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天宁区卫生局2013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1、全面推进10 大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创新宣传方式,加快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率和老年人健康体检率等重点工作的推进力度。建设“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探索适合本地区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新模式。
2、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努力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区疾控中心技术支撑作用,围绕结核病防治规划目标,继续加强结核病防控,深入开展辖区艾滋病防治,完成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疾控中心要认真做好对基层社区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业务指导工作。继续推进免疫规划工作,不断提高疫苗接种率。
3、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工作。认真做好全区0-6岁儿童健康服务与孕产妇健康服务的业务指导、督查与管理工作,稳定全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与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全面开展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和阻断治疗以及妇女乳腺癌、宫颈癌“两癌”筛查工作。全面做好“三网”监测与“人群出生缺陷”监测。发挥婚育“一站式”服务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有效提高婚检率。开展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免费发放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手术免费服务。
(二)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推进全区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卫生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明确区、街道权责,实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医疗卫生资源,鼓励共建共享,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2、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建立健全“双挂钩、双考核”工作机制,强化绩效工资考核,杜绝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现象。
3、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区级基本药物采购中心。推进基本药物结算周转金制度,合理编制采购计划,以区为单位集中、统一、及时支付购药货款。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购、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和供货企业配送工作的日常监管。
4、全面实施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大力推进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的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加快社区卫生机构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转变,加强社区全科医生工作室建设,实现重点人群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签约率60%,一般居民签约率25%的目标。
5、着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着力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整合提升10家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深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启动天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和兰陵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重建项目,开展“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和“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创建活动。打造青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爱婴医院、雕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康复、红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保健、茶山中心产后恢复等特色服务
6、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标准达500元,封顶线从12万元提高至15万元,重点做好八类重大疾病的医疗保障工作。
(三)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工作。
1、加强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结合药品监管工作实际,统筹考虑,科学设置岗位,因才用人,优化队伍结构。通过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执法人员政治理论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2、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全面贯彻实施《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江苏省“十二五”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规划》、《全省药品食品监管系统“十二五”规划》。药品生产企业年底前完成注射剂新版GMP认证工作,药品批发企业年底前完成新版GSP认证工作。加强特殊药品、含麻复方制剂药品监督及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工作。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化妆品。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3、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依托市药检所技术支撑,积极配合做好医改工作,引导和支持生产企业提高基本药物质量标准,认真落实基本药物质量受权人制度,抓好基本药物处方、生产工艺核查,确保基本药物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监督覆盖面100%,基本药物监督抽验覆盖率100%。
4、着力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食品安全标准和事故应急处置与调查处理体系,量化分级实施率90%
5、着力推动医药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企业争取政策和土地支持,。积极支持“常州奥克制药集团”做大做强,支持“江苏省(常州)循环系统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为企业发展排难解忧。
(四)加快提升城市长效管理水平
1、开展以环境清理为主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和灭杀活动。组织开展农贸市场、餐饮单位、五小行业等重点单位、场所春冬季灭鼠及夏秋季灭蝇工作,覆盖率100%。
2、深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积极推进健康元素普及和健康场景建设,开展健康素养干预和效果评估工作,力争使全区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在2012年的基础上提高2-3个百分点。开展建设“健康小屋”、“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室外支持性环境建设。新建2个健康自助检测点、1条健康步道。积极开展重点人群的健康知识普及和心理保健咨询活动,普及率80%。
3、完善“五小”行业长效管理体系。五小”行业许可证亮证、持证率达95%,健康证持证率95%,量化分级实施率达90%。
4、加大打击非法行医力度。进一步净化医疗市场,确保人民群众就医安全。联合公安部门、建立由公安、卫生参与的医疗服务监督哨点制度,依托区打击非法行医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使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常态化。
(五)着力加强卫生行风建设
进一步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围绕推进卫生惠民工程,切实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严格执行区委、区政府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建设,开展道德讲堂进企业、进机构活动。重点抓好各级各类医务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完善廉洁行医相关规章制度,开展自查自纠,强化监督制约。深入推进反腐倡廉惩防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对资金和项目的监管,着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针对医药购销领域的重点人员、重点部门,采取有针对性的警示、教育措施。营造规范行医、廉洁办事的良好氛围。
2013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