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内容
4月3日下午一点,常州市教科院副院长、常州市资深中学语文教育专家张春老师莅临博爱教育集团龙锦校区,就作文教学指导给语文老师做专题培训。
讲座伊始,张院长从近几年中考、高考文章的弊病引入话题,主要表现为“忘我”,对身边的事物视而不见;不会思考,习惯把别人的文章占为己有。并以“舌尖上的中国”每一集的主题为例,比拟作文的教学。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作文中的选材就好比厨艺中的食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张老师认为,真正和学生相关紧密、值得拓展的,恰恰是我们所接触的语文教材。换句话说,语文书是国学的启蒙教材,国学就在我们身边。一幅“一团和气图”让在座的老师们领略到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风采。其实,语文书中蕴藏的《孔子游春》、《史记》、《上下五千年》等经典名篇和莫高窟、黄果树瀑布、兵马俑等著名景点都是最精华的国学精粹,也是不错的写作素材。只是我们老师要善于挖掘这些宝藏,善于从手头的教材、平时的生活中提取素材。指引学生挖掘身边事物的内涵,避免写作时只有简单陈述,而没有具体内容的尴尬。
接着,张院长从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清末两代帝师翁同龢的书法扇面等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继而引到折射常州人文光辉的步行街、青果巷。他的讲述图文并茂,娓娓道来,将国学解释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特别是出示了自己去三峡和八达岭旅游时拍的照片,视角独特,十分夺人眼球。以此引发了我们对写作切入点的思考:写作就如取景,找准切入点往往能提升文章的表达效果。只有把自己的独特经历融入作文,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体验。
说到如何提高写作水平,他更是侃侃而谈:回归即小见大的本真涵义;关注深度阅读的体悟过程;重视勤奋创作的写作尝试;积攒感受生活的创作素材。要做到坚持阅读,坚持感动,坚持写作。
张院长独到的见解、诙谐的语言增加了我们语文老师的见闻,大家在津津有味的倾听中、在颔首微笑的思悟中领会到国学就在身边,写作素材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