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街道深入开展“党代表工作室”活动,从搭建平台、发挥作用、辐射扩散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打造党代表履职品牌。
搭建平台,让党代表“有家”。充分利用“常州好人”等榜样人物的社会效应,先后成立“杨梅英工作室”“沙奇民调解工作室”等4个党代表工作室。注重选址布点,强调凝聚人气;坚持“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现有的接待室、会议室、图书室等场所,实现一室多用;努力做到“六个有”:有固定场所、有标牌标识、有代表简介、有工作制度、有计划安排、有文档记录。为党代表搭建起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收集反映社情民意、参与党内重大事项决策的平台,让党代表真正来到群众身边。
服务群众,让党代表“有责”。制定《党代表工作室工作制度》、《党代表接待党员群众工作流程》、《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办理登记表》等,明确党代表职责,通过走访、联系拉近党代表和党员群众的距离,便于党代表到基层倾听党员群众的诉求,了解群众的呼声。从日常运作、检查指导、考核评优等方面加强对党代表工作室的管理,切实形成年初有安排、每月有活动、年终有考评的工作计划,保证活动的常态化,实现工作的制度化。4个党代表工作室开展驻室接待以来,共接待党员群众100余人次,收到群众意见、建议、咨询60余条,妥善解决50余条。
树立旗帜,让党代表“有为”。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党代表工作室的知晓率和影响力,进而以工作室为孵化基地,整合各方资源,努力汇集社会力量,不断培育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清二社区以“杨梅英工作室”为依托,组建“蓝领为民服务组”、“绿袖章环保志愿者协会”等6个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了社区退休党员、“两新”党员的作用,不断对工作室进行升能扩容。目前,已培育孵化9个公益性组织,引导党员志愿者、群众志愿者200余人参与基层社会建设和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