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内容
9月21日早上8:00,竹林村委第一批3位卒中高危患者在红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科池医生的带领下准点走进了市二院2号楼门诊大楼,此时,脑卒中防治合作方——辉瑞公司的两位志愿者(导医)已先行达到。身穿红马甲的小伙子笑脸相迎,主动帮助3位患者在自助挂号机上挂了号,随即将他们引上2楼202神经内科诊室。张志翔主任已早早地开始忙碌,仁慈、严谨、尽责的神态让医患之间的距离感瞬间消失了。张主任仔细了解了三位患者的病史和现状,对症下药地选择了进一步检查的项目。3位患者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十分顺畅快捷地走完了付费、登记、抽血、检查及预约流程,9:30分顺利完成第一轮检查。看着人满为患的候诊大厅,大家都觉得轻松和幸运,充分感受到了“绿色通道”的人文关怀。一位女患者说:“上一次大医院看病,排队就花费了4个小时,今天如果不走‘绿色通道’,我肯定会低血糖发作。”
截至今天,已经有15位高危患者填写了参与意向表,第一批3位患者用亲身体验来验证“绿色通道”的畅通度,保障脑卒中精准化管理项目的顺利进行。按照预期的计划,第一轮15位高危患者将分5批陆续进入服务流程,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精准化的服务。走完流程后,中心将收集他们的感受、意见和建议,持续优化流程。干预方案制定后,他们将回归社区,在家庭医生的指导和监督下落实精准化防治措施。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强化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参与者将接受10个“知识点”的自我管理教育,每个“知识点”都有各自的独立性且又有连贯性,并设计了可操作的评价标准来评估参与者的精准化自我管理能力,优者有奖。当参与者队伍扩大到50人时,中心将启动“虚拟患者之家”的建设,以“红手环” 为标志,以“会员制”的形式,将参与者聚集在一个屋檐下,体会真正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将卒中精准化防治工程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