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政府网站!
繁體中文
长者模式浏览
智能问答
移动端应用
登录个人中心
首 页
走进天宁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开放
数据发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 内容
老小区的维护—北环社区实施“3.0版本”做法
发布日期:2014-10-10 来源:常州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相关阅读:
经过两轮整治,我市老小区面貌出新,功能提升。如何保持已整治好的小区环境呢?
北环小区有一套做法。而且,今年以来北环社区已在尝试开展第三轮老小区整治。
北环社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面积25万平方米,居住人口1.35万,是红梅街道最大、人口最多的社区。
自2003年以来,针对像北环社区这样的老小区,我市持续开展老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工程,优先解决了老小区雨污分流、道路整修、破损落水管更换、补建车库、电力、通信设施改造等小区基本功能方面的突出矛盾。
为落实长效管理措施,2010年开始,我市对已实施整治的老小区“回头看”,北环新村全面开展提升工程,对居民楼外墙进行出新,亮化楼道;横七竖八的网线、电话线、电视线等弱电入地;同时,通过改扩建,新增停车位等,进一步完善了设施功能,改善了居住环境。
记者今年年初在北环新村采访,发现整治后的社区,面貌虽然焕然一新,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树枝长时间无人修剪,绿化带杂草丛生,健身广场存在收费临时摊位,店外出摊占道经营,甚至一些楼道乱堆放较多。
“整治容易维护难,经过两轮的整治,目前社区最头痛的问题就是维护。”北环新村社区书记王文红说,后期维护有两个难点:一是物业力量薄弱,维护经费不足;二是部分居民好习惯难以养成。
今年以来,北环社区开始实施“3.0版本”的老小区整治。相比之前两轮的整治,此次更加重视“软件建设”。
针对物业力量薄弱,北环社区成立了一支志愿者队伍。以12个楼栋为一个网格,共划分12个网格。每个网格有一个社区网格负责人,另配备一名城管志愿者,由社区的低保户、退休人员、困难家庭成员组成,给他们以低偿服务的报酬,将社区环境卫生工作责任到人,纳入监督考核机制,组建效果十分明显,真正为物业公司补差。
为养成居民好的生活习惯,社区每季度组织10名居民参加体验活动,一方面在社区内捡白色垃圾,清理乱张贴、清洗宣传橱窗,协助街道城管队员纠正占道经营、随地吐痰、乱搭乱建、乱张贴、乱停放等不文明行为;另一方面通过社区居民“绿地认养”,激发居民自发参与社区管理的热情。
“社区将每季度评选‘北环之星’,只要居民为大家做了一件好事,社区就公示表扬,使社区正能量不断强大。”
此外,街道社会事业科、城管科、物管科和北环社区还组建5人考评小组,每月定期考核小区环境,并及时将查摆出的问题反馈给物业公司进行整改。
通过半年的“3.0版本”老小区整治,现在的北环社区已形成社区管理、城管监督、志愿参与、物业服务四位一体的社区环境治理工作新模式。“下半年,还将在社区内开展‘美化社区’的公益活动,引导居民自觉参与维护老小区整治后的新面貌活动中来。”本报记者凃贤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