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2016年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天宁”总目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认真组织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活动,持续开展市容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以更高的要求开展城市管理各项工作,努力打造一流区域环境,争创长效综合管理优秀区。
一、深化完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
1. 强化区级考评力度。一是加强每日常态化督查。指挥中心对每日巡查整改实施量化考核,考评巡查员对属地街道的问题整改情况、重点问题完成情况进行高标准巡查复核。2016年上半年,区指挥中心通过日常考评、专项考评和重大问题相结合的考评模式,共巡查各街道和各职能部门样本点1089个,总共发现问题3461个;总受理市考评问题3594个,核查了2562个,已整改2556个,整改率99.77% 。二是加强问题派遣处置。今年来,区平台共接收处理案件11865起,平均每个月接收案卷数量达1978起,其中由市12319转派的为7994起,占总数的67.37%,区平台立案派遣3871起,占总数的36.23 %,案卷办结率为96.49%。在积极提高办案质量的同时,重点对多次举报、群众反响大的问题加大指挥协调,积极化解城市管理矛盾,半年来列入市指挥中心不满意案件9起,通过重新办理和加大处置力度、直接与市民沟通解释等方式,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2. 扎实做好机械化清扫保洁考评工作。我市机械化清扫保洁考核开始实施,我区就辖区内的机械化清扫保洁的一、二、三级道路与工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考评工作的需要,启动了三级联动机制:区城管执法大队、中队对抛洒滴漏的源头进行不间断巡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区环卫处负责协调所有作业公司加大对道路的清扫保洁频次,同时做好问题发生道路的突击清扫工作;区各属地街道加大每日巡查力度,发现问题立即上传12319平台,督促各保洁公司进行整改。通过部门联动,切实改善了我区道路机械化清扫保洁问题发生率,使得道路更加整洁,为我区机械化清扫保洁考评工作夯实了基础。
3.城乡一体化考核工作顺利展开。2016年,我市城乡一体化考核正式实施。自2015年底,我区就着手积极落实部署城乡一体化考核工作,一方面采集城乡一体化考评基础数据库及网格范围图,另一方面积极与郑陆镇的长效管理部门对接,加大对郑陆镇的督导力度,研究并出台了《天宁区郑陆镇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城乡一体化考核办法》。同时,着力对接区、镇两级平台网络,加强与郑陆镇三级平台相关联络人的沟通协调,发现问题,及时传达,及时整改,推动城乡管理一体化,完善城市长效管理工作。今年来,郑陆镇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考核工作,对照《天宁区郑陆镇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城乡一体化考核办法》,细化管理标准,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加强日常巡查整改工作。上半年,投入资金11万元对常焦公路进行道路绿化种植,整治绿化带内乱堆放、沿线乱涂写,更换道路两侧垃圾桶;对创新花园、舜溪府小区装潢垃圾堆放点进行规范化改造,并清理小区周边商铺的破旧广告牌,整治店外出摊、乱停车及墙体乱涂写等;区城管指挥中心全面开展郑陆城乡一体化考评工作,组织对郑陆镇相关人员进行长效管理工作业务培训;区环卫处积极与郑陆镇环卫所进行对接,查看郑陆镇环卫设施现状,悉心进行业务指导,免费帮助统一制作安装公厕标牌,快速提高郑陆环卫作业和管理水平;区水利局正逐步落实郑陆镇河道管理措施,重点对考核河道及镇区河道落实专人管理,提升水环境。
4. 加强领导督查。一是区政府建立了区领导带队督查制。4月底,区主要领导对我区城管工作进行调研,听取了工作汇报,同时对我区城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5月份,区主要领导多次对我区重难点问题进行了现场调研和督查,。区分管领导定期督查重点难点问题整治进度,在督查的同时指出存在问题,列出整治时间进度及下次督查的内容和时间,切实杜绝了街道推诿、拖拉的情况。市城管局领导也多次来我区进行调研,并指导工作,为我区长效管理工作出谋划策,解决我区长效管理中的实际困难。二是区城管局建立了领导督查机制。城管局班子成员与各街道挂钩,对各街道城市长效管理工作全面督查,对考评发现的问题抓好落实。局长王明亮督查红梅街道,副局长郑峰督查雕庄街道,副局长顾滨督查天宁街道,副局长钱滨督查兰陵街道,大队教导员巢军督查茶山街道,执法大队大队长钱进挂钩青龙街道。局领导多次对各自挂钩街道的重点难点问题及薄弱环节进行走访、询问,了解问题存在的原因、目前的整治情况及今后如何落实长效管理的问题,协助街道拿出合理的整治方案。
二、多措并举提升工作效能
1. 市容整治系民生。一是市政府督办项目有序推进。今年年初,我区九龙新世纪商贸城周边、竹林东路、朝丽路被列入市政府督办项目,我区高度重视,认真制定了整治方案,根据时间节点,开展专项整治。九龙新世纪商贸城周边环境整治开展情况。3月初,副区长韩波召集城管、建设、市场监管、公安、交巡警、红梅街道、青龙街道常青村委、市场方等部门召开了九龙商贸城环境整治协调会,明确职责,落实整治方案;区城管局会同红梅街道安排35名城管队员进行定点值守,确保周边无流动摊贩,对周边店面进行划线管理,所有商品一律在滴水线内有序摆放;交警部门加大了对机动车乱停放的处罚力度,在三角场路设置中央隔离护栏,在九龙商贸城门前飞龙路段道板上设置地护栏,阻止货车停在道板卸货;市场方在三角场路两边道板上施划了非机动车停车区域,规范非机动车管理;红梅街道增派了保洁人员,加强对该区域的日常保洁。经过整治,九龙商贸城周边现已进入长效管理阶段,日常保洁已基本达标,流动摊贩基本杜绝,市场沿街店面的物品堆放统一不超出门线范围。目前,红梅街道安排8名城管队员在此进行定点管理。但三角场路仍存在少许非机动车、机动车、电动三轮车等乱停放现象,我区将积极协调交警部门,进一步规范周边停车秩序。竹林东路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情况。竹林东路改造工程于今年1月份正式开始施工,目前,竹林东路下水口窨井加设、局部下水管道修补、道路坑洼修复、道路侧石铺设、管线接排等工作已基本完成;道路施工进入洗刨阶段,洗刨后局部地方需要进行嵌缝,为加铺沥青做基础准备,人行道板的铺设也在同步进行中;关于竹林东路店招店牌的整治,红梅西村临街店面已统一安装完成,其余尚在整治中;对沿竹林路的28个亭棚拆除工作于6月5日前全部拆除完毕。朝丽路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情况。2月对亭棚商户的户籍、租赁关系等基本信息进行摸底;3月茶山街道会同朝丽路临建亭棚拆除小组对拆除方案进行确认优化;目前,丽华一村临建亭棚共有11间,面积约150平方米,涉及7个承租户,承租户2016年的租金交至6月30日为止;7月起向承租户发放临建拆除通知,拆迁小组开始进场,10月底前搬迁结束。二是开展城市长效管理“整治月”活动。为有效解决我区城市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提升城市长效管理水平,区主要领导多次对重点问题进行现场调研。5月31日,我区召开城市长效管理工作推进会,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6月起,由区分管领导亲自挂帅,在全区开展城市长效管理“整治月”活动。三是落实重难点区域整治。今年来我局对全区各重点难点区域开展专项整治,以街道中队为主体,周密制定整治计划,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有效整合执法力量,持续不懈针对坛街等重点区域的店外经营问题、乱设摊、乱张贴、乱涂写现象非机动车乱停放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周边市容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半年来,全区执法队伍共出动12600余人次,执法车辆3750余车次,查处违章5200余起,其中教育整改4800余起,发放温馨告知书11300余份,一般程序案件345起, 其中无照流动经营94起、店外占道经营71起、擅自设置户外广告86起,申请法院强制执行10起。四是开展天宁寺广场整治。为保障春节期间天宁寺山门广场的市容环境秩序,维护常州市人文环境及旅游景区的良好形象,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次,加强春节期间天宁寺山门广场及周边区域的巡查工作,有效保障了节日期间的市容环境秩序。五是开展夜间区域巡查。为强化辖区夜间市容环境的管控力度,有效查处偷倒建筑垃圾、渣土车夜间运输污染道路、工地无证夜间施工等违法行为,执法大队进一步完善夜间值班制度,开展不间断巡查、管理纠偏和执法查处,切实维护辖区夜间市容环境和群众的休息环境。六是推进校园周边整治。为进一步加大校园周边市容环境整治力度,营造整洁有序的校园周边环境,执法大队组织开展校园周边市容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定点队员和重点时段管理,大队督察股加强督查,按照各中队上报的每周定点安排表对各中队整治情况进行督查,保障整治取得实效,规范校园周边市容环境。七是加强运输车辆污染路面整治。在加强对渣土运输车辆抛撒滴漏、带泥行驶的巡查、查处力度的基础上,对于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如龙锦路、北塘河路、东经120路等,执法大队联合交巡警部门对过往渣土车进行蹲点伏击、设卡检查。同时健全和环卫处的信息衔接机制,发现运输车辆污染路面的情况及时通报,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冲洗路面。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根据《常州市市区建筑垃圾运输企业诚信考核办法(试行)》,5月起对建筑垃圾运输企业进行考核,目前已考核运输企业10余家,抽检运输车辆120余车次。八是开展示范路、示范社区申报工作。今年我区确定申报1条省级示范路——吊桥路,1条市级示范路——通江南路天宁段,1个省级示范社区——紫云苑社区,4个市级示范社区——舣舟亭社区,青果巷社区,新丰苑社区,青竹苑社区。4月20日前,完成了市级示范社区和市级示范路的申报,6月15日迎接市考核。7月1日前完成省级示范路、示范社区的申报,10月迎接省级考核验收。九是开展夜市容专项整治。2016年4月起,各属地中队对辖区夜排挡经营户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动态信息台账。5月起大队会同属地街道、公安、交警等部门联合开展夏季夜市容专项整治行动,整治主要针对全区主次道路边的烧烤摊、龙虾店、夜排档占道经营、噪音及油烟污染等问题。十是开展底座式户外广告及LED电子显示屏整治。在全区主干道底座式户外广告整治的基础上,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大队启动次干道底座式户外广告专项整治,对全区53条次干道路进行摸底调查,发现未有广告许可手续擅自设置的底座式户外广告41块,上门对店家进行宣传教育,说服其自行拆除不符合要求的底座式户外广告,下一步市局将组织统一拆除行动;为了进一步规范道路容貌,按照市局《市区沿街店面字幕式电子显示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大队针对延陵西路、和平北路、局前街三条省级示范路率先开展LED电子显示屏专项整治,对LED电子显示屏尺寸及亮度不符合设置规定等问题进行规范,目前整治仍在进行中,下一步将依次对全区各主要道路开展整治,以进一步提升市容市貌。
2. 环卫工作有创新。一是认真开展“国家卫生城市”迎检工作。为迎接“国家卫生城市”检查,天宁环卫处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认真做好迎检工作。对垃圾转运站和专人管理公厕安装灭蝇灯38只,对转运站污水口安装了不锈钢防鼠网;做好环卫公共场所禁烟标识张贴工作,张贴禁烟标记86张;做好垃圾转运站、公厕、自有产权垃圾房旁毒饵站的建设工作,共设立毒饵站113只;做好公共厕所扶手的安装工作。为方便老年人如厕,根据市主管部门要求,除去有残位的公厕外,共对我区258座公共厕安装了扶手。二是加强日常设施管理维护工作。每日对垃圾中转站、垃圾桶放置点进行冲洗、消毒,及时收运垃圾,及时清洗果皮箱,做到垃圾日产日清;认真落实日常上门收集生活垃圾制度,加强对垃圾运输途中抛洒滴漏的管理,防止在收运中因污水滴漏、飘洒造成二次污染;上半年维修保养转运站压机60余次,维修更换果壳箱130余次,维修其它设施920余次。三是做好道路的日常保洁工作。根据市考评方式的调整,天宁环卫处及时调整巡查方式,对公布网格中涉及到的道路保洁、垃圾清运提前分片巡查,全面覆盖。作业公司按标准做好快慢车道、人行道、背街小巷、绿化带的保洁工作,重点加强人车流动频繁地段和公交站台、大型购物市场、餐饮区、公园、广场、游览景点等道路保洁力度;对工地周边道路加强现场巡查,发现问题在上午7点30分前上报区指挥中心,并与执法大队密切配合,对发现的问题积极整改;调整夜间冲洗方式,重点冲洗隔离护栏下积尘、侧石边淤泥、公交车站台塑胶路面积尘;开展机械化作业质量的专项检查和考核,提高考核标准,严格按照一级道路即时扣分,二级道路按系数扣分,三级道路整改扣分的要求考核;在中吴大道安排一辆清洗车加强对路面的清洗; 6月1日起,督促街道延伸机械化保洁范围;开展人行道板精细化保洁,新增5辆小型道板冲洗车,对一级区域内的人行道板进行每周一次的冲洗,提高人行道板保洁质量。四是做好中心城区一体化保洁工作。根据天宁区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纪要精神,我区将中心城区道路两侧的门前三包区域纳入区环卫一体化保洁,作业内容包括道路两侧门前三包区域人工保洁、垃圾收运、垃圾桶的保洁、维护和更新。范围为东到青龙西路、丽华北路,南到中吴大道,西与钟楼交界,北到龙城大道,以及天宁区政府周边道路。此次道路一体化保洁范围新增项目由区审计局委托的第三方审计单位进行审定,作业量为道板面积465646.69平方米、绿化面积23151.99平方米、垃圾桶528个,保洁经费及环卫设施更新费用约730万元/年。按照常州市区环卫作业服务招标文件中相关规定和便于管理的原则,经市、区主管部门同意,此次新增一体化保洁范围分为5个标段,纳入原中标单位作业,时间从2016年3月15日至2017年3月14日止。在中心城区主要道路实施一体化保洁,实现了道路清扫保洁队伍的专业化、保洁作业的市场化,做到了管理主体统一、作业模式和标准统一、环卫设施设置统一,有效解决了道路清扫保洁的多头管理、推诿扯皮、保洁责任难落实的顽症。五是做好道路机械化作业扩面的工作。按照常州市城管局2016年工作目标的要求,由街道负责保洁的和平中路、劳动东路等10条主要道路将实施机械化作业, 6月1日起进行机械化作业专项考评。为此,区环卫处积极与相关街道协商,将街道所负责保洁的10条道路交由环卫中标专业保洁公司保洁,并纳入环卫统一的督查考核。六是做好公厕改造前期工作。根据市、区主管部门要求,区环卫处将部分环境差、设施破损严重的公厕列入今年9313工程进行改造,经区环卫处与市环卫处逐一排查查,我区有25座公厕纳入改造范围。通过区环卫处与设计单位逐一现场勘查,听取各方意见,已确定改造方案。七是公厕保洁市场化发包准备工作。今年,区环卫处将对公厕管理进行市场化,目前,相关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汇总工作已完成,市场化发包的初步方案也已制定。八是做好道路交接工作。今年上半年,312国道等20条道路移交给我区环卫处进行保洁,道路面积约34.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约3.5万平方米。区环卫处根据就近原则将移交道路交由相应作业公司进行保洁,同时新增果壳箱82个,更新果壳箱181个,并对移交道路的清扫保洁作业进行指导和督查,移交道路的日常保洁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3.遏制违章促发展。我区正在加快城市更新的步伐,针对拆迁区域易发生违建的特点,我局对违章建筑的查处力度一直保持“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力求将新建违建消除在萌芽状态。上半年各街道共上报违法建设125件,面积3467㎡,上报拆除数125件,拆除率100%。
三、抓住契机夯实工作基础
1、深化“9313”环境综合整治。2016年我区计划整治项目有7个城郊结合部和1个城中村,预计投入资金1388万元。今年年初,我局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对整治项目进行了实地勘察,编制上报了2016——2017年持续整治方案;4月我区与市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目前,各项整治任务正有序推进。5月底郑陆镇施家巷村对村中河道进行全面整治并在周围补种绿化,施家巷村委的河西村和黄天荡村委的白洋桥村也正在进行全面补绿工作;青龙街道常青村委徐家村和俞家塘处于前期准备阶段,在进行整治项目的编制;茶山街道石柱头和王家村处于前期准备阶段,目前正对整治工作进行筹备调研。
2. 稳步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延陵路以北垃圾转运站已基本提升建设到位,延陵路以南垃圾转运站站点仍存在布点散乱、大多建在小区内、道路拥挤、气味大、市民投诉多等老大难问题。为此,立足于保障延陵路以南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和大力优化市民的人居环境,2016年制定和实施延陵路以南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调整方案,积极实施改造浦南垃圾转运站,采购添置生活垃圾直收直运扩面的车辆设备,大力压缩丽华一村和丽宝第垃圾转运站作业时间。目前浦南垃圾转运站改造工程已进入招投标阶段。
四、加强队伍建设践行群众路线
1. 增强服务能力。一是加强依法行政能力,通过法制员会议、法律培训会、法制专题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在执法工作中牢固树立起“依法执法”观念和“执法维权”等观念,引导执法队员认识到执法为民是我们城管执法的基本准则,是城管执法工作和队伍建设的生命线,有效提高了队员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二是抓好各类制度的执行,严格落实学习日制度,积极开展三支队伍的轮岗培训,二、三级平台定期例会制度、交流制度,定期不定期考试等制度,努力提高案件处置的标准和质量,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三是加强业务培训。区指挥中心以新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平台运行为契机,对三级平台操控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4月起,组织郑陆镇及各街道三级平台责任人到区指挥中心进行一对一、面对面辅导,力求我区新系统的运行达到高效率、无差错。四是创新管理手段。围绕提升城管形象、建设“和谐城管”为目标,健全完善行政指导工作,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处置与疏导结合,推行温馨告知、执法事项提示、轻微问题告诫、违法行为纠错制度,实现了从“事后处罚”到“事前服务”的转变,把行政指导贯穿于城管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全过程,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2. 优化办事流程。以“马上办”为目标,创新思路,压缩流程,提高效率,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1至5月,共发放店招店牌的预先施工通知书62份,发放许可证16份。
3. 开展便民服务。一是加强非机动车管理工作。上半年,我区在城区4个街道施划了12281.6m的停车线,进一步规范了非机动车的管理。二是规范便民服务车管理。为更好地规范城市长效管理,体现为民服务的城市管理理念,2015年9月下旬,市城管局启动市区便民服务点规范设置试点工作,出资制作了一批“便民服务车”,对一些有技能的伤残人士、困难人员免费发放便民服务车,在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品位和市容管理工作水平。试点工作实施以来,市民反馈较好。今年,市局将进一步推进便民服务点规范设置工作,打算在我区增设30个便民服务点。目前,我局正会同各街道进行调查摸底工作,在不影响市容市貌的前提下合理设置服务点,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求。
4. 打造服务型队伍。通过现场执法督察、案卷督查等方式,加强对举报投诉及日常案件的督促办理,对案件实体和办案时效、程序进行监督审查,督察结果与部门及个人年度考核挂钩。调整文明规范执法考评重点,把队员和中队内部效能作风、文明行为作为督察重点,1至5月共督查城管队员1179人次,发督察意见书1份、督察通报5份,扣分8人次,无辞退人员。
五、深化全民城管工作
1. 加大宣传力度。上半年,我局在各类媒体上发表报道39篇,更新网站信息76条。一是影响更广泛。4月,队员刘亮遭遇暴力抗法,大队主动策划城管女儿送给爸爸一幅画这一话题,从一名普通城管队员执法工作中的受伤遭遇引导舆论开展城管群体的大讨论,赢得了市民对城管执法工作的同情、理解与支持,改善了城管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二是引导更有力。及时关注涉及城管工作的网络舆情,正确引导网络舆论,针对网络反映热点、难点问题,与各相关职能部门联系处理,降低执法风险。要求全体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要关注民情,主动接受监督,积极回应群众诉求,慎言慎行,依法行政,为民执法,不断提高执法服务水平,体现城管执法的新亮点、新形象,为城管执法工作的开展创建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2. 以信访促和谐。信访工作和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为了办好信访件、人大建议、政协提案,我局始终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领导亲自抓,实行信访责任制度;坚持领导阅批信访案件制度;坚持分管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协调的原则。上半年共受理信访件43件,已办结39件,还有4件尚在办理中;收到市、区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和提案共8件,其中市人大建议会办1件,区人大代表建议主办4件;区政协提案主办2件,会办1件。办理率和代表委员的满意率都达到了100%。
天宁区城管局
2016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