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内容
外面的天气虽然凉爽,但在我们解放路小学的演播厅里数字化的课堂正热火朝天的进行着。5月13日,数字化助推课堂转型暨戴晓娥名师工作室走进解小,带来了三节别开生面的数字化课。解小集团及其他盟校老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数字化课堂展新貌
戴晓娥名师工作室为大家带来了三节打开视野的数字化新课堂。第一节由周家巷小学的吴凯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节《太阳系大家族》的科学课。热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课堂显得尤为生动。在课堂中,每个小组用数字化形式展示了研究成果。精细的ppt制作的介绍内容、炫酷的微视频、丰富的图片资源等都展现了数字化的强大魅力。第二节是由薛家中心小学的姜博老师为大家带来的一节《平移与旋转》的数学课。姜老师充分利用numberkiz软件,将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延伸连接,用数字化方式扩展了数学课堂空间。最后一节课是由周家巷小学的朱玲老师展现的《云雀的心愿》,用微信作业进行课前的预习统计,真正的基于学生的基础点与障碍点进行课堂教学。音乐、视频、图片、思维导图恰到好处的丰满了语文课堂学习,数字化学习让语文课堂更有厚度。
分小组探讨促改进
三堂精彩的课结束后,老师们聚集在会议室进行了热烈的探讨。解放路小学的三位学科代表老师表达了自己的质疑与想法。语文学科的蒋晓燕老师关注到了课前预习单,从真实障碍出发,基于学生的听说读写。吴燕老师补充了关于作文教学数字化的想法。数学刘颖华老师对于学生在进行操作时是否出现思维断层提出了质疑。丽华二小的陈青校长建议这堂数学课要用技术手段把数学和生活接轨。科学吴文洁老师赞叹于科学课堂上数字化运用的标新立异。戴晓娥院长鼓励老师们要不断进行创新,工具给了我们更大的支撑,但是还在于老师自身的创造,要及时挖掘生活中的数字化手段与工具。最后,江苏省副会长陆老师做了总结。对三节课提出了建设性的修改意见。科学课上学生获得海量资源,思考要如何让孩子鉴别和选取有效的信息。陆老师对数学课有全新的展望,希望老师们能立足孩子的基本活动经验,充分建立模型,达到本质上的转变。对于比较完善的语文学科,陆老师希望语文课能上出更多的韵味,体现语文的品位。数字化的确发展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孩子的探索精神。
数字化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让我们抱着坚定的信念,将数字化铺开于我们的课堂,让数字化真正的促进课堂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