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政府网站!
繁體中文
长者模式浏览
智能问答
移动端应用
登录个人中心
首 页
走进天宁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开放
数据发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 内容
群众是真正的“文化主角”
16个“天天乐”示范社区,248个群众文体团队,超2000场社区演出……
发布日期:2015-02-10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相关阅读:
日前,有着“天宁春晚”之称的“百姓新春乐”——2014年“文明社区天天乐”节目展演热闹开演。
“登上欢乐的舞台,唱出梦想和未来,加入我们的队伍,创造生活激情澎湃……”正如这诗朗诵一般,“草根”演员好戏连台,台下掌声“根本停不下来”。
以活动聚人气,以人气凝人心,近年来,我区把群众文化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强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作品创作以及文化队伍建设,以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推进群众文化繁荣发展。
有声有色搞活动
群众生活,群众主动演;群众演出,群众免费看。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典型代表,“文明社区天天乐”开展两年来,全区6个街道各文艺团队在社区演出突破2000场,真正打造了一个开放的舞台、一个没有围墙的剧院,真正让社区百姓“乐”了起来。
2014年,我区“文明社区天天乐”的示范社区从去年的12个扩展到16个,并通过分片联演等形式,实现社区(村)的全面参与,全年演出场次达1140场。
在区委宣传部的统筹协调下,区教育文体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等部门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各街道、社区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全区数万百姓活跃在广大社区中,具有草根情结和泥土气息的群众文化在社区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小舞台上的大欢乐无限扩散,向着更高更广阔的平台前行。
2014年,我区开展群众性读书活动百余次,开展“打造品质之区,建设和谐家园”主题巡演6场,承办全市“书香常州·悦读生活”群众性读书活动启动仪式暨“百千万”工程现场推进会,同时以文化艺术节、全民健身节、主题展演展示等活动为载体,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让广大群众在自娱自乐中实现自身价值。
潜心笃志创佳作
优秀的群众文化作品既要紧扣发展大局,又要源自百姓生活,既要具有时代特色,又要接地气,还要给人以鼓舞和启迪。
这正是天宁在文化作品创作中所不断坚持和追求的,且文化精品的不断涌现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健康发展拓展了空间:
歌舞《传递幸福》、舞蹈《红梅赞》、歌曲《芦花》亮相全国、省社区教育音乐活动展;情景剧《颠轿》获市第十届小戏、小品、曲艺演出大赛一等奖及省“五星工程奖”银奖;舞蹈《虎头鞋》获市第七届音乐舞蹈新作品大赛一等奖,改编后进入第十一届省“五星工程奖”决赛;创编小品《我想衣锦还乡》获市第十一届小戏小品比赛一等奖;歌曲《天天乐主题歌》、《东坡的常州》、戏剧《常州风景》3件优秀作品获市“五个一”工程奖;宣传地铁一号线建设工程的话剧《开往春天的地铁》即将创作完成……
此外,我区通过与名人大家合作,购买优秀剧本、版权等形式来提高作品质量,定期组织全区文艺精品评选;区委宣传部还统筹协调各街道建立节目库,加大对街道原创作品的扶持力度,力争每年呈现1-2个新作。
选优配强建队伍
在天宁,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他们用好的故事、好的剧本、好的表现形式,丰富着当代天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个队伍的规模正持续壮大,品质也正不断提升。
目前,全区共有文体团队248个(超5000人)、特色团队32个、文体协会65个、特色文艺家庭20户、特色文化明星52名、全国优秀社区文化辅导员1名,秋之韵舞蹈队、红山茶舞蹈队在全市具有标杆地位,红梅街道更是成立了全市首家城区街道文联……
为了让文化人才发展的土壤更加肥沃,我区积极探索建立人才引进、培训、选用、激励等工作机制,建立区、街道、社区(村)、文化活动点四级队伍网络,注重整合优化各类文化人才资源,健全区文艺人才库,引导建立区级和街道一级的艺术团,充分发挥志愿者在公共文化设施日常管理和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我区还采取合同聘用、项目合作、设立工作室、特聘、签约、客座、顾问等形式,借力区外文化人才资源以及社会文化中介组织,以进一步激发群众文化工作活力。
陈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