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内容
淅淅沥沥的春雨仿佛在诉说着它的轻柔,冷冷的春风依然滞留着早春的寒气。然而,博爱教育集团龙锦校区的录播室却暖意融融,今天的课堂将是一次数字化环境下单元整合教学范式的研讨,今天的展示将是专家、领导、同行智慧碰撞的精彩呈现。
4月21日下午,江苏省教育科学院“十二五重点资助课题”《数字化环境下语文教学范式的实验与研究》研究活动在龙锦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常州市教科院副院长戴晓娥主持,江苏省数字化学习专家组组长、教育学会秘书长陆志平,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语文世界》主编叶水涛,天宁区教育局副局长陶建平等应邀参加。
展博爱数字化 探课改新思路
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做准备。面向未来,博爱小学在数字化学习的道路上且行且思。如何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如何才能使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这两个核心问题在今天的课堂得到较好的解决。
第一节课是徐晶晶老师执教的“英雄篇”单元总结课《触摸英雄魂》。上课伊始,徐老师就打开孩子们QQ空间里书写的英雄贴,孩子们在你说我点的互相欣赏中学习到了钢笔字的书写不仅要注意到布局的安排,更要根据内容来决定排版的美观。紧接着就是本堂课的重点教学:哪篇文章里塑造的英雄最打动你?小组讨论,用你手中的资源帮助你。这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展开了讨论,上网的上网,描述的描述,制作PPT的孩子更加懂得节省时间,仅仅记录下关键词。在孩子们充分的准备后,激烈的讨论便拉开了序幕。孩子们侃侃而谈,从《七律长征》诗词的机构到反衬对仗手法运用的妙处解说;从《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舍小我,成大我”的彭德怀精神的理解到情节烘托写出了彭德怀更爱战士的独到见解;从《大江保卫战》短句精炼的悟读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的总结,孩子们在自由、自主、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相互提升。孩子们总结出了三篇课文的写法,在此基础上,徐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提升了写作的技巧:真实是灵魂、手法是基石、表达是关键。而孩子们在交流自己心中的英雄时,更是超越了课堂,超越了教材:杭州最美司机、不向命运低头的海伦凯勒、叱咤战场的岳飞、小女子大情怀的李清照。孩子们在课上的浏览学习中、在课前的网络资源里呈现了一次次语言的训练,实现着一次次生命的成长。
第二节郑守亮老师的《群英诵读会》在博爱微学院资源库的帮助与指导下顺利地展开。借助微视频《清平乐 六盘山》,孩子们有师可仿、有法可依,在熟读、精思的一次次诵读中再现了红军胜利的画面,悟到了毛主席诗词的大气磅礴。在孩子们自由选择诵读英雄诗词的教学环节里,更让与会的老师感受到了数字化环境下语文课堂的有效与群文阅读的魅力所在。
微视频的介入使静态的文本变成动态的讲解,网络环境下的课堂学习使语文的外延不断扩大。孩子们在课上课下都能与老师进行反馈交流、合作探究、拓展深入。孩子们乐在其中,老师们当然乐此不疲!
建数字新校园 寻踏实前行路
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了使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博爱小学尝试着整体建设数字化校园,优化物理环境,丰富课堂的形态,让校园、课堂“充满灵性、充满生命活力”,实现以人为本、人性化、生态的舒适环境,力求校园处处可学习,孩子时时能学习。
蒋瑛副校长从博爱小学硬件数字化环境说起,向专家、老师详细介绍了学校创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具体做法以及博爱微学院的建设与应用。子课题组长李军玲老师也从课题研究的背景、目标、内容、初步成果,逐一介绍了在这一年里老师们实实在在的做法。
每一次研讨都是一次装载收获的旅程。在同行老师的认可中我们欣慰,在思维的碰撞中我们反思,而两位专家——叶水涛主编和陆志平会长醍醐灌顶的点拨与指导,让我们站在了又一条崭新的起跑线上。叶主编指出语文课堂就应该读读、讲讲、议议、练练,当今的课堂学习技术有了,我们的老师思想一定要前沿起来。同时,面对大量的资源,老师要教学生分析、评价、整合资源,为我们的课堂服务,使孩子们的讨论聚焦课堂。他肯定了两堂课提升的主题“英雄赞歌”是对的,但要落实在语言上、写作手法上,而不是落实在精神上。陆主任也强调了博爱微学院的建设之快、研究的步子之实。同时,他提出语文课堂也是质疑的课堂,这与叶主编的“一节课不在于每一个细节推敲出了什么,而在于孩子们被唤醒了什么?”不谋而合。在孩子们自主、开放的学习环境下一定要培养孩子提问题、会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碰撞中,我们领悟到了研讨的真谛;在反思中,我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课题组成立一年多来,在常州市教科院副院长戴晓娥老师的引领下,我们且行且思,且思且行,虽然路上难免遇上荆棘,却也充满欢欣,更充满期待。期待孩子能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发自内心的爱上语文。相信,在陆会长、叶主编的专业引领下,在戴馆长的大力支持下,在陶局长的一路陪伴下,我们的数字化环境下的单元整合之路定会越走越远、越走越长,越走越精彩!让我们携手同行,一路思考,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