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内容
天宁老年大学:灵猴献宝,激扬五年
农历丙申猴年,传统新春佳节合家团圆、普天同乐的喜庆气息尚未退去,新的一学期已悄然而至。近日,天宁区老年大学全体教师、管理团队成员以崭新的面貌、饱满的姿态欢聚一堂,召开新学期首次教师大会。区老年大学校长吴伯瑜、副校长俞雷参加了会议,常务副校长张倩萍主持会议。
张倩萍副校长首先总结了去年老年大学的办学情况:2015年是我校成立五周年,数位教师用自己的匠心、汗水,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汇编了《瑜伽读本》、《电脑读本》和《摄影读本》等校本教材。在“五周年校庆征文比赛”中,教师与学员们踊跃投稿30余篇,每一篇文章都语意凝练,饱含激情,真实感人,读后令人心潮澎湃。吴伯瑜校长亲自为《五周年征文集》作序:“学习,从来都不嫌老。”吴校长用真切细腻的笔触,朴实无华的辞藻叙述了学习对于老年朋友的意义,及如何通过学习创造出健康丰盛的晚年生活。党支部书记翁明星宣读了征文赛的获奖名单,并为获奖教师颁奖。
五周年征文赛一等奖获得者、教师代表毕鉴忠老师有感而发:他深情讲述了自己与天宁老年大学五年的摄影情缘:从最早的省级社区学院、老年大学的申报,为学校拍照片开始,任教过城乡会干部班、潇翔企业班、文化宫业余学校成教学历班、以及市教育局为提高文化水平所设的高中班等等,在我市摄影家陈亮老师班级报名火爆需要扩班时,他赶来“救火”这样一次偶然的机会,踏上了老年教育的的征程,充分感受了“教学相长”的意义。认识了一批种类丰富的老年朋友,上课、下课都有沟通,线上、线下都有交流。这样的教学,还促使自己加强摄影理论的学习研究,改变了从前“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教书方法,使自己从一个“三不”(不入会、不投稿、不参赛)的独立摄影人实现了差异发展,经常写写摄影评论小文,加强了文学功底,提高了摄影欣赏水平。紧接着,他还对学校提出了两点建议:1、建立网络平台。实现网上招生、网上报名系统上线,这也是与数字化社会接轨的一个趋势。2、在老年大学班与班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互通有无,短板提升,也为摄影班创造更多拍摄机会。
接着,教务处邱沁玥副主任介绍了本学期的招生情况,布置了具体工作,使大家明确了工作思路。大家都表态会本着对老年学子负责的态度,把学校各项教学管理工作做实、做好。
最后,吴伯瑜校长做总结性讲话:老年大学发展五年来,自己感觉是“倒吃甘蔗,渐入佳境”,天宁老年大学身处老运河风光带的绿化景区,远离城市的钢筋水泥,满园洒满阳关,是个天然的“环保森林”。这一森林里满是“奇花异草”,犹如聚宝盆般将名师名角儿全部吸引来。我们与学员教学互动,还使学员走出校门,走入社区进行活动。我们的老师有很强的社交能力和广博的人脉资源,老师们个个人情练达,诗词洞明,讲课方式活色生香,不拘一格。他衷心地祝福全体教师在猴年“猴气”十足,生动活泼,才情四溢,乐驰千里,激情蓬勃地走向未来更灿烂的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