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政府网站!
繁體中文
长者模式浏览
智能问答
移动端应用
登录个人中心
首 页
走进天宁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开放
数据发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 内容
协力同心 铸就文明
——我区2014年文明程度指数测评综合排名第一
发布日期:2015-01-25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相关阅读:
2014年,是全国文明城市“总评年”,我市在全省名列前茅,我区则位列全市第一,为常州市在全国、全省保持领先地位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并在市季度测评中取得了3个第一、1个第二以及综合排名第一的佳绩。
一年以来,区委、区政府把深化文明城市建设作为提升发展水平、改善民生福祉的关键举措,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和城市长效管理,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效。
坚持问题导向
民生幸福始终是我区文明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针对文明城市建设和城市长效管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薄弱环节以及市点评通报的问题,我区逐个击破,全年整改各类具体民生问题千余件;在积极实施“9313”、高架沿线和重点区域整治三大专项行动后,区域环境质量大幅提升;在区教育实践活动中,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对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一个个抓落实,小区环境卫生、防盗门损坏、楼道灯维修等老大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文明城市建设更“接地气”、“顺民意”了。
为实现公共服务扁平化,我区建立的社会治理联动指挥平台有效整合59个区级机关部门、6个街道公共服务资源,主动搜集并处理居民反映的问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去年3月运行以来,该平台实现群众诉求与公共服务的高效对接,截止去年底,累计完全办结任务211件,居民对部门满意度评分8分以上190件,占90.05%,居民对社工满意度评分8分以上198件,占93.84%。
人人都是主人翁
创建成果全民共享,创建过程亦是全员参与,主人翁精神在天宁蔚然成风。
在迎接国家级“总评”的关键时刻,动员大会开到了最基层,压力传递到第一线,一批“专家型”的指导员,一支精通业务、善做群众工作的工作队伍,始终扎根基层,离退休人员、社区骨干和热心居民,满怀热情参与创建工作的身影随处可见,文明城市建设的氛围分外浓厚。
平日里以退休人员、大学生、社区干部、在职员工为主体的市民巡访团、街道巡访组,不折不扣履行监督、调研、宣传的职责,把文明的内涵与本质传递到每个人。
在推进文明城市建设进程中,一大批模范好人、最美人物、志愿者持续在天宁大地涌现,其中中国好人6名、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3人,江苏好人11名,常州市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60多名,区级身边好人1000余人,街道、社区身边好人2000多名,注册志愿者69370人。
我区首创的“百姓视角”道德讲堂,实现了道德讲堂的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普遍欢迎。广大群众还借助社区天天乐的平台,积极创作以文明城市建设为主题的三句半、小品、情景剧,进一步扩大了宣传效果。
让文明可持续
文明城市建设是一场“耐力跑”、“接力跑”,天宁致力于推进文明城市建设长效化、常态化,专门制定了《天宁区文明城市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实施意见》,搭建快速反应信息平台。
为形成“全区一盘棋、协同创文明”的良好格局,我区进一步完善全区统筹、各方参与的指挥、组织、运行、协调机制,还构建起以“一把手”责任为核心、网格责任为主体、参创人员责任为基础的全方位的责任体系,使压力层层传递,人人不敢懈怠。
我区对13个重点部门和6个街道实行全覆盖的测评和排名,排名末位的实施诫勉谈话,测评成绩与精神文明建设、作风建设挂钩,有力调动了街道和部门的主动性;而专项督查、市民巡访等文明城市建设督查新机制的建立,则大大加强了督查考核力度,确保问题及时解决、短腿及时补齐、工作高效运行。
2015年是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开启之年,对此,天宁正以归零的心态,一切从头抓起,以“零问题”的标准来严格对照检查,全力以赴、精益求精,推动文明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陈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