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内容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当心中有了目标,人生就有了追求。几十年来,建好一家社区医院,造福一方百姓一直是徐定南奋斗的目标和孜孜不舍的愿望。如今,当你走进红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侧崭新的口腔大楼、西边的全科诊室,正中的中医杏林苑,最后面的老年爱心护理院一一呈现在眼前。先进完备的设施,温馨优美的环境,温馨良好的服务,会让你流连忘返,啧啧称道。 2009年,徐定南从市口腔医院领导的岗位上退下来以后,又受命担任了红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此时,他虽然年过花甲,但对卫生事业的挚爱和服务百姓的情结依旧不改。他硬是撑着体弱多病的身躯,起早摸黑,筹划中心的复苏工作。家人、亲戚朋友都劝他悠着点,别累垮了身体,可徐定南常说:“在其位谋其政,小车不倒只管推”。上任后,徐定南搭班子,明思路,抓管理,找人才,开设特色专病专科,组建社区服务团队,很快让处于一个半瘫痪、半休克状态的“老大难”单位恢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他利用原来的人脉关系四处求援,采取借贷、赞助及争取财政支持等办法,先后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添置万元以上设备71台,翻新业务用房2500平方米,扩建四层口腔大楼和中医馆,为全院职工筑起了再创辉煌的梦想。 双轮驱动,跨越发展是徐定南的兴院之策,即扎根社区、服务百姓是中心的立足之本。同时,通过发展专科特色项目来促进、反哺社区卫生服务。为此,中心从市内外引进了60多位卫技骨干,并与市一院、二院、三院、儿童医院结对挂钩,建立了医疗联合体关系。现中心拥有在编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41人,锻炼培养中层以上干部10多位,初步建立了一支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业务骨干为主力的人才队伍。创建了红梅中医馆和口腔科两大特色专科,精湛的技艺、优质的服务、规范的收费是红梅中心的专科服务闻名遐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中心按照网格式管理要求,下设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组建6个社区卫生服务团队,设立12个全科医生工作室,为社区居民提供面对面、零距离的“六位一体”服务。2012年,中心在全市率先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41%,被市委评为“常人尚德 感动常州”十大好事之一。中心全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政策,每年为患者节约医药费用140多万元。近三年,中心收到的锦旗超过100面。业务收入也从当初的126元万猛增到去年的2800万元,门急诊人次从1.6万增加到12万,中心不仅还清了历史性债务和发展中借贷,还全面落实了绩效工资,职工收入4年中翻了2倍多。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是对老年人不甘寂寞,雄心犹在的赞美。红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徐定南正是这样一位老当益壮,乐意奉献的共产党员。尽管工作的艰辛在他脸上留下了道道沟壑,岁月的风霜染白了鬓角,但他对人民的情、对事业的爱犹如身边的关河,汩汩东流。也许别人会问,对于一个花甲老人来讲,为什么还如此拼命,是图名利还是图钱财?也许答案只能从徐定南对人民的挚爱和真诚,对事业的执着和敬业中寻找。坚持理想而心念永驻,才会将岁月书写的如此极致,负重拼搏而锲而不舍,才会将人生描绘的如此绚丽。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是的,我们无法挽留岁月,但可以留住自己,我们不能改变四季,但可以改变自我,面对建设“健康天宁”的新概念,红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一次起步,投入60多万为购置了27台检查仪器设备,建立了3个健康自助小屋,全面创新慢性病管理模式......。 在日前召开的“2013年中国基层卫生发展大会”上,徐定南被评为“2012年最具领导力乡镇卫生院院长/社区卫生服务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