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2016年全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争创全省普法先进区”为目标,全面启动“七五”普法规划,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坚持落实好“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大力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全力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全覆盖低档升级,使法治成为天宁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为“强富美高”新天宁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启动“七五”普法,加强组织保障,推动普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一是在总结“六五”普法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省、市“七五”普法工作统一部署,及时启动天宁“七五”普法工作,制定规划、联动部署,做好“七五”普法全面实施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区委办制定并下发《2016年全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在全区营造浓厚的推进“七五”普法工作氛围;落实《关于推进普法社会组织建设的实施办法》,完善普法责任分工、工作推进、督促考核、考核评估等相关工作制度和实施细则。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健全各项中心组学法、法治讲座、法律培训、年度述职述法述廉等制度,定期对公务员开展法律知识考试,以提高执法司法能力和水平。
二是加快普法社会组织的培育,建立天宁普法志愿者联盟。区司法局制定并下发《关于报送天宁区普法志愿者大队成员名单的通知》、《关于报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分管领导和普法联络员名单的通知》。整合现有的普法志愿者队伍和资源,建立天宁区普法志愿者联盟。
二、 围绕中心工作,创新普法方式,深入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一是是努力培养全民法治素养,积极开展“三官两师进社区”、宪法宣传月等活动,深入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注重普法实效,完善各类重点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推进“宪法晨读”等青少年普法新模式;在全区范围组织开展以“崇德尚法,圆梦人生”为主题的第十届“农民工学法活动周”法治宣传系列活动,现场为农民工就社会养老保险的缴纳、劳动合同争议、工资的发放、试用期等具体问题进行咨询,共发放法治宣传资料500余份,解答各类法律咨询80人次;结合社区多元化治理工作,继续推进“三官两师进社区”工作。目前,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心理咨询师的遴选工作已完成,100个“以案释法案例”已收集整理。
二是贯彻落实主题普法活动,开展“法润江苏,春风行动”、第二届“司法日”服务宣传等活动,提升全区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知晓率和满足度,打造司法行政服务品牌,树立服务为民的良好形象。在红梅街道红梅假日花苑广场,启动开展“法润江苏,春风行动”大型法治宣传活动,组织律师、公证、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力量,重点围绕婚姻家庭、劳务纠纷、遗产继承等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领域,提供法律咨询、公证、法律援助等咨询服务。在九洲新世界广场,围绕“司法日”活动主题——12348法润千万家.志愿者行动,组织各类法律服务者愿者、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业务条线的工作人员,现场解答咨询。在天宁公证处共同现场“体验12348”,组织有关人员参观服务场所、服务流程以及服务标准,引导群众现场感受办理公证上的具体细节,开展受理阶段的法律咨询等相关公证业务。
三是全区各街道、部门立足自身工作职能,加强普法教育宣传。区安监局来到常州老三集团有限公司,组织该公司各分厂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中层管理干部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提升法律意识,履行法定责任。茶山街道群力村委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题讲座;区人社局联合郑陆镇人社所对全镇273家企业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劳动法律法规培训,内容涵盖了劳动人事争议热点以及案例分析、劳动关系相关法律法规、劳动监察案例剖析和思考等方面。各街道、部门通过举办法治宣传咨询活动、印制宣传资料、制作法治宣传展板、张贴法治宣传栏和LED电子显示屏宣传等方式,充分利用区政府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平台,扩大法治宣传效果。
三、做强法治文化品牌,突出特色亮点,全面放大法治文化辐射效应
一是在巩固、完善一批具有天宁特色的普法阵地和法治文化宣传阵地的基础上,围绕全覆盖、再升级的目标,2016年,全面升级牟家村国家级法治文化示范点建设,推进“史良法治文化馆”等一批法治文化阵地项目的创建。
二是扎实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实践,进一步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创建,提高全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迎接市检查组对第十一批“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新丰苑社区的民主法治建设工作的检查,通过市检查组对青龙街道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的调研检查工作。截止2016年6月初,全区有1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6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