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2016年利用外资形势依旧严峻,外贸出口、商贸提升等仍旧面临繁重的工作压力,全局上下将克服上半年各项不利因素,继续咬定目标不松劲,殚精竭虑抓进度,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大招商力度求突破
1、强化项目推进
(1)紧抓龙头地产项目
要实现利用外资的大突破,必须倚重重大项目的引进和落户,而重大项目的重要元素就是使用土地。在近年常州住宅地产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宁缺毋滥,聚焦以城市综合商业体、房地产业龙头老大为主的特色商业地产。明年继续密切跟进已有项目:对万达集团入驻凤凰公园东侧地块、金瑞达入驻火车站北广场地块、中海地产入驻城投1-7地块等在谈的优势房地产业项目。对荣盛地产、恒大集团、广西中大、红豆置业等知名开发单位,继续跟踪,保持热度,为城区提档升级提供协调服务。对北大资源、锦江国际、圆融集团等频繁接触的企业,加大洽谈力度,对有条件的尽快完成招商。
(2) 紧抓新型服务业态
以现代服务业、电子信息、金融业为主攻产业方向,以世界500强、跨国企业、著名央企、国内行业龙头企业为主要招商对象,以总部型、龙头型、补链型的项目为主体项目,以长三角为重点招商区域,开展专业化、产业链、点对点招商。注重引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引进一批符合我区城市产业发展、增强城市功能的高质态项目。集中突出健康养老集聚区、金融商务区两大新兴区域的引领带头功能。
一是打造特色品质的健康养老集聚区。主导养老、医疗、康复、产品、培训五大产业,努力拓展相关联养老服务产业。从整个集聚区的空间整体进行统筹,完善健康养老上中下游产业链,打造国内知名、省内领先的、独具常州地方特色的健康养老服务业集聚区。明年重点推进的项目有:全世界最大的私营医疗集团HCA公司(美国财富500强)旗下的CHC医疗集团,与青龙医院或武进医院郑陆分院合作,创办合资三甲医院;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设立全国康复基地试点;富会国际与日本养老协会合作,筹建医疗综合体;爱尔眼科考察载体等。
二是打造高端品质的金融商务区。今年以来,主要围绕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业等重点产业,接待了上海长风生态商务区代表团,共同交流探讨金融商务区的开发建设的经验。明年将继续深入推进的项目有:德邦物流成立网络小贷公司、瑞士艾德维克创建股权投资基金、易车公司设立内资融资租赁公司、上海联合金融投资有限公司建设金融谷等。
2、加强资源整合
新的区划调整,大大丰富了我区的招商类型,全面提升了整体工业实力,也为稳健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结合新的区划调整,积极做好与郑陆镇的对接和交流,加强彼此招商部门间的沟通协作,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发展工业招商,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综合竞争力。
一是整合招商资源。进一步摸清郑陆的土地情况,梳理闲置厂房,摸底有意向被并购的工业、制造业企业15家,加快引进一批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影响产业区域性布局、拥有高端技术和关键产品的核心项目入驻郑陆。
二是加大招商力度。集中力量拜访招商中介,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制造业、物流产业、农业的区位优势。目前,已向郑陆推荐:安博中国物流地产、万科物流地产、Singfarms都市农场、红豆置业等国内外行业巨头,每跟进一个项目,都要保证后续责任分解,把握节点,层层推进,为天宁工业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3、创新招商模式
摒弃过去以规模大、声势大、次数多、人员多为主要特点的传统模式,转而以注重实效为根本宗旨的小分队“点对点”招商、展会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和中介招商和异地商协会招商,计划在北京、上海等地组织数量精、项目好、客商档次高、招商实效大的小分队招商活动。针对服务业,密集拜访科技服务、健康产业、互联网等新兴行业;针对金商区,密集拜访银行、证券、基金、企业总部等各类金融和类金融机构;针对房地产,密集拜访商业地产、文化地产以及行业龙头;针对制造业,密集拜访拥有高端技术和关键产品的企业和中介公司。争取在明年能招引一批改善城区形象、提升城区品质的大项目、好项目。
(二)破解外贸瓶颈求发展
1、加强预警分析制度
建立起区、乡镇街道和企业外贸调度预警分析制度,每月下旬上报预警调度分析信息,通报各乡镇、街道外贸出口指标完成情况,及时了解掌握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并予以协调解决。通过三级联动外贸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外贸出口的难题。
2、走访调研企业
进一步加大区内外贸企业走访力度,一方面及时了解重点外贸企业经营动态,另一方面及时回访新设外贸企业和新获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积极宣传国家、省、市、区扶持外贸进出口的政策,为企业答疑解惑,解决企业在通关、退税等方面的问题。召开重点外贸企业座谈会,宣讲政策,鼓励企业扩大出口,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
3、明确外贸联络员制度
建立健全街道外贸联络员联系制度,确保工作落实到人,责任落实到人。真正做到劲往一处使,形成沟通无阻、信息对称、工作高效的外贸工作新格局。
4、切实加大扶持力度
全面落实省、市关于促进外贸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用足用好我区纺织平台的扶持资金和市级切块资金以及促进外贸增长的有关奖励政策。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中国出口商品展等境内外知名专业展会,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争取订单。
(三)确保商贸稳定求提升
1、关注商贸运行。
始终围绕繁荣稳定消费品市场这一目标,继续做好“商务预报”内容更新和维护工作,每月向市商务局报送商贸流通领域的动态信息和分析文章;继续做好市场运行监测工作,每月督促样本企业做好数据报送工作。
2、加强管理监督。
做好酒类流通企业备案登记和酒类流通随附单发放工作;做好“端午”、“国庆”等重大节假日期间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专项检查工作;做好“十三五”期间区内加油站网点布局规划工作;做好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开展商贸流通领域夏季消防检查;做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做好组织协调和信息报送工作。
3、牢抓菜市场长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