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政府网站!
繁體中文
长者模式浏览
智能问答
移动端应用
登录个人中心
首 页
走进天宁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开放
数据发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 内容
有德不在年高
——年轻的“天宁好人”群像
发布日期:2012-04-25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相关阅读:
有担当,有责任,有理想,有追求,我区近期开展了“天宁好人”评选活动,一个个年轻的好人的事迹,诠释着年轻人的道德观念。或是助人为乐,或是敬业奉献,或是孝老爱亲,我们欣喜地看到,年轻的一代,正在成长为明天的道德脊梁。
亲切的“大哥哥”
80后的朱少波,是青龙街道青龙苑社区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在青少年眼里,他是亲切的大哥哥。每逢寒暑假,朱少波都把青龙苑社区的青少年组织起来,开展“读课外书心得交流”、“青少年法制教育”、“自护教育”。在领导眼里,他是勇挑大梁的工作骨干。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中,他接下了绘制小区图纸的活,在日常工作的间隙里,他奔波往返于新市民公寓、青龙苑小区、企业厂房、宿舍楼之间现场勘查,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踏实,是朱少波的写照。
仗义的“桃子”
70后陶坚是红梅街道金百花园小区15幢楼长,小区居民亲切地称他“桃子”。他创建的名为“金百大家庭”的QQ群,成了小区年轻人沟通的桥梁。QQ群共招募到60多名青年志愿者,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百日环境整治攻坚战”期间,“桃子”和社区志愿者走访居民,清理乱张贴、乱涂写、乱堆放。谈起他所做的好人好事,他说,虽然这里有辛酸有劳累,但酸得有价,累得值得。居民们的笑容是我们最大的收获,社会的肯定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甜蜜的“苦孩子”
30出头的杨文娟从13岁开始,就用柔弱的肩膀,与相依为命的哥哥一起撑起家庭的重担,精心照顾患精神分裂症的父亲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美丽而温婉的杨文娟坦然面对噩运和困境,从不唉声叹气。清晨6点起床,做早饭、买菜、帮母亲洗脸、喂早饭、洗衣服,中午做午饭、看店,下午4点喂父母吃点心,晚餐把午饭热热……现在,杨文娟不用看钟,她自己的“生物钟”就会准点提醒。她过早地自立,又错过了一次次成家立业的机会,坚持留在这个不幸却又万幸的家里,但她却说,她的心是甜蜜的——“因为一家人在一起。”
田田的“老师妈妈”
爱在路上,不抛弃,不放弃!美丽的红梅新村幼儿园教师唐云玲,面对患有自闭症的田田小朋友,给予了无私的爱和尊重。为了照顾好田田,她查阅了很多有关自闭症的资料,决心要真正做到与孩子心与心的沟通。她自己写道:“在一日生活中,由于田田的到处乱跑,我除了眼睛随时追随他之外,更多时是我的絮絮叨叨:‘田田,别乱跑,当心!’往往说得我口干舌燥,田田却毫无反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有时看着我,这给了我极大的推动力,使我持之以恒。于是,我会主动寻找时机和他对话,随时和田田进行交流。每天我会牵着他的小手在他熟悉的教室,陪着他上厕所、洗手、讲故事、玩玩具。一次又一次母爱般的给予,田田不仅对我有了好感而且和我很亲近。我对他特殊的爱心,感染了班中其他的幼儿,他们同我一样帮助他,善良、友好的孩子们和我一起为田田创设了一个爱的精神环境。”学期末,田田的父母含着热泪,给唐云玲送来了“师德高尚 教育有方”的锦旗。
“梦工场”主人
80后周壮健自担任常州市龙城学生创业科技孵化园常务副主任后,一心要把这一科技孵化园建设成为“学生创业的梦工场,成果转化的集散地,企业成长的助推器,科学发展的试验田”。他主动放弃周末休息时间,深入园区企业,为企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创业发展,制定服务举措。为企业培训衔接高校专家,为企业技术创新寻求高校支持,提升校企合作成果。三年来,周壮健累计吸收学生300多人次参加社会实践与培训活动,有力地推进了产学研工作。
大学生“家庭教师”
大学生“家庭教师”唐松松自前年上大一时,便自愿参加了暑期常工溢豪爱心家教。此后的每个暑假,唐松松每天总是最早来到爱心家教教室,最晚离开;上课之前早早准备好材料,[FX:PAGE]打印好试卷;确定所有的孩子都回家后,才关锁好教室的门窗,拖着疲倦的身躯走回宿舍。如今,他又开始筹备爱心家教新的计划,利用周末半天的时间给贫困家庭的子女提供爱心家教。
有德不在年高,这些年轻的“天宁好人”致力于平凡的点滴小事,他们的行动,证明着年轻人也有热心肠,也有金子般的心。张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