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关于天宁区2012—2013学年度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安排的操作补充说明
局属各中小学:
根据国家教育部及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合编我区2012—2013学年度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安排(附后)。请各校结合学习常教基〔2012〕11号文件精神,执行好计划安排。
一、小学有关计划安排的补充说明
1.我区仍采用长短课相结合的方式来编排课程计划,各小学每天1节20分钟短课,具体安排为:一、二年级每周生命与健康教育1节,体育活动1节,写字3节;三、四、五年级每周英语2节,生命与健康教育1节,体育活动2节;六年级每周体育活动2节,生命与健康教育1节,写字2节。
2.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具有活动性质,与并行开设的小学其他课程,构成小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又为7—9年级的科学课程,以及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1-2年级不开设科学课,3-6年级每周2节课。
3.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禁毒教育等相关专题教育可以纳入到每周的生命与健康教育课程中进行。生命与健康教育课程要有固定的任教教师,期初制定课程教学计划,认真贯彻实施。
4.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小学体育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不得将课时挪作他用。体育活动课与体育课不安排在同一天,每周的体育活动课内容学校要有具体安排。为确保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本学期仍每天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各校认真组织学生的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并确保活动场地、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指导教师四落实。
5.关于地方和学校课程安排:一—六年级的地方和学校课程课时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局相关要求,安排内容,如:校本课程、劳动技术教育、班队活动、文体活动、科技教育活动等,三—六年级也可以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安排。如何有效、合理安排本校的“地方和学校课程”,各校必须在期初作出统一安排,并以书面形式报教育科备案。
6.关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安排: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三—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一周均为两节。学校可以安排其中一节以教材内容为主进行教学,另一节可以进图书馆,以课外阅读形式进行,要做到时间、人员安排到位,指导到位。
7.晨会是班级建设的重要阵地,各校要充分重视晨会的重要性,要上足上好十分钟晨会课,要对晨会课的内容进行整体规划。
8.关于开设书法课的说明: 根据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精神,学校通过开设书法课程和相关课程实施推进书法教育。一至六年级要在语文课程或校本课程中每周安排1课时的书法课,学校可在美术、艺术、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中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
二、中学有关计划安排的几项说明:
1.体育活动安排: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七—九年级每周“体育与健康”3课时;各年级每周增设2节体育活动课,安排在无体育课的两天的下午第四节短课;为确保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本学期每天安排25—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各校应确保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并落实活动场地、活动内容和指导教师。
2.每天1节30分钟的短课安排:班(团)队活动1节,生命与健康教育1节,体育活动2节,自习1节。
3.地方和学校课程安排: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内容,如校本课程、劳动技术教育、艺术节活动、科技教育等,可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中每周安排1课时的书法课。各校必须在期初作出统一安排,并以书面形式报教育科备案。
4.综合实践活动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各校要高度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别是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能力提高及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要制定课程实施及评价方案,确保课程的开设及质量,同时还要注意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开设。
5.理科实验教学安排:各校要确保理科实验的教学课时,在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各校制定课程计划同时应制定理科实验考查的时间及相关安排。
附件:
1. 二○一二学年小学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表
2. 小学短课安排建议
3. 中学短课安排建议
常州市天宁区教育文体局
二○一二年九月十一日
附件1:
二○一二学年小学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表
年级
周课时
课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品德与生活(社会)
2
语文
8
7
6
数学
5
4
外语
3
科学
体育
音乐
美术
信息技术
1
综合实践
活动
地方和学校课程
晨会
(每天10分钟)
周课时总计
26
30
附件2:
小 学 短 课 安 排 建 议
英语
体育活动
生命与健康教育
写字
附件3:
中 学 短 课 安 排 建 议
班(团)队
生命与
健康教育
自习
七
八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