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政府网站!
繁體中文
长者模式浏览
智能问答
移动端应用
登录个人中心
首 页
走进天宁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开放
数据发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 内容
全力助企登陆“新三板” 打通融资掘金“又一村”
发布日期:2014-06-25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相关阅读:
本报讯 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部分,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主要服务于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致力于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环境。记者近日从区金融办获悉,“新三板”正成为我区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新贵。目前,全区共有“新三板”签约企业3家,签订框架协议企业1家,其中1家已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提交了申报材料,并于6月13日收到了《受理通知书》,3家正在股改过程中,争取3年内培育30家企业,列入“新三板”挂牌后备企业库。
登陆“新三板”,
对企业有何影响?
此前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企业到“新三板”挂牌主要有两类需求:一是上市融资,二是提升企业品牌。但相比较而言,对于前者的需求更加强烈。
一家拟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高层表示,在“新三板”上市,对外能提升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对内通过市场机制充分反映市场价值,实现股权激励,汇聚优秀人才。成功挂牌后,企业还可以获得更好的创业环境,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同时,还能获得政府部门的重视,赢得相关资助和帮扶政策。
与此同时,有业内人士还认为,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后,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就成了企业的“智囊团”,给予企业在财务、法律事务等各方面的指导。而“新三板”中规定的企业信息披露,也保障了企业治理和内控有效执行。
来自证券界的专业人士称,相比上市公司的各种严苛,“新三板”的准入门槛更低,企业只要披露公开信息,“淡妆”亮相即可。对管理理念、治理结构、规范意识等方面较为滞后的中小企业来说,“新三板”的“宽进严出”带来了一次重新梳理企业管理架构的机会。
登陆“新三板”,
政府做了些什么?
今年3月,经区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通过,区政府下发《关于加快企业在“新三板”等场外市场交易挂牌工作的意见》,意见充分考虑天宁区发展实际,制定了扶持天宁区“新三板”业务开展的奖励政策和扶持措施,为“新三板”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支持和机遇。《意见》明确,当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奖励50万元;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交易成功,再奖励100万元,力争实现企业赴场外市场挂牌低成本、零成本。
早在去年,我区即组建了天宁区“新三板”工作推进小组,成员由区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分管领导组成,统一协调工作的推进,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为企业进入“新三板”市场提供法律、宣传、对接等全方位服务。同时,进行了第一轮实地调研,根据调研情况,邀请了符合条件的以及有意向开拓“新三板”业务的数十家企业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座谈。
记者从区金融办了解到,目前我区一些企业对挂牌“新三板”表示出了积极兴趣。为支持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融资,我区开展了拟挂牌资源培育的相关工作。
与此同时,区金融办还建立了天宁上市工作QQ群,搭建了服务平台,会同中介机构对属地街道上报的培育企业逐一走访,了解企业挂牌“新三板”的意图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强化对企业的培训辅导,邀请业内专家对企业开展财务、法律、融资等方面的系统辅导。目前我区已做了摸底调查,首批选择20家企业进行了接洽。(祝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