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内容
3月25日,窗外阳光和煦,草长莺飞,正是万物拔节生长的早春二月。西新桥小学的多媒体教室里也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常州市姜明红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汇聚一堂,开展本学期的第一次研讨活动。
课堂研讨 互动高效
第一堂课由陆丽敏老师执教《活动作文:调皮的故事》。陆老师由学生喜欢的绘本《大卫,不可以》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在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绘本画面创设的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揣摩,奇妙想象。陆老师进而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调皮故事进行习作练习,学生诙谐、灵动的语言不时引起观课老师的阵阵笑声。
在《最佳路径》这堂课中,顾金莲老师运用表格,采用教结构、用结构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句,比较异同,发现联系,深入体悟文本内涵。学生时而入情入境地朗读,时而屏息凝神地思索,深深为格罗培斯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两节课后,工作室成员围绕各自的研究课题,针对两堂课例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在李厚光老师的主持下,大家采用有机关联性思维,就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环节的设计与推进,教学过程的展开逻辑,课堂的开放与互动等各抒己见。最后,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到:如何基于具体学生的学习状态设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如何实现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设计的匹配性?教学过程如何实现全程的开放?……这样的互动研讨,使大家对课题研究的思考不断向纵深发展。
同伴导学 智慧碰撞
本次活动的第二个议程是由李厚光老师为大家做观察表和数据分析的指导。李老师在活动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不仅为大家印发了相关的学习资料,而且他还提前进行了学习和解读,并从研究问题的缘起,研究设计,课堂观察的统计结果和分析,反思与建议四个部分建构了课题研究总结的流程框架,为大家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支架。在李老师的引领下,大家认真学习了资料,并带着反思与批判的眼光提出了自己的思考:目前,各类课堂观察表维度的分解是否科学?相关数据的统计与计算如何操作?不能进行量化统计的观察结果如何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