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制度
调整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一步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并与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确立了“加强三合一
平台建设”、“信息依法公开”、“法制学习宣传”、“规范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等工作重点,落实依法行政工作责任。按照职责分工,
定期对局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开展督查、考核,针对工作中的重点和薄弱点,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局纪委作为依法行政监督部门、各业务部
门作为依法行政责任部门,各司其职,健全工作制度、加强行政行为规范、细化行政结果考核、拓宽行政监督渠道,促进了经信工作的规范
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着眼全局工作的有序发展,把制度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并遵循“以制度建局、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原则,
进一步完善了政务公开制度等一系列依法行政责任制度,加大依法行政的透明度,将我局的涉及的一项其他行政权力(区级权限内投资项目
备案)的办事流程和相关事宜利用网络进行公示,不断提升知晓率,同时打印并张贴在办公室醒目处,为上门办事的企业提供了便捷,努力
做到“四牌一公开”,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有效保证了我局在日常业务工作中较好的实施相关法律、法规,与企业和群众构建和
谐关系,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安定。2016年在文明城市验收过程中,我局会同工商、公安等相关的17个部门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
积极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着重于优化经济发展的环境,不断提高生产经营企业诚信经营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促进资源配置科
学合理,力争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着力打造“守信得益、失信受制”的良好环境。
二、加大法制宣传,学法用法相结合
2016年,我局结合“六五普法”要求,对近年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行政强制法》和《江苏省信息化条例》等
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组织开展学习活动,进一步加强法制宣
传教育,重点做好行政执法培训工作。一是领导干部学法。把法制学习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纳入中心组
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制定年度学法计划,认真组织实施。二是执法人员学法。对局持有行政执法证的人员本着形式多样重点突出的原则,
采取集中辅导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办法,深入学习、《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
业务能力和法律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三是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共同推进企业普法学习,今年我局组织开展“经信讲坛”,对
100余家企业进行了税法方面的培训,同时,按照市经信委、区委组织部的要求,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培训,今年累计人数达4900余人次。
平时利用网络、剪报、横幅,海报等方式积极参与法制宣传,并且积极组织企业参加96885法律平台等相关活动,提升企业主体意识,规
范经济金融秩序。今年为切实防范集资风险,净化市场环境,我局组织了2次打击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平台、锦绣报纸、
微信公众号、户外电子屏、社区活动等多种渠道在机关、企业、社区、楼宇、学校等各领域和地区进行深入广泛的宣传。积极组织下属企业
因地制宜认真做好每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有效提高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不断拓展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今年根据市经
信要求,组织我企业参加2011-2015年常州市普法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常州华利达服装集团有限公司被市经信委推荐为先进集体,
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人事经理缪彩华和常州华利达服装集团有限公司法务部负责人被推荐为先进个人。同时我局还在法制宣传的过程中完善
服务,2016年,我局认真办理政协委员提案5件,办结率100%。
三、规范行政行为,体现服务发展的精神
1、加强三合一平台建设
完善“三合一”网络平台本单位运行工作制度,严格要求做好本单位的网上运行各项工作,职责明确、分工到位、协调配合、推进有力,
按规定要求进行项目变更,内外部流程运行正常,数据齐全,并且全程监控无投诉,对信息库、执法人员库维护管理良好,执法证件年审工作开
展顺利无工作严重不负责任,无发生违纪违规问题。
2、信息依法公开
为推动我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我局及时公开有关信息并对内部信息公开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做到依法和依申请公
开相结合保密程序完善,并及时对公开信息进行汇总、移交区档案馆。
3、行政执法工作
坚持抓推进与抓督查相结合,一是加强能源审核、节能监测等常规工作,切实加强对印染、铸造等重点用能行业的管理,确保工作有序有力。
二是科学设定执法岗位,严格落实内部流程,执行区级权限内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备案规范化,截止到12月底今年共有技改备案54件。同时结合依
法治企和依法经营同步开展。三是结合公务员学法要求,积极做好全局持有行政执法证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工作,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
理、培训上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