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内容
2013年,我区被定为国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区。为进一步提升试点区的工作质效,实现“孕优项目”送惠于民“最大化”,区人口计生局结合实际、拓展思路、大胆尝试,积极推行“五制联动”孕优工作新模式,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加大统筹保障,实行“目标考核制”。区政府专门制发文件《关于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暨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的实施方案》,高层部署工作要求,具体明确人口计生、民政、财政、卫生等相关部门“孕优”工作职责,并牵头多次召开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孕优项目”协调会、推进会,督查履职情况,统筹工作合力。同时,进一步明确“孕优项目”定性要求和量化指标,纳入辖区各街道和相关部门年度人口计生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范畴,有效推进全区“孕优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有序开展。
二是突出便民利民,落实“属地化负责制”。改变以往孕优目标人群“宣传发动区负责、项目检测市落实”的传统做法,拓展思路,借助天宁区妇保所人力和技术资源优势,投入10万余元,引入“孕优”专项检测设备,率先在全市成功构建孕优项目“宣传发动、项目检查、信息管理、后续随访”等全过程的“属地一站式负责制”,并相应落实“一星期六天工作制和赠送孕优大礼包、发放免费早餐券”等系列惠民措施,真正为辖区居民畅通“孕优检查快车道”。自今年四月下旬“孕优项目属地化负责制”运行以来,全区孕优检查798人,分别比去年同期、今年一季度增长108%和241%。
三是聚焦资源整合,创新“一体化工作制”。将“孕优项目”与区妇保所日常开展的“婚前医学检查工作”进行认真比对,结合两者目标人群、检测内容存在一定重复性、可融性的实际,加强资源共享,创新落实“孕优检查与婚检一体化工作制”,即新婚准备怀孕的夫妇,在参与婚检检测项目的同时,一并进行孕优检查,有效避免了服务对象重复抽血、跑多趟等现象,不仅更好、更大地方便了孕优检查对象,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孕优项目的参与率和覆盖率。今年以来,已参与孕优检查的1032人中,在婚检时一并落实的474人,占比45.9%。
四是立足科学高效,推行“信息化管理制”。以孕优项目“流程无纸化、档案电子化、管理智能化”为目标,投入5万余元,配齐配全身份证读卡器、计算机、打印机等工作设备,开发运用“孕前优生风险评估指导”专属系统,每位孕优检查对象通过身份证读卡器读取基本信息后,无需传递任何纸质单据,就能完成孕优咨询、项目检查等全过程,并实现“孕优”服务信息自动采集、自动传递、自动合成,最终形成一份综合电子健康档案。所有孕优对象电子档案落实“分类流转”工作模式,即一般人群电子档案反馈给所属街道,进一步做好早孕、妊娠结局等跟踪随访服务;高危人群电子档案则转诊区妇保所,加强健康指导,全区“以信息化引导孕优实体服务,降低出生缺陷”的良好格局基本形成。
五是坚持规范运行,强化“质控监督制”。严格按省、市有关规定,制定完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系列工作制度,精简、规范服务流程,落实职责明细到岗、工作任务到人。加强“孕优项目”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培训,切实提升健康教育、病史询问、医学检查、风险评估和咨询指导等工作水平。注重整个孕优项目的质量监控,区级专门成立“孕优项目工作组”,定期对孕优工作的开展进行质量督查;建立健全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保障措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切实为“孕优项目”提质提效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