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内容
春风清拂盈盈的心海,流水静听心灵的声音。四月的天空韵染了芳菲的故事,也照耀了美丽的校园。4月10日,常州市小学美术“同题异构”教研活动在常州市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演播厅如期举行。
常州市美术教研员车言宁老师和各辖区教研员以及各学校的一百多位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常州市小学兼职美术教研员张展老师主持,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的余丹老师和溧阳市外国语学校的姚波老师分别为大家展示了《石头中的生命》这一课。此课属于欣赏•评述类课型,此类课型一直是美术老师较难驾驭的课型,全体老师在充满文化韵味的课堂教学中,开始了此次活动。
欣赏是心灵的领略
余丹老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将真实的石头搬进了美术课堂。她从视频《芝麻街——大鸟看世界》导入本课,并以艾摩的疑惑来询问学生。在引导学生赏一赏、摸一摸、闻一闻、敲一敲石头的同时,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了石头。并以“学习单”这种学习方式,由自主学习到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比的方式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学会用美术的语言来描述石雕作品。课上,学生们还学会了制作石拓版画,用另一个角度诠释了石头的生命。
欣赏是幸福的收获
姚波老师从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雕刻大卫的故事导入本课,通过多个教学视频来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时期石刻作品的材质、内容、造型、纹样等特征,表达作品的形式美和风格美。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不但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幸福。最后,学生通过写话和刮蜡画的形式表现了石头的生命。
评述诠释生命
课后,老师们齐聚解小会议室,对本次教学活动展开了热烈的研讨。首先,听课的老师针对两节课,进行了评课,对两位老师的教学提出了宝贵意见。随后,钟楼区教研员庄栋青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对于是否需要作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对两位老师充分的图文欣赏表示了肯定。天宁区教研员蒋春燕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有接受性学习,又有研究性学习。同时也指出美术教学中的四个领域虽有区别,但仍有联系,可以互通。
常州市美术教研员车言宁做了活动总结,他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为本节课所作出的努力。同时也指出欣赏类课型应该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基于美术的角度来欣赏美术作品,引导学生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来描述。车老师提出授课老师可以根据承办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生特色来设计教学。最后,车老师也给两位老师提出了一些建议,要重视板书、教案设计等工作。
欣赏是心灵的领略,欣赏是幸福的收获,愿每一位参加活动的老师和同学都能在活动中收获知识、收获幸福。教研的道路还很长,我们正在行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