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内容
心跳骤停和外伤出血是突发事件中最易发生的两种情况。这个连一般公众都要知道一点和会一点的技术活,社区医生掌握得如何呢?4月16日下午,区卫生局、区总工会联合在青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了一场社区医护人员实践技能竞赛,特邀市二院的4位专家当评委,6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派出2位选手参赛,不少医生也来观战和鼓劲。 在竞赛现场,摆着一具人体模型和一位疑似受伤病人。每位选手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地完成心肺复苏和包扎加压止血。随着考官一声开始,第一位选手已站在人体模型前,进行生命体征评估,拍拍肩膀,询问病人,可毫无反应,发现病人颈动脉消失,心跳、呼吸停止,此时选手高声呼叫“快来人啊,有人不行了,请这位路人赶快拨打120,叫救护车”。随后将病人平放在地上,解开上衣,跪在病人一侧,两手掌根重叠,在胸骨下1/3交界处垂直按压,每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在人工呼吸时,要清除口腔异物和假牙,左手捏住病人鼻子,右手拖住病人下颌,行口对口人工吹气。经过5个循环的操作后,选手报告:“病人大动脉扪及,皮肤色泽转为红润,出现自主呼吸,心肺复苏完毕”。两位考官一边评判、一边示教,让选手在纠正动作的同时,更加深对操作要领的理解。当12位选手依次完成操作比赛后,二院急诊科的顾体军副主任作了综合点评:“12位选手较好地完成了心肺复苏和包扎止血两项操作,显示出天宁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良好的院前急救能力,但是在操作中也出现了按压位置偏移、按压力量不足、按压次数偏少、包扎不够规范,动作较生硬等问题,希望各位选手继续努力”。考官问现场的观众是否有兴趣上台一试。区总工会主席蒋华荣早已按捺不住,在考官的指导下兴致勃勃地做了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考官当即评判基本合格。蒋华荣主席深有感触地说:“要在2分钟之内完成150次按压、10次人工吹气,既是一个技术活,也是一个体力活,很不容易,我作为一名志愿者,要多学几手,在危急关头使出援手。 经过半天紧张有序的比赛,红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获心肺复苏和包扎加压止血竞赛团体总分第一名,该中心的辛汶超医生获得个人总分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