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内容
在美丽的天宁,有这样一群追梦人,他们在全课程实验的第一线默默耕耘,他们在学习和思考中不断探索前行,一路艰辛但乐趣无穷,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梦想,实现全人类的教育!开学前夕,在天宁教育文体局的精心组织下,种子老师和所有实验学校的实验老师欢聚在兰陵小学的演播厅,开展了“2014暑假全课程集思分享活动”,常州市教育局丁伟明局长、天宁区魏敏副区长、天宁区教育文体局李伟平书记、任洁局长、陶建平副局长、区教师发展中心张林主任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
娓娓道来——讲述我的实验故事
整整一年的实验,给予我们的不仅是思考和启发,还有无穷的创造。活动中,几个实验学校的老师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各自的探索。解小教育集团的刘亦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他们团队在课程开发这方面的探索,她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告诉大家课程开发就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紧扣绘本教学整合多个学科,互渗相融多方位育人;围绕节日自主开发节日课程,让孩子们见证成长,留住记忆,擦亮学生的生活;细心捕捉精心整合的主题课程,让孩子们实现了立体式的学习;清凉小学的蒋婷飞老师的分享童趣盎然,他们学校从教学实际问题出发,提出体育课应该和始业课程融合,让孩子们在玩和游戏中得到体育的锻炼,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于是产生了“快乐与健康体育项目”,成功的尝试又启发一年级的老师思考如何将有趣的课外活动和课堂结合在一起,于是春蚕课程、生日课程就这样一个个地诞生了;博爱教育集团的丁晓桐副校长向我们讲述了一年家校沟通工作的酸甜苦辣,调查问卷、贴心飞信、真情家访、生动感人的家长会,在全课程老师的努力下,家长们从质疑到信任,孩子的生命得到了舒展和绽放;延陵小学的曹燕薇老师与大家分享了绘本的魔力,他们借助全课程教改这样一个良好的契机,大力倡导绘本阅读,大量的绘本阅读、巧妙的教学方法给了孩子们一个轻松的阅读起点,一片创意的空间,一股前进的动力。
智慧点评——全方位解读全课程
说到对全课程的理解和实施,最有发言权的还是六位种子老师了。他们在几位实验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即兴点评了各学校的做法,还对课程开发、家校沟通、课堂教学等几个问题谈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韦晶老师再一次带着大家重温了全课程的理念,从理论和事例两个层面告诉大家课程开发的原则是孩子喜欢,适合孩子的全面发展;胡玉华带着大家走进了常丽华老师与家长沟通的世界,精彩绝伦的庆典仪式、QQ群里的真情表白、家庭共读的及时评价和鼓励、神奇的家访等,让我们看到了无私的爱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刘文忠老师从清凉的体育活动谈到了亦庄的活动设计,告诉大家学生第一、时间保障、自主选择、重心下移、创意无限、课程意识才是学生活动设计、实施的“法宝”;黄烨老师从学习者和实验者两个角色体验谈了自己对数学课堂转型的理解,用一个个教学片断告诉大家只有明白了教什么,问什么,想什么,评什么这几个问题,才能让学生学得更好。
由衷感慨——真诚交流中高位引领
全课程实验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研室专家的指导和引领,在一年多的观察、学习、思考的过程中,他们对全课程的理解在不断深入中。金东旭副主任以绘本教学为例,谈了自己的理解,他认为绘本教学的定位应该是启智、育情、学读、练说,要让孩子在多元的目标定位下收获自信、发展情感、得到成长。张林主任谈到了为期一周的北京亦庄实地培训让他对全课程有了全方位的感受和深入的了解,他认为全课程的价值定位在于,还学校生活于一种真实的教育情境,行走路径是用整合的思维方式整合现有的资源,打通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所以,我们的教师一定要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即从关注学科知识的达成到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张主任还向大家提出几个建议:一要增强课程规划意识,用顶天立地的思想,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来规划课程,规划孩子每个学期、每月、每周、每天的在校生活;二要关注日常课堂教学生态的改变,关注日常每一堂课的转型,促使孩子更好地发展。
真情絮语——坚定我们追梦的信念
市教育局丁伟明局长一直关注着天宁的全课程实验,他也走向讲台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全课程的理解。他用几个生动的故事,告诉大家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人的成长,教师要从学科代言人转变为儿童成长的支持者和引领者,要让我们的学校成为真实生活的场所,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积极健康地成长,而不是仅仅获得技能和技巧。所以,作为教师只有打破原来的格局,陪伴儿童的成长,才会对儿童有真实地认识和理解,才能更好地引领、鼓励、回应儿童,让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成长。丁局长希望天宁的尝试能不断推进,并且有新的创新,实验的道路走得更坚定!
三个多小时的活动在教师发展中心于纯老师的精心主持下落下了帷幕。这次活动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实验需要脚踏实地的干劲,更需要仰望星空情怀,让我们天宁的追梦人带着理想、执着、坚持、智慧继续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