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内容
专家讲座:引领课改深处漫溯
本次活动邀请了三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课程改革作深入的引领。南师大博士生导师吴永军教授的《校长的课程引领力》讲座,首先从课程建设的内涵及存在问题,作出了深度的剖析。他认为“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目前存在缺乏整体规划、课程建设共同体尚未建立、组织模式单一等问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存在校本课程不仅是编教材、为了追求所谓的“特色”或“品牌”、与过去的“兴趣小组”或“课外活动”相混淆、校本课程体系庞杂、某种程度上“趋同”等问题。接着他针对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出了具体路径:课程哲学的确立——应处理好核心理念与多元文化的关系;课程规划(设计)的领导;学科学习领导;课程资源的领导。他清晰的梳理让校园长们在目前课程改革的深水区,找到前行的方向。
华师大博士生导师朱伟强教授从一位初中生对考试分数的感受案例娓娓道来,引发目前评价存在问题的话题。朱教授将评价的意涵和功能、促进性学习的评价、关键技能、学校如何开展促进性学习评价等上位理论,用接地气的语言,有说服力的案例,阐述得清晰了然,操作性强,让校园长们感到实在、有效。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总编辑、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校长李振村用他惯有的风趣鲜活、智慧哲学的语言,用讲故事的形式,将“非正式管理”到“非正式教育”的育人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他认为“非正式”是一种更加艺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一种更为有效率的破解难题的方式;一种更有东方文化意味的策略和力量。非正式管理包含非正式制度、非正式组织、非正式活动、非正式沟通、非正式表扬。他提出“非正式教育”呼唤“非专业素养”,要有故事素养、大课程素养、体态语言素养、情绪管理素养、娱乐素养。他广博的视野和深邃的思想,引起了大家的心灵共鸣。
校园长论坛:畅谈课改争鸣之言
本次校园长论坛采用了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形式,让活动丰富多彩。7月21日下午,与会人员根据菜单式沙龙主题,自主选择,分成六组进行了为期半天的热烈研讨。7月22日上午,六位校园长进行了学校课改经验的分享。娑罗巷幼儿园的金云园长围绕“为孩子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课程目标,用“把选择权给孩子,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的儿童观,开发了大、中、小班不同主题的生活化、趣味性、探索性的课程。通过课程的实施实现了三大转变:教育环境的变化,教育行为的变化,组织形式的变化。雕庄中心幼儿园的居新芳园长阐述了生态运动游戏课程的目标定位、架构体系、课程实施、跟进评价,保障幼儿个性成长的本真快乐。雕庄中心小学黄伟良校长从“认识与思考”、“实践与探索”两个角度分享了他们学校的学校课程建设与特色培育的经验。结合学校传统文化和时代需求,开发特色化的校本课程。通过打造平台,让课程建设“有型”、“有方”、“有魂”。清凉小学的刘参校长首先用真爱梦想基金会的视频介绍,激发起大家内心深处的教育梦想,要大家自信、从容、有尊严地走向未来!然后结合学校一年来全课程实施的情况,漫谈了对教育的深度理解。二实小教育集团的孙敏副校长的《校本<纲要>:立场决定思维 价值引领变革》汇报,以省十二五重点课题《学科育人:基于课程纲要开发的教学变革实践研究》为抓手,在目标上从具体到抽象、内容上从点状到结构、实施上从割裂到关系上进行策划、思考、实践,让大家充分感受到二实小对课程改革进行着长期的坚守。局小教育集团李伟平校长从教育成果“‘生命关怀’教育理念下课堂转型研究”项目获全国、省级奖项谈起,着重介绍了课堂转型的真实开放性、灵动结构性、综合生长性。他还介绍了局小教育集团的“儿童云彩创意课程探索研究”构建核心课程、突破基础课程、形成拓展课程。局小教育集团通过主动变革,绽放了学校教育生命之美。
领导寄语: 助推课改蓬勃向前
此次活动,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开班仪式上,组织部蔡旭部长对所有干部提出了三点期望:一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培训班的意义;二要学以致用,全面高效完成培训任务;三要做好表率,努力树立天宁教育干部良好形象。魏敏副区长在休业式上,对专家的精彩讲座给予高度的肯定,并深感受益匪浅。他希望全体干部对此次培训的内容要好好消化吸纳,反思教师在教学生知识之外,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在课改中要更加关注课堂,全方位学,形成学生“我要学”的氛围,并学用结合,真正在深化课程改革中,提升学生素养。
虽是酷暑,但挡不住大家参与培训的热情;虽是辛苦,但挡不住大家培训习得的撼动。此次培训的引领力、互动力、激励力,一定会成为教育管理者行走的驱动力,携手让天宁教育的未来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