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内容
念兹在兹,让学习真实发生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遇见是刻骨铭心。老师和孩子们的遇见,是生命个体的相互碰撞,是爱心和灵魂的相互拉近。上午,博爱教育集团副校长韦晶首先执教了晨诵诗篇《飞盘历险记》和课文《我和世界不一样》。她和她的“萤火虫”孩子们一起,为我们展示了新型课堂的鲜活,个体生命的蓬勃。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被这群二年级孩子们自由舒展、师生自然、深入、本质、生命的对话所震撼,所感动。
韦老师在她的分享(《一间会生长的教室》)中说:“是的,这是我和小萤火虫们每一天真实课堂的再现,在这间安全、自由、温暖、幸福的教室里,我们一天天走向美好。”
教育无他,念兹在兹。教育的本质,是让教育自然而然的发生,是让老师的生命和遇到的每个孩子的生命,都可以在教室里开花,让每个孩子能在清晨醒来时,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充满期待和向往;让每个孩子结束一天的学习回家时,能对教室充满留恋和不舍。
回归本位,从孩子生活出发
全课程高度强调没有外在于孩子生命的学习,所有的学习一定和孩子们的生活打通,这样的学习才有意义感。最适合的教育一定是距离儿童心灵最近的教育,也一定是源自鲜活体验的教育,一定是与儿童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全课程中,两位包班老师朝夕相处,给孩子爱的陪伴。多元融合、富有魅力的主题课程,给孩子们的童年校园生活带来了美好和快乐。
博爱教育集团的薛薇老师,以其“趣味、专业、全人”的教育理念,践行于日常。她的分享,让我们感受到了全课程关注的,是孩子本身,是生命,是全人。数学学科骨干张丽老师,为我们带来她和孩子们的故事——《小胡椒月历诞生记》。从绘本故事到体验、从课内到课外,张丽老师和所有全课程数学团队的老师们让孩子深刻感受到:数学不仅仅是一串抽象的、理性的数字,更是奇妙的、有趣的生活。
回归本位。思考生命的意义,不断反观自身,让那些感动和震撼用自己的生命方式呈现,才是教育要做的。
不忘初心,奔向光亮那方
课堂是课程的起点。不管是教师还是孩子,到了这里,他们的生命便会开始蓬勃生长。博爱教育集团丁小桐副校长的分享《转身,遇见美好》让我们体会到:全课程不光让孩子们个性灵动,更是让参与实践的老师重构了自己的教育生活。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丁校长说道:“因为我们与全课程相遇,我们才有了这样美好的教研状态;因为我们转变了团队成员的联结方式,从而创生了教研的新常态。 ”
是的,全课程为教育漾开了新涟漪,本次活动也得到了在场来宾的高度认同。天宁区教育文体局局长任洁女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说:“让每个生命,如其所是地成为他自己,是课程最核心的目标。全课程带给孩子的,是快乐和美好,我们的老师齐心协力,真的很让人感动。”
最后,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周明副院长对我们本次活动做了精彩总结。他说:“和全课程的相遇充满美好,在这美好当中,我们一路前行。”“感谢相逢,期待美好。” 全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播下了一粒种,点燃了一盏灯。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采摘一片云,收获一份果,照亮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