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内容
11月6日上午,阳光明媚,暖意融融。朝阳二小接受了新基础教育研究中期评估,迎来了华师大“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吴亚平教授、常州“新基础教育”研究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的专家、领导组成的评估团,迎来了来自各研究共同体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这次中评我们由三个梯队的老师展示了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和班队18节课,并分5个会场进行了评课和研讨,专家组还召开了两组学生座谈会,进一步了解学校学生工作的开展情况。
语文:真实课堂,扎实有效
语文组的评估活动,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姜明红副校长、二实小教育集团高鸣鸿副校长和戚墅堰区区教师发展中心李德平老师以及共生体学校的老师们一起聆听了低、中、高三节课。课堂上,三位老师充分体现了新基础教育在课堂中所表现的教结构用结构、重心下移、结构开放等意识。周小玲老师《小露珠》一课根据文本特点和年段目标,对比喻句的教学层层推进,沈慧君老师《莫高窟》立足学情,注重编写提纲的方法指导,谢玲老师《姥姥的剪纸》以情动人,对“借景抒情”类文章的聚焦和提升,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研讨中,三位执教老师进行了说课和反思,各备课组老师抓住了课堂中精彩的亮点和需改进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评课和反思。最后由朝阳二小语文新基础教育第一责任人陆小红老师回顾了一年来语文组开展的活动并介绍了后续研究活动的设想。
在热烈的研讨氛围中,二实小教育集团高鸣鸿副校长也不断参与到我们的评课中,与老师之间的思维发生了碰撞。她指出,我校的三节语文课在选材上呈现系列序列性,体现了对教材的纵向研究;课堂教学目标清晰,每节课都有不同的落脚点;课堂上学生和老师真实的状态呈现,融洽的师生关系,恰如其分的点拨等都非常精彩。最后还提出,新基础的开放意识的前提是心态的开放,还要学会创造性地运用教材,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更好地挖掘教材的育人价值。
数学:灵动课堂,共促成长
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吴亚萍教授带领二实小教育集团副校长孙敏和花园小学副校长蒋玉琴两位评委对学校数学组的课堂教学和教研活动进行了现场评估。
数学组的三节课,分别由三个梯队的老师执教。课后,首先由三位上课老师就本课在研究过程中的思考、困惑、实践和反思进行了阐述。然后是数学组团队教师的评课。大家一致认为,作为工作才第三年的梁玉玲老师,成长迅速。她的课堂估算过程结构清晰、组织形式多样。而施明丽老师的课堂中也让大家看到了教师对学生生成资源的集聚提升。此外,课程开发部陆洳芬部长的大气、掌握全局的自信,让大家深刻理解教师在课堂上参与者、调控者角色的定位。最后,吴亚萍教授和两位专家评委还对三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让在座的老师都获益匪浅。
英语:单元设计,寻求突破
英语课呈现了三节不同的课型,对执教老师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上做了大胆的尝试。通过听、读、合作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通过教师示范,提供图片及语句支持,提高学生的练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合作意识。最后,课程教学部薛爱萍部长执教了一节五年级的综合运用课Project1。课后三位执教老师分别阐述了设计思路,并进行了反思,教研组内也就某些细节设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二实小教育集团朱明亚老师和其他新基础研究员进行了课例评析和重建指导,与在座的教师展开了讨论,在互动中享受一场精神大餐。
三位老师的课得到了几位专家的一致好评。其中,顾老师的课教学内容组织有机巧妙,词汇教学聚类意识较强。教学过程实施清晰扎实,开放的思维贯穿整节课。裴老师的课话题意识很强,主题明确,重心下移,有较强的开放意识。薛爱萍执教的课教学过程扎实、开放,学生参与度面广量大,有目的,有意义。最后,朱明亚老师充分肯定了我校英语组为实践新基础理念所付出的努力,对教研组以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综合组:课堂开放,彰显特色
综合组的课堂展示分二组,由6位教师为大家呈现课堂展示,再进行说课、评课、专家点评。
二年级音乐《三只小猪》一课,根据低龄段学生的欣赏特点和能力进行设计。徐老师带着孩子一起创造性的模仿小猪律动,活动充分开放,既做到重心下移又兼顾动静结合,让孩子们体验了一节快乐的欣赏课。美术活动《叶子片片》是一节原创课堂,吴老师大胆尝试了具有挑战性的水墨教学,课堂上充分利用环境资源,让孩子们课前广泛观察生活中的叶子,课堂中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做到了开放的有向性。钱芸老师的《简单电路》呈现出一堂很有“新基础味道”的科学活动,学科特质明显的探究过程中,科学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科学思维”也得到良好的呈现。钱老师充分利用学生资源推动各环节展开,课堂焕发出灵动的生命活力。其余的课堂同样成为了孩子们学习的乐园,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寻找自我发展。
研讨活动中,老师们针对课堂中呈现出的亮点与不足进行说课和评课。评估团的老师们表示,老师们研讨的状态正体现出老师们的教学研究已经逐渐常态化,也说明老师们在切实的进行理论学习、探索理论与实践的良好融合。最后,专家组老师们也为各学科提出了宝贵建议。
班队:创新模式,精彩生成
本次班队研讨展示了三堂课,邓昉老师执教《阳光娃玩转聪明王国》、张迪老师执教的《部门放大镜》。陆菊敏老师执教的《爬山归来》形式新颖,整堂课以访谈的形式,与孩子们展开了一场心灵的对话。爬山归来的老师、爬山归来的学生都有着怎样的变化呢?陆老师真实的了解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状态,从有形的山联系到生活中无形的山。“坚持”、“团结”、“互助”、“即使是蚂蚁也要一直走下去”,这场访谈活动,如同点点春雨播撒在孩子心头,好多孩子不禁潸然泪下。
在研讨活动中,与会老师对所听班会课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充分肯定课堂中的亮点,也提出了反思重建的意见。整个过程气氛热烈。通过这次活动,与会老师对班队建设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加明确了以后班队工作中的努力方向。
在研讨的同时,区教师发展中心袁文娟书记带领二实小教育集团副校长郭玉琴和钟楼区教研室督导张晓兰老师对我校学生工作进行了调研。在学生座谈会上,孩子们大方、自信,表述真实自然,畅谈了班级活动、学校活动和个人成长等方面的话题,纷纷表示在岗位建设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让评委们感受到了我们在新基础教育研究学生工作中扎扎实实的工作态度和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