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2016年,全区统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现代化建设这一中心,全面深化统计改革,以实际需求和突出问题为导向,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和统计新形势,深入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扎实完善各类统计改革措施,积极构建现代统计体系,全面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为建设“强富美高”的品质新天宁提供优质统计保障。
一、着力开展第三次农业普查
1、落实各项普查准备。根据国家、省、市统一部署,以准确反映“三农”发展成果为目标,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各项工作。全面组建各级普查机构,积极落实经费预算和物资筹措,认真选聘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组织开展各级业务培训。以市局普查方案为基础,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普查方案,充分借鉴历次普查经验,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着力抓好区域划分、清查摸底、普查登记等各阶段工作。
2、全力保障普查质量。建立健全数据质量控制与目标管理责任制,制订考核办法与标准,提升各级普查组织重视程度。加强普查宣传,积极争取调查对象的支持与配合,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研究制定各种风险防范措施,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着力推进基层基础建设
3、落实“规范化”长效管理机制。巩固“五位一体”基层统计网络,组织镇(街道)统计规范化建设新一轮“回头看”,加强服务业集聚区统计规范化建设指导与督查,继续培育统计规范化建设示范点,以点带面促进各级统计规范化建设。
4、建立健全协统员管理办法。以基层突出问题为导向,加强调研与督查,建立健全全区协统员管理办法,规范统计协统员的管理与使用,强化协统员的业务技能培训,积极落实工作补助,充分发挥协统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发挥社会统计力量的作用,切实缓解基层统计力量薄弱问题。
5、扎实推进部门统计工作。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关于加强部门统计工作意见精神,统筹协调各部门之间的业务交流,构建“统一平台、职责分明、管理科学、运行高效、信息共享”的部门统计工作管理体系,规范部门统计工作标准,促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6、完善统计数据资料处理平台。加大“统计新干线”综合管理平台推广应用力度,及时完成综合数据库数据加载,按照“统一标准、规范管理、共建共享、随需应用”的要求加强基层统计部门业务培训和平台应用水平,满足统计基础数据的多维查询和高效汇总,为各级领导提供高效的统计服务。
三、着力深化统计制度改革
7、完善统计改革举措。主动跟进GDP核算改革步伐,充分发挥国民经济核算部门联席会议作用,不断提高核算指标的协调性和匹配性。稳步推进投资统计改革,密切关注一套表联网直报下投资统计的问题和矛盾,及时跟踪分析项目数据的变化波动情况。探索研究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统计监测制度。
8、健全统计调查方法。进一步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方法,重点加强战新产业企业库核查、源头数据质量核查,提升数据质量,尝试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完善批零住餐业与服务业统计调查,加强服务业聚集区统计,健全服务业十大产业统计。改进就业失业统计,全面实施月度劳动力调查,准确反映调查失业率情况。
四、着力完善大服务业统计调查体系
9、夯实大服务业基础建设。组织开展服务业集聚区、调查样本单位统计规范化建设检查工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规范化样本,积极推广先进经验,提升服务业统计质量。
10、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继续做好限额以上贸易、规模以上服务业数据质量检查指导和结果运用,调整部分规模以下服务业与限额以下贸易样本单位,提高服务业调查代表性,大力提升大服务业统计体系调查数据的完整性、支撑性和应用性。
五、着力提升统计服务能力
11、加强经济预测研判。紧扣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积极开展预期调查,通过早调研、早发现、早分析,及时研判苗头性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为政府领导科学决策做好参考服务。
12、加强专题分析研究。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和热点问题,充分发挥统计资源优势,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重点课题和分析报告,为党政领导提供科学决策参考依据。
13、强化基层队伍能力提升。加强与高校或培训机构合作,针对统计法律法规、统计预警监测、统计分析能力等方面分层次组织统计干部培训进修,将理论培训和实践历练并举,不断提升统计干部队伍能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