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内容
小组合作 编织生活
正值翠柳舞春风,三月桃花别样红,如此春光美景正是孩子们亲近自然的大好时节,因此,博爱教育集团一年级的杨丹老师选用了《春天的声音》这篇课文作为此次课堂教学的教材,试图给孩子们展现一个不一样的春天,引导孩子们除了用眼睛发现春天的颜色,还可以用耳朵来倾听春天的声音。杨老师从学生寻找春天的经历入手,将孩子生活与课堂进行编织,唤醒孩子亲近自然的回忆。杨老师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展开教学,让孩子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课本对话、与自然对话的过程中,静静地感受到了春天的声音,呈现给我们的是学生愿学、乐学的课堂氛围。
生生互动 情趣盎然
在聆听了春天的声音之后,丽华三小的蒋莉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同样充满盎然春意的课——《草原的早晨》,让孩子们和在座的老师们在朗读中感受了草原的勃勃生机。蒋老师在课堂上牢牢抓住了学习语文的灵魂:朗读、写字、习惯。她重视朗读,既训练到位,又富有情趣,小到一个词,大到一句话,都引导孩子读得兴致勃勃,由形至神,渐入佳境。对于书写的指导更是细致入微、一笔一划,耐下性子,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语文实践,获得语文的滋养。
智慧碰撞 受益匪浅
课后,博爱教育集团教师发展部副主任李军玲老师结合学校在转型课堂中的探索,向与会老师做了“立足课堂——关注学与教方式的转变”微讲座,从“转型课堂关注目标”、“转型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转型课堂的成效”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局小教育集团、二实小教育集团、邱俊工作室成员都针对这两堂课,并结合李主任的微讲座做了点评。大家各抒己见,为语文课堂学与教方式的转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区教师发展中心金东旭主任和王勤老师也对整个活动做了高位的引领。王勤老师提出了三个关键词:“儿童、语文、启蒙”,小学语文课堂转型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儿童,启发儿童,让他们在有限的课堂中获得无限的语文素养。金主任围绕课堂教学的律动、学生参与的律动,深入浅出地给我们分析了这两堂课,谈了三点建议,分别是:宽一点、多一点、实一点,引导老师从这个三个方面进行课堂学与教的转型,给我们以深深地思考。
行走在语文课堂转型的路上,我们认识到不管哪一种学习方式,都不是孤立存在、一成不变的,各种学习方式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教无定法,以学定教,教师教给学生系统的语文知识固然重要,但让学生掌握学习语言文字的方法更为重要。相信在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引领下,转型课堂定能成为学生想学、会学、善学的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