材料领域,19%的专利属于复合材料领域,15%的专利光电材料领域,7%的专利属于LED和OLED领域等。同时专利集聚度良好,在专利所属的IPC小类中有5件及以上专利组别达到46个,非常适合构建专利池。该院拥有大量高性能材料领域专利,并与中科院等研究机构以及高等院校有着广泛的合作,其专利技术亦应用到多家企业的产品之中,取得了非常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专利池是该院在既往知识产权运营的基础上的又一重大突破。
常州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院副院长方建勇博士表示,高性能材料专利池今后将重点推动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重点发挥三方面作用:围绕高性能材料产业链上下游核心技术和产品,构建集中许可授权的专利池,最终形成专利池之间相互支撑的专利集群;制定合理的许可政策并开展商业运营,支撑联盟成员与产业共同发展;通过专利的贸易化(许可、转让)、股权化、资本化等方式提升知识产权资产收益。
本次启动仪式还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等国内五家在高性能材料领域有着较强研究和应用实力的科研机构,以及常州船用电缆有限公司、常州四药厂,常州制药、亚玛顿、天晟新材料、集盛星泰等十余家高性能材料下游应用企业派代表出席本次专利池启动仪式。
随即召开了首次现场专家评审会,来自中科院、高等院校以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专家,对于首批入池专利等筹备情况以及专利池今后运营思路、后续财务保障等领域听取了专利池承担单位和运营单位的汇报。经过现场评审,专家组认为高性能材料专利池的建立,是我国高性能材料和知识产权运营领域交叉协同发展的又一实践创新,该专利池有效地促进成员单位间依托知识产权,在高性能材料的研发和应用领域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最大限度地消除专利实施中的授权障碍,显著降低专利许可的交易成本,大大规避行业内的专利诉讼风险。同时,专家组亦对专利池在高性能材料标准专利的构建、专利池的反垄断、专利池许可定价以及如何促进市场化运营等方面提出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