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局属各小学:
现将《天宁区关于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执行。
常州市天宁区教育文体局
2014年2月8日
天宁区关于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的
实施意见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提高育人水平、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办学品位,促进我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是办有文化、有特色、有品味的小学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重要举措。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以加快学校文化建设为引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为抓手,着力建设育人环境、提升学校特色和创新教学方法,加快全区小学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内涵发展,建设美丽校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主要目标
实施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结合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全面加强小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以学校课程文化开发为突破,通过项目引领、载体创新,进一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三、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物质文化是环境育人的重要内容。以生态式的优美环境熏陶学生,要重点加强教室、走廊、过道等校园文化载体建设,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在生活、自然与课程的有机结合中,释放教育之美的正能量,开拓环境育人的新境界。
(二)强化课程文化开发,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点内容。创新学校课程文化建设,要结合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资源,探索有特色的课程文化,改革教学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升课程实施水平。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建设展现课程内容和文化的特色载体,加强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形象观察、体验感悟,在实际动手中注重发现、努力探究,逐步提高学生勤于动手、善于思考、敢于创造的能力。
(三)打造学校精神文化,全面提升师生素养。
学校精神文化影响师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要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性需要、人格尊严和人文关怀出发,进一步实化、细化各项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并努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面提升师生素养。
四、以特色课程文化建设为抓手,全力提升小学教育质量
(一)特色课程文化建设。重点围绕小学课程基地的建设展开,旨在围绕一门课程或一个项目,通过创设文化的课程环境,建设物态性学习载体,呈现趣味化教学资源,实施合作式做中学习,以边动手、边认知,边体验、边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潜能特长,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小学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可以是单科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可以是课程专用教室的建设,也可以是特色场馆的建设;可以是课程资源等软件建设,也可以是设备设施等硬件建设;可以是教室的课程环境建设,也可以是校园课程物态文化建设等,提倡围绕国标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为主。
(二)建设内容
1.创设鲜明的教学环境。加强课程情境、教学实施载体建设,形成充分展现课程特色、具有浓郁课程文化氛围的教学环境。
2.开发有趣的课程资源。开发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的课程资源,促进课程形态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各项课程资源的挖掘整合,努力设疑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热情。
3.搭建互动的学习平台。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以学生在课程活动中实际体验、动手操作、研究探索为中心,提高资源类别的多样化水平。突出课程核心内容的模型制作,使抽象原理形象化,开发人机互动、自主测验的教学用具和教学场所,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4.建设丰富的学生社团。依托课程基地,建立学生社团,开展经常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不同潜质、不同个性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帮助。
为深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校要高度重视特色文化建设在育人中的作用,加强顶层设计落实整体规划,整合教育资源引领师生共建,保持前瞻视野实现重点突破,与学校办学特色有机融合关注发展成效。特色文化建设工程将作为教育集团共建项目,促进集团学校共同提升,形成特色。区教育文体局将把各校的特色文化建设纳入对教育集团的综合考核,也将搭建交流平台,进一步促进学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