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 内容
曾有专家分析,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国内很多园区都在向中关村技术推动型园区转变。 面对新常态,园区如何转型升级,不再充当加工、制造、装配环节的角色,被定位在附加值低的产业链低端。记者试图通过走访园区来思考解答这个问题。 产业升级的“支点” 驱车经竹林东路、120大道至北塘河路,在一片开阔形胜、绿意盈眼的正北,矗立着以容纳高科技企业为主的恒生科技园。 “我们的地理位置,从目前来说并不十分突出。”恒生科技园招商部策划经理邵嗣頔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还是会有不少企业主动找上门来。 邵嗣頔的自信来自于园区服务,从2012年开始,恒生科技园就被省科技厅认定为“江苏省级科技创业园”,该园区以打造企业总部发展基地、科创企业成长平台为导向,提供基础服务、创业服务、政策服务、人力资源、金融服务等八大服务,“事实上,我们三季度能在全市办公市场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双折冠,主要就是我们为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的服务。”邵嗣頔说。 据介绍,恒生科技园占地145亩,建筑面积约为17万方,全部交付后可容纳200家企业。现有企业中,拥有互联网经济属性的产业聚合度十分明显。 “产业升级需要有一批优质的企业,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去招商成本很高,但恒生这样专业的园区运营机构,市场信息更加灵通,由它们去招商比政府招商更具优势。”政府相关人员如此评价在产业升级中专业园区运营机构的作用。 企业成长的“助力” 上海涵柏实业是一家通过O2O模式打造线上线下平台在全国推广汽车、灯光升级等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在公司负责人郭琦看来,“选择恒生,最看重的是他们提供的人才服务,在打造O2O平台时,在人才引进方面遇到了瓶颈,恒生科技园在这方面给予们很大的帮助。” 常州伯事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柴油引擎涡轮增压器以及涡轮增压器转子、叶轮、机芯等配件。“恒生科技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服务,特别是三免两减半政策、人才服务等,这些服务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未来也希望借助园区这个平台,成为行业的领先者。”公司外贸部负责人如是介绍。 特别是今年10月,千亿央企——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江苏中交城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成功引进,让恒生科技园相关人员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随着科技园规模日益成熟,进驻企业日益增多,相信依托恒生的平台,这里将成为常州企业的‘硅谷’。”邵嗣頔介绍说。 祝正 政企同心 推进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说易行难。记者注意到,“新常态”背景下的转型升级在天宁有了另一种路径,以示范科技园区的成长,强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优质项目入驻,从而从根本上推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而要将点上的科技园区“盆景”真正变为整个产业转型升级的“风景”,两项原则必不可少:其一是市场主导,目前活跃的产业园区多为民营专业园区运营企业所管理、运营,一般而言,它们在吸引、培育、服务优质企业方面也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其二政府服务须同步升级。现今产业园区对相关公共服务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我们政府的公共服务须同步升级。不过此项工作绝非可以一蹴而就,而需要在长期的产业升级实践过程中逐步探索。 其实,天宁在引进、培育、扶持类似恒生、新动力等民营园区背后所蕴含的逻辑同样也是整个产业升级过程中所需要坚持的原则,在产业升级过程中,须尊重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厘清、明确“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的边界,真正做到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