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内容
天宁区为巩固干部作风建设成果,坚持纠建并举、以纠促建的原则,在抓深化、抓提高上有新发展;在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上有新举措;在依法行政、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上有新提高;在纠正不正之风和加强工作纪律上有新成效,旨在解决三大现实问题: 1、着力整治作风建设突出问题。针对少数单位和干部职工在纪律作风方面尚存的作风漂浮、吃拿卡要、纪律松弛、自由散漫现象进行全面查处并加大问责力度。 2、着力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对区级机关、街道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完善,建立健全有关规范行政行为、执法行为、服务行为的相关制度,落实“一岗双责”制度,保证各项工作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责任落实。 3、着力推进服务效能提升工程。在全区范围内大力倡导服务之风,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机制,把握服务重点。组织机关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因此,天宁区主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1、扎实推进服务企业“五送”活动 坚持以送政策、送信息、送平台、送温暖、送环境的“五送”服务形式不动摇,进一步畅通沟通渠道,了解企业需求,认真查找在服务态度、办事效率、依法行政特别是检查、收费、罚款、评比、办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措施,抓好整改;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认真筛选困难企业和服务对象,主动上门宣讲相关政策法规,及时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急需帮助解决的问题,立足职能认真帮扶,运用政银企对接、专场招聘等方式帮助辖区企业切实解决融资难、审批难、招工难等方面的现实问题,提供企业急需的帮助。进一步缩减审批时限,重点抓行政审批、行政执法部门实施重大项目辅导、服务发展建议、行政监管劝勉、执法事项提示、轻微问题警示、违法行为纠错、重大案件回访等行政指导,增强政府服务功能,提升行政管理水平。同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实施行政指导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重点整治执收执罚、垄断经营和服务收费、中介机构和社会团体涉企收费、检验检测收费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监督管理长效机制;调整、取消一批涉企收费项目,降低标准过高的涉企收费,坚决杜绝自立项目收费、超标准收费等违规行为,对企业反映强烈、社会反响大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案件予以曝光,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2、认真开展“民生天宁”建设活动 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委托第三方(常州城调队)开展作风效能建设社会问卷调查,广泛征集民意;在区政府网站搭建“作风效能建设”网络平台,加强与网民的沟通交流,听取网民对我市作风效能建设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政风热线直播上线工作,年内健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四位一体”政风行风热线工作机制;做好“区长热线”和户外直播活动,机关部门“一把手”要带头上线;发挥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村居廉线“三务公开联播”(即党务公开、村(居)务公开、财务公开联播)栏目等现代信息平台作用。组织政风行风监督员对上线单位回答群众提问、解决问题情况进行点评。进一步完善三级便民服务体系,丰富以“三社联动”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参与机制,积极探索构建区、街道、社区便民服务的“快车道”,完善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形成上下联动的办事服务体系;建设技术支撑平台,推行电子政务,实现网上审批的上下联动、信息共享;进一步清理项目,简政放权,拓展街道、村(社区)两级便民服务内容,理清社区职能,推进社区管理服务的精细化、规范化,深化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实现“责任社工——社区居民——服务事项”更为紧密的结合。 3、继续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 全力推进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在加强联系了解项目、督促加快手续办理、强化服务推进项目、加强银企融资对接等方面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建设各类企业技术研发平台,完善现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大重大研发平台引进和建设力度,吸引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央企来我区创办研发机构。加强重点岗位、重点项目廉洁风险点排查、防控和监督工作,制定《天宁区工程建设项目廉政风险点防控措施》。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加强重大项目、实事工程立项与审批等有关信息的传递,实现信息共享;建立工作互动机制,加强工作互动、协调配合,形成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快速推进的合力;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对责任单位反映的有关困难和问题,主动协调有关单位妥善解决;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做到任务要求快速下达、快速落实、快速反馈,提高工作效率。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和部分重点项目开展专项效能监察,综合采取网上监察与实地检查相结合、全面督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上级督查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等方式,重点督查审批效率、工作实施、任务进展等情况,切实提高工程及项目的效能、效率、效益,确保各项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4、扎实推进“服务基层创优年”活动 丰富服务手段。调动全区上下抓服务的主动性,对服务特色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形成抓服务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大对服务亮点的宣传力度,选树一批服务先进,打造党建服务品牌。要完善服务评价。把服务的绩效与组织的评先、党员的评优结合起来,把服务业绩与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紧密结合起来,把对干部的考察延伸到相关服务对象,把服务的量化考核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主要依据。加快实现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工作与行政服务中心审批和服务事项办理融合,与部门核心业务融合,与行政绩效管理融合。按照职权法定、程序合法的原则,进一步梳理审核行政职权,继续清理、调整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健全行政审批事项动态管理制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政府法制监督平台功能,及时纠正违法行使行政权力的行为;完善电子监察标准,加大监察监控力度,督办反馈及时率要达95%以上。 5、深化“双廉”服务品牌打造工程 继续以“双廉”服务品牌创建为抓手,促使各机关部门不断拓展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面向企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面向民生维护和谐的社会环境,面向基层培育高效的政务环境。结合创先争优主题活动,在窗口服务单位推行服务群众评比制度,公开服务标准,承诺服务事项,优化办事流程,切实方便群众;培养一批岗位明星、业务标兵和技术能手,争创一批文明行业、满意窗口和示范岗位,加大对创优机关服务的宣传,开展“机关服务之星”评选活动,评选20名机关服务之星。在《锦绣天宁》设立专版专题进行宣传,在区政府网站建立专题活动栏目。
天宁区为巩固干部作风建设成果,坚持纠建并举、以纠促建的原则,在抓深化、抓提高上有新发展;在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上有新举措;在依法行政、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上有新提高;在纠正不正之风和加强工作纪律上有新成效,旨在解决三大现实问题:
1、着力整治作风建设突出问题。针对少数单位和干部职工在纪律作风方面尚存的作风漂浮、吃拿卡要、纪律松弛、自由散漫现象进行全面查处并加大问责力度。
2、着力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对区级机关、街道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完善,建立健全有关规范行政行为、执法行为、服务行为的相关制度,落实“一岗双责”制度,保证各项工作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责任落实。
3、着力推进服务效能提升工程。在全区范围内大力倡导服务之风,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机制,把握服务重点。组织机关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因此,天宁区主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1、扎实推进服务企业“五送”活动
坚持以送政策、送信息、送平台、送温暖、送环境的“五送”服务形式不动摇,进一步畅通沟通渠道,了解企业需求,认真查找在服务态度、办事效率、依法行政特别是检查、收费、罚款、评比、办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措施,抓好整改;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认真筛选困难企业和服务对象,主动上门宣讲相关政策法规,及时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急需帮助解决的问题,立足职能认真帮扶,运用政银企对接、专场招聘等方式帮助辖区企业切实解决融资难、审批难、招工难等方面的现实问题,提供企业急需的帮助。进一步缩减审批时限,重点抓行政审批、行政执法部门实施重大项目辅导、服务发展建议、行政监管劝勉、执法事项提示、轻微问题警示、违法行为纠错、重大案件回访等行政指导,增强政府服务功能,提升行政管理水平。同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实施行政指导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重点整治执收执罚、垄断经营和服务收费、中介机构和社会团体涉企收费、检验检测收费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监督管理长效机制;调整、取消一批涉企收费项目,降低标准过高的涉企收费,坚决杜绝自立项目收费、超标准收费等违规行为,对企业反映强烈、社会反响大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案件予以曝光,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2、认真开展“民生天宁”建设活动
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委托第三方(常州城调队)开展作风效能建设社会问卷调查,广泛征集民意;在区政府网站搭建“作风效能建设”网络平台,加强与网民的沟通交流,听取网民对我市作风效能建设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政风热线直播上线工作,年内健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四位一体”政风行风热线工作机制;做好“区长热线”和户外直播活动,机关部门“一把手”要带头上线;发挥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村居廉线“三务公开联播”(即党务公开、村(居)务公开、财务公开联播)栏目等现代信息平台作用。组织政风行风监督员对上线单位回答群众提问、解决问题情况进行点评。进一步完善三级便民服务体系,丰富以“三社联动”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参与机制,积极探索构建区、街道、社区便民服务的“快车道”,完善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形成上下联动的办事服务体系;建设技术支撑平台,推行电子政务,实现网上审批的上下联动、信息共享;进一步清理项目,简政放权,拓展街道、村(社区)两级便民服务内容,理清社区职能,推进社区管理服务的精细化、规范化,深化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实现“责任社工——社区居民——服务事项”更为紧密的结合。
3、继续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
全力推进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在加强联系了解项目、督促加快手续办理、强化服务推进项目、加强银企融资对接等方面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建设各类企业技术研发平台,完善现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大重大研发平台引进和建设力度,吸引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央企来我区创办研发机构。加强重点岗位、重点项目廉洁风险点排查、防控和监督工作,制定《天宁区工程建设项目廉政风险点防控措施》。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加强重大项目、实事工程立项与审批等有关信息的传递,实现信息共享;建立工作互动机制,加强工作互动、协调配合,形成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快速推进的合力;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对责任单位反映的有关困难和问题,主动协调有关单位妥善解决;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做到任务要求快速下达、快速落实、快速反馈,提高工作效率。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和部分重点项目开展专项效能监察,综合采取网上监察与实地检查相结合、全面督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上级督查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等方式,重点督查审批效率、工作实施、任务进展等情况,切实提高工程及项目的效能、效率、效益,确保各项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4、扎实推进“服务基层创优年”活动
丰富服务手段。调动全区上下抓服务的主动性,对服务特色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形成抓服务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大对服务亮点的宣传力度,选树一批服务先进,打造党建服务品牌。要完善服务评价。把服务的绩效与组织的评先、党员的评优结合起来,把服务业绩与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紧密结合起来,把对干部的考察延伸到相关服务对象,把服务的量化考核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主要依据。加快实现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工作与行政服务中心审批和服务事项办理融合,与部门核心业务融合,与行政绩效管理融合。按照职权法定、程序合法的原则,进一步梳理审核行政职权,继续清理、调整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健全行政审批事项动态管理制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政府法制监督平台功能,及时纠正违法行使行政权力的行为;完善电子监察标准,加大监察监控力度,督办反馈及时率要达95%以上。
5、深化“双廉”服务品牌打造工程
继续以“双廉”服务品牌创建为抓手,促使各机关部门不断拓展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面向企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面向民生维护和谐的社会环境,面向基层培育高效的政务环境。结合创先争优主题活动,在窗口服务单位推行服务群众评比制度,公开服务标准,承诺服务事项,优化办事流程,切实方便群众;培养一批岗位明星、业务标兵和技术能手,争创一批文明行业、满意窗口和示范岗位,加大对创优机关服务的宣传,开展“机关服务之星”评选活动,评选20名机关服务之星。在《锦绣天宁》设立专版专题进行宣传,在区政府网站建立专题活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