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2015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的关心指导下,全局上下凝心聚力,携手共进,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在创建活动、课程改革、学校发展等方面,获得一定的好评。
(一)督查创建,凸显教育文体工作求真务实
1.教育督导评估工作
接受常州市人民政府对区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考核材料审核,接受常州市教育局对辖区教育局2014年度教育工作督导考核,获一等奖。同时接受省级督导组对天宁区人民政府教育工作回访督查,获得好评。完成14所学(1所中学、7所小学、6所幼儿园)的督导评估。对责任督学进行调整,郑陆镇11所学校责任督学全部挂牌到位,对全区各校开学工作进行专项督导。
2.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我区接受了市、区两级四个季度文明城市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全局上下认真研读2015年各项创建指标,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创新举措,不断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工作组针对校园周边的重点、难点进一步细化措施,寻求突破。在全年四个季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市级测评中,成绩名列前茅。
3.社区教育创建工作
红梅街道成功创建常州市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兰陵街道、茶山街道街道创建成江苏省标准化街道社区教育中心。青龙街道、红梅街道创建常州市学前教育现代化乡镇(街道)。青果巷社区居民学校等30个居民学校成功创建成常州市标准化居民学校。区老年大学成功创建江苏省示范老年大学。成功创建成“江苏省社区教育示范区”。
4.文体创建工作
成功创建成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顺利通过市体育局对我区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的验收评估。
(二)统筹协调中促进区域教育优化发展
1.有序推进学校基础建设
(1)完成6项建设工程。二十四中天宁分校(移建)、博爱小学(原地改建)、雕庄小学综合楼(改扩建)工程、新世纪幼儿园改造提升工程、天隆和记黄埔幼儿园新建工程已经投入使用;香溢紫郡幼儿园完成建设。(2)5项在建工程。局小校安改造工程正在进行基础建设;局小集团凤凰新城实验小学新建工程即将完工;丽华二幼改造工程进入吊顶装修初期;丽华三小开工;区图书馆装饰工程。(3)启动9项待建工程。正衡中学天宁分校(异地新建)正在深化设计;二实小分校(青龙)正在设计;东坡小学北校区(朝阳桥小学过渡点)控规调整中;朝阳二小、红梅实验小学、清凉小学改造设计深化中;光华学校综合楼设计已完成,手续待办;丽华二小校安改造工程即将设计;全民健身中心项目控规选址公示完成,方案完成审批。 加强暑期校舍维修管理,确定对21所中小学、11所幼儿园进行校舍维修,投入资金591万元。根据《常州市天宁区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2014-2018规划》和教育现代化指标,对21个单位进行现场核查,制定设施设备添置方案。至2015年12月,设备添置基本结束,下拨经费608万元,机房和多媒体设备会同区信息中心进行了项目验收。
2.义务教育集团办学深度融合
成功申报常州市教育重点改革创新项目《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与思考》,四个小学教育集团通过集团文化融合共生平台、集团课程资源共享平台、集团队伍研修培养平台、集团学生活动发展平台开展集团融合活动,促进成长。组织集团办学调研推进活动暨成果展示活动,创新展示方式,扩大集团办学的美誉度。启动集团背景下七所学校(朝二、丽二、北郊、虹景、青龙、朝阳、丽三)三年发展规划总结性评估及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论证,从顶层设计层面推进联盟学校发展规划与集团发展规划的深度融合。2015年下半年,组织相关人员对并入的郑陆片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充分调研,同时组织郑陆片区学校对城区集团校进行现场考察和深度交流,根据双方意愿,加入不同教育集团,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所中学集团一体化办学工作顺利推进,天宁分校在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学生活动各方面进一步深度融合,教学质量在逐年提高,办学声誉在逐步提升。
3.学前教育提升内涵
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有计划地落实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推进学前教育规范科学运行,开展“幼儿园环境与文化建设”主题交流等活动,推动幼儿园文化建设和品牌培育,促进幼儿园主动发展、内涵提升。
4.终身教育创新发展
布置落实社区教育宣传工作和微视频课程制作任务,兰陵街道报送的微课程获2015年常州市优秀社区教育微课评比一等奖。开展新一轮市级课题《社区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的研究工作。1个市社区教育重点课题顺利结题并获市二等奖,近10篇社区教育论文获奖或在国家及省、市重要刊物上发表,有19个社区教育课程、项目分获市一、二、三等奖。为各街道社区教育中心送课程200门以上。全年在区老年大学和社区教育中心接受学习培训的老年人达47000人次。
5.不断加强区域教育文体宣传力度
为了让社会各界深入了解天宁文体教育,提升办学美誉度,及早策划宣传主题,邀请媒体积极参与,针对课程改革、足球特色、数字化学习、学生活动等区域亮点进行多途径宣传。本年度共有近270篇办学成果在市级以上媒体报道。组建宣传骨干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每年编写宣传册《美在天宁》。利用新媒体,精心策划,开通天宁教育微信,做精做强教育文体宣传,打造“掌上杂志”,从4月至12月已完成30期,发布159条微信,形成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立体互动的宣传格局,扩大了天宁教育文体的影响力。
(三)项目推进,促发学校发展生长动力
1.数字化学习深度推广
积极推动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建设,省市试点学校已达到14所,其中全区新增市级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7所(二实小,解小,朝二,雕庄小学,郑陆小学,青龙中心幼儿园,虹景),第一批7所学校(局小,北郊,东青实验,北环,博小,丽二,兰陵)完成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完成市教育局组织的中期评估,4个数字化学习课题获省教科院教技所成果评比一等奖、二等奖。积极推动信息技术深度应用,召开全区信息技术深度应用推进会。先后承办了4次市级研讨活动、举办了信息技术应用深度应用培训班、区信息化教学能手大赛及相关培训活动、组建了“张晓东数字化学习教师发展工作室”等。5月,我局受邀参加了首届世界信息化大会,区教师发展中心、局前街小学、虹景小学、北环路小学、解放路小学的研究成果参加了展示活动。12月,我区教育创客教育与数字化学习成果亮相首届教育公益博览会,虹景小学的“一起玩3D打印”、青龙中心幼儿园二次创作的“互动电子绘本”、管雪沨名师工作室的“趣味编程”、博爱小学的“德育微课程”、北环路的“乾景数字化学习平台”通过审核,入围博览会。
2.新基础教育引领成长
全区6所“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2015年围绕“一个中心”(立足校内、区内研究小生态,完善创生发展路径,提升教育生活品质),打造“两个平台”(学校内管理机制运行平台,区域内生态发展交互平台),依托“三个着力点”(管理团队建设、教研组建设、核心团队建设),深化“骨干输出,深入指导”“课堂诊断,把脉现场”“专项指导,特色发展”三条举措,通过“品牌教师”、“品牌教研组”、“品牌研究项目”建设,引导生态区各所学校和各学科教师逐渐树立品牌意识。一年来,生态区两所“生命•实践”教育学合作校先后接待来自山东、深圳、浙江、上海、淮安等地的教育考察团和挂职学习团队,两校做到全领域开放,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学生活动等方面做了深度交流,也为兄弟学校提供了翔实的学习资源。 11月份,在全国“新基础教育“推介会上,我区共有10名教师执教了公开课,8位校长和老师作大会交流发言,均取得良好反响。本年度,生态区内共组织各学科、各领域的交流、开放活动30多次,朝阳桥小学顺利通过“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普查”,朝阳二小和北郊小学顺利举办各学科精品课展示活动,虹景小学在生态区内成功辐射“课堂新型常规的养成”等专题研究的成功经验。
3.全课程研究抱团前行
2015,是全课程教育在天宁区探索和实施的第三年。从当初的“心向往之却彷徨犹疑”,到如今的“困惑不断却坚定向前”,天宁的全课程团队站定儿童立场,通过课程的主动架构、多元的课堂互动以及师资的自我更新,呈现了师生在学校里活泼的生命状态。5所实验校建立了双周一次的校本共研机制,每月一次的联盟校开放研讨机制。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组的主体作用,向“内”寻找骨干与经验,各学科相互学习,为创造学生的新生活奠基。校本共研活动近50次,联盟校活动5次。2015学年起,开展全课程探索的班级增至85个,参与教师达163人。各校已逐步形成有团队特色的主题课程,延陵小学、兰陵小学、解放路小学整体化实施月主题课程,博爱小学从评价入手撬动学校课程的整体变革,清凉小学全校推行的长时段课程,在全课程研究共同体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辐射。5所学校继续各派1名种子选手在北京亦庄实验小学跟岗学习。区域全课程联盟校还不断与全国各地的全课程实验学校进行互动交流,积累经验,在相互促进中坚定前行。
4.项目创建提升品质
以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为抓手,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红梅东村幼儿园、兰陵小学、丽华新村第二小学成功申报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项目。第二实验小学接受省课程基地视导,课程基地建设推进情况获得省市专家一致认可。组织全区所有课程基地项目学校参加常州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现场会。年底组织新一轮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组织培训,专家指导,积极提升校(园)长的课程领导力,更多助力于区域学校课程建设。青龙中心幼儿园紫云园、新世纪幼儿园、阳光龙庭哈佛幼儿园、华润红黄蓝幼儿园创建成常州市优质幼儿园。青龙实验小学创建成江苏省绿色学校,广化幼儿园、青龙中心幼儿园紫云园、天隆和记黄埔幼儿园创建常州市绿色幼儿园,丽华新村第三小学创建常州市生态文明示范学校。
(四)多彩活动,丰盈童年成长快乐时光
1.打造德育文化建设品牌
为充分发挥德育文化建设在学生的重要作用,组织区第四届“我爱我班”班级文化建设展评。六月底进行集中展评,全面展示学校“我爱我班”班级文化建设成果。开展“快乐开学季、最美毕业季”等校园活动,促进文化、教育、成长有机融合。
2.提升少先队活动品质
加大学生工作的开放力度,成功组织区鼓号队比赛,12支参赛队伍,730余名学生展示风采。组织了百名天宁好少年、十佳少先队员评选,推荐参评的3名学生全部成功当选常州市十佳少先队员。组织学校承办江苏优漫卡通美德少年进校园、“唱响好儿歌”常州赛区的比赛、市文明办一年级新生入学仪式现场会、“孝行天下”平面公益广告大赛、市教育局防震减灾知识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团市委“涵养核心价值观,好青年携手红领巾”活动、市文明办“开学第一课”、团市委十佳少先队员现场评比等多项重大活动,展现了区域学生活动较高品质。
3.绽放艺体特色魅力
我区成为江苏省13个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市、区)之一,全区有3所小学、1所初中被确定为市校园足球布点校,7所小学为市校园足球试点校。在“常佰通全国青少年冠军杯校园足球比赛”中,我区小学生组建的“常州市小学生男子足球队”荣获比赛一等奖,顺利晋级全国总决赛。博爱集团在全国青少年艺术体操锦标赛中获单项一、二、三名,团体总分第五名;江苏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艺术体操比赛中,获得了2枚金牌、3枚银牌、2枚铜牌、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全队获体育道德风尚奖、最佳团队奖。三河口高中和局小的健美操队入选参加常州市首届健美操大赛学校健美操表演展示。承办了2015年度常州市小学生篮、排、足三大球春季联赛小组赛以及市第30届“天宁•育苗杯”运动会。举办了区小学春、秋季田径运动会和冬季三项运动会。组织开展2015年天宁区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形成“校校有活动、人人都参加”的局面,展示学校艺术教育成果。优秀作品选送参加了市第五届艺术展演,获得一等奖24个,二等奖33个,三等奖29个。朝阳二小、博爱小学等学校的器乐、舞蹈及艺术作品代表常州参加江苏省艺术展演,喜获4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和1个优秀创作奖。
(五)多元发展,加快教师队伍专业成长
1.规范教师聘任、管理制度
完成2015年小学、幼儿园新教师招聘,共招聘录用新教师和优秀教师85名。以多种方式有效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
2.开展师德建设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高尚师德,结合庆祝第31个教师节和师德建设月,开展“最好的未来”——2015年天宁区教师节演讲活动。通过教师讲身边优秀教师事迹,用榜样的力量,传递师德正能量。
3.搭建教师成长舞台
(1)学科专业成长扎实有效。加强对我区教育拔尖人才的培养力度,第二期高级研修班,27名学员完成汇报展示和周期评估活动,同时开展第三批天宁区教师发展工作室评选工作,评选出12个工作室。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的引领作用,围绕”课堂转型”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开展系列活动,寻求突破路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分层分类培养教师,根据教师的专业成长(新手、熟练、骨干、学带、特级)五个阶段,清晰培训目标,设计不同培训课程,提供不同展示舞台。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发挥青年潜力团队的作用。本学年各学科围绕主题、比赛培训共计138次。开展区青年骨干教师课堂教学评比、幼儿园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活动,音乐、语文、数学等专业学科,选拔优秀教师参加全国、省市级基本功、评优课比赛,成绩名列前茅,全国一等奖1人;省级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市级一等奖11人,二等奖2个。2015年我区省一级课题申报中成绩喜人: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的申报中,共有14项通过评审,其中重点资助1项,重点自筹5项,立项9项;在江苏省教研室第11期课题申报中,共有6项通过评审,其中重点2项,立项4项。
(2)班主任工作渐成特色。依托班主任(辅导员)成长营、雏鹰俱乐部等阵地,先后组织“我班(中队)的教育故事”征文、演讲比赛、区优秀少先队活动课展评暨市少先队活动课观摩活动、局小、二实小“新基础教育”全国推介会班队专场和虹景、北郊、朝二班队精品展示活动;承办全省名辅工作室建设现场会,提供队课研讨现场并作区域经验获好评;在市少工委全委会上作区域少先队工作经验交流;《天宁区辅导员成长营》获省少先队工作优秀创新项目奖。班主任(辅导员)专业发展成绩喜人:省班主任基本功比赛获二等奖1人;省辅导员风采大赛获一等奖2人;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比赛,获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市少先队辅导员风采展示活动中,获项目、个人特等奖3人、一等奖4人,二等奖3人,团体总分一等奖。
5.推进干部队伍建设
开展校园长讲堂、校园长助理工作座谈会。举行校园长俱乐部沙龙活动,邀请上海著名校长郑杰,带领济南市12位校长,围绕“办学理念与教育改革实践”的主题,与天宁校长同台论教,互动共长。组织近250人次的校园级领导,根据岗位职责、分管工作分别到北京、南京、苏州、浙江等地进行高级研修、学习、培训。22名校长参加“教育部—中国电信中小学校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项目”远程培训,8名新任校长参加市局统一上岗培训。暑假期间,组织校(园)级干部进行为期5天的集中主题培训。新城逸境幼儿园、茶山中心幼儿园园长参加常州市“提升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论坛答 辩和聚焦课堂活动,分获一、二等奖。组织所有校(园)长进行“美在天宁”——2015年度学校教育工作集中展评,促进学校主动发展。
(六)普惠于民,提升文体工程整体形象
1.加强文体队伍建设。对全区基层文体骨干再培训,目前全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09人,其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人,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8人,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38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935人,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0人以上。为所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购买了人身保险。举办6期“科学健身大讲堂”。
2.提档升级文体设施。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中心规划和区图书馆建设,加强全区文体设施建设管控力度,提高优化区、街道、社区(村)公共体育健身场地健身点器材的新增、更新安装工作(新增器材26套,更新器材6套,督促安装灯光篮球场6片;新建5个街道多功能运动场);新增1所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学校;新增1个健身气功站点)。进一步对文化馆、文体站、学校等符合安全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的图书室、排练场、书画室、棋室及室外锻炼场地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不断满足市民的文体需求。
3.打造文体活动品牌。节假日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带动各街道、社区利用各种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受到广大群众好评。社区天天乐活动精彩纷呈:共演出近900场次,全年演出节目近千个,演出人员达上万人次。推出全年羽毛球、篮球、全民K歌等十大“乐动天宁”体育系列活动。每项活动时间段有横向推进,也有纵向交叉。全民K歌大赛历时6个月,300多名选手报名,6个分赛场复赛, 50名选手进复赛,20名选手进决赛。业余篮球赛,历时两个月,25支队伍,250余名运动员,进行了55场的精彩对决,活动有序推进,覆盖面之大,真正起到了全民健身的作用。
4.做好文保申遗工作。《朱普生祖传骨伤疗法》和《苏东坡在常州的传说》成功申报成第四批江苏省非遗项目。筹备编写天宁区省级项目常州宝卷第二辑。组织虎头鞋、常州梨膏糖等8个项目参加 “2015年天宁音乐文化节”,组织了天宁区31个非遗项目展版进行了广泛的宣传。11月下旬组织天宁区宣卷队参加“周浦杯”全国宣卷邀请赛。确认可移动文物为热电厂的李鹏题词和聋哑学校的江泽民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