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开发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区各办局: 现将《“空气清新,河湖清澈;生态宜人,环境宜居”—2012年全区环保大行动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空气清新,河湖清澈;生态宜人,环境宜居” —2012年全区环保大行动工作方案
2012年是我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的攻坚之年,围绕 “空气清新,河湖清澈;生态宜人,环境宜居”的目标,根据市委、市政府2012年环保大行动方案精神,区委、区政府决定,动员全区各方面力量,积极行动,继续组织开展“生态建设”、“太湖治水”、“清水工程”、“蓝天工程”、“环境安全”、“污染减排”“宁静工程”、“环境信访”等八大战役,铁腕治污、护我环境,现制订2012年具体工作方案。 一、环境目标 (一)水环境质量 1.小康及科考考核断面 确保2个小康断面和12个科考断面水质达到相应考核指标要求。 2.“基本实现现代化”考核断面 根据《常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及其水质达标方案要求,确保考核断面达到Ⅲ类水标准比例达到年度目标要求。 3. 清水工程 对已完成整治龙游河等26条河道加强长效管理,其中对双桥浜等4条河道实施提升工程,确保水质持续改善。 (二)环境安全 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完成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年度任务;提高危险废物监管能力,重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达到90%,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达到95%;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加大重点企业的监管,有效防范环境风险,确保环境安全。 (三)总量减排 2011年、2012年两年累计净削减率达到市政府下达的《“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任务书》中的时序进度,即“十二五”净削减量的40%,为全面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奠定坚实基础。(见附表1) (四)环境信访 确保环境信访“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实现“一控两降两提高”的工作目标,即信访总量得到控制,越级、重复信访有所下降,结案率、满意率有所提高。 二、主要任务 (一)生态建设、创模复查 1.全面启动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 按市统一要求制订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2.深化生态文明系列创建 青龙街道获得国家级生态街道命名。 兰陵街道复兴村年内建成市级生态村;新增青龙中学省级绿色学校1所,新城逸境幼儿园、北郊小学、香缇湾大风车幼儿园市级绿色学校3所;新增工人新村一社区、兆丰花园社区、同济桥社区省级绿色社区3个,浦前社区、金百花园社区、青山路社区市级绿色社区3个。 年内确保锦绣东苑社区、人民家园社区、清凉东村社区等3个省级绿色社区通过省环保厅复查。 3.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按照省统一要求,开展村庄环境整治,重点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交通干线沿线村庄及其出入口周边村庄实施整治。一是加强村庄工业污染源治理,建立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监督机制,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二是开展“十五小”企业专项清理整治,对经审批的落后、淘汰工艺,责令企业限期进行技术改造。对未经审批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以及未取得资质认定的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加工点,坚决依法取缔、关闭。 4.开展土壤污染调查 确保所有挂牌上市土地没有土壤污染风险。按照《关于开展关停化工企业原厂址土壤污染调查的通知》(常环[FX:PAGE]然[2011]4号)的要求,年内完成常州印染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常州市采菱助剂厂、常州市东方化工有限公司3家关停化工企业原厂址土壤污染调查任务。 5.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工作 对国控重点源、列统企业、有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按环保部“创模”考核要求,建立、完善一企一档,监督监测数据完整。配合做好环保部复核现场检查工作。 (二)太湖治水 1.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落后产能淘汰 年内淘汰30台(套)落后用能设备。 (2)第二轮化工专项整治 年内关闭1家化工企业。 (3)实施清洁生产 年内完成常州华锦针织服装有限公司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和常州市东南开发区鑫泰染整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见附表2)。 2.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污水收集管网,污水接入相应污水处理厂处理,年内辖区内所有工业园区企业污水接管率100%。 3.加强工业污染治理 9月底前完成常州实康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达标改造。 4.突出农业污染治理 继续推行种植业清洁生产,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全市全年化学氮肥、化学农药分别比2005年削减20%和30%。 5.加强小流域综合整治 (1)小流域规划 全面组织实施《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修编)》、《常州市京杭运河水质提升方案》,完成年度整治规划目标任务。 (2)水质突变及水质较差河道 对水质存在明显突变、水质较差的南通济河,6月底之前制订出针对性整治方案,全力推进整治工程,促进水质改善。 6.大力推进水环境功能区断面达标工作 根据《常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6月底前,按常州市水质达标方案要求分别制订各断面达标方案,排出整治工程,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街道,确保完成年度水质考核目标。 (三)清水工程 进一步提升已整治的26条“清水工程”河道水质,并强化长效管理,确保水质持续改善。 对双桥浜等3条河道沿线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和生活污水截流工程。对北环新村内河实施生态修复(具体任务详见附表3)。 (四)蓝天工程 对照《常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配合市环保局6月底前制订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方案;根据《关于印发江苏省2012年度蓝天工程工作任务的通知》(苏大气办[2012]3号)要求,全力推进蓝天工程,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1.工业废气污染防治 深化“禁燃区”建设,逐步扩大“禁燃区”范围,完成199台懒汉炉拆除(名单详见《关于做好2012年度“禁燃区”建设限期治理工作的通知》(常环防[2012]3号)); 6月底前完成常州市永和静电植绒有限公司1台燃煤锅炉、常州茶山锻造有限公司4台燃煤窑炉的清洁能源改造;年内完成常州市平强纺织品有限公司1台燃煤锅炉、常州佳友制衣有限公司1台燃煤锅炉的清洁能源改造。已建成“禁燃区”范围内新建三产项目全部使用清洁能源。推进集中供热,辖区内所有工业园区企业力争全部实现集中供热或采用清洁能源。 2.加油站油气污染防治 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常州市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常政办发[2011]33号)的要求,年内要完成辖区内所有社会化加油站、油罐车、储油库油气回收改造并通过验收。 3. 扬尘污染防治 严格按照《常州市市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分工,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拆迁工程、堆场、运输车辆、渣土运输、道路保洁及养护、绿化养护等工作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加强施工场地扬尘控制,对区域内施工工地进行扬尘综合整治,积极创建省级文明工地、省级绿色施工工地。加强物料堆场扬尘控制,对常州交运集团南港装卸储运公司等23个港口企业、码头、[FX:PAGE]堆场和露天仓库(见附表4)实施扬尘综合整治,6月底前下达限期整治任务,确保10月底前完成整治。对区域内道路开展扬尘综合整治,加大道路机械化清扫、冲洗频率,年底前,城市快速路、主要道路与繁华窗口地区机扫率要达到80%,主干道、次干道机扫率要达到70%以上。 4.秸秆污染防治 强化秸秆禁烧,建立完善区、乡镇、村、组四级禁烧网络;全面落实“片长”、“路长”巡查责任,夏收秋收时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秸秆禁烧宣传,利用多种渠道将秸秆禁烧宣传到每村每户。 5.餐饮油烟废气整治 年内制订餐饮服务业布局规划及餐饮服务业污染防治监管办法,做好餐饮油烟整治工作;建成1条餐饮油烟整治达标街。 6.环境空气监测预警和科研工作 (1)制订不利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控制应急预案 年内配合市环保局、气象局制订出台《常州市大气污染控制应急预案》,出现重污染天气时,应及时启动应急机制,必要时采取实行重点排放源限产限排、建筑工地停止土方作业、机动车限行等应急措施,并向群众提出健康保护和出行建议。 (2)开展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调查 配合市环保局全面开展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调查。 (五)环境安全 1.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治 (1)严格项目审批 所有涉及重金属项目的核准(备案)上报省辖市以上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所有涉及重金属项目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由省级及以上环保部门审批,试点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2)加大涉重金属企业整治力度 开展重金属企业全面排查,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常州市新丰五金电镀厂、常州市东南镍网厂等2家重金属企业6月底前全面停产,并处理好企业停产后涉重危险废物、生产场区土壤污染调查修复等遗留环境问题。 (3)完善重金属企业监管能力建设 继续对常州市申达镍网有限公司、常州市青龙纺织配件厂2家重金属排放企业每两月开展一次废水、废气、污泥等特征污染物的监督性监测,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重金属排放企业周边环境监督性监测,形成长期跟踪监测机制。督促涉重金属排放企业尽快建立日监测、月报告制度和监测信息发布制度,重点企业实现在线自动监控。 (4)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检查 根据省环保厅《关于开展全省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苏环函[2012]175号)要求,组织做好自查、整治、督查和总结阶段各项工作,确保整治取得实效。 2.深化固废规范化管理 (1)开展危险废物动态申报工作 开展危废动态申报,逐步摸清辖区危险废物产生的种类及数量,以及危险废物贮存、转移和利用处置状况,努力畅通危险废物处置渠道,将新排查出的危险废物重点源纳入规范化管理范围,定期开展督查考核。 (2)规范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年内完成东南热能污泥焚烧工程建设。督促污泥处置单位申领取得运营资质证书。加强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全过程监管,污水处理厂及污泥处置点均安装视频监控,所有污泥运输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 (3)加大危险废物环境执法力度 根据省危险废物专项执法检查部署视频会议精神,开展专项执法检查。4月份,组织对前期排查出的问题开展整治,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类问题整改到位;5月份,完成情况汇总,形成总结报告。 (5)强化危险废物应急预案 严格督促企业按照国家规定制订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和危险废物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认真落实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处置利用企业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3. 大力开展环保专项执法检查 (1)开展污染防治设施全流程标识化管理专项行动 开展重点企业水污染防治设施标识化管理工作,从厂区的雨污水管道类别、走向,构筑物阀门、仪表、泵机的开启运行记录的统一规范等方面实施标识化规范[FX:PAGE]化设置。 (2)开展五牧断面执法专项行动 3月起对京杭运河周边排污企业开展全面调查,推进重点排污企业的雨污分流和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工作,严防企业污水通过雨水排放口、市政雨水管网排放;进一步排查京杭运河及支流沿线生活源,完善污水截留、接管工程。 (3)加强环境风险防范 开展百日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按照省厅统一部署,在10月底之前组织开展环境安全百日大检查,进一步巩固排查成果,深化整改措施,建立健全全市环境风险源基础数据库,逐步形成动态管理体系,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污染事故的发生。建立区域应急物资储备库,试点建设企业环境风险防范工程,强化隐患排查和应急预案的全过程管理,开展针对性、示范性更强的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水平。 (4)提升环保执法能力建设 年内完成“环保通”移动执法平台建设。 (六)总量减排 1.大力推进水污染物减排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老小区改造和新建小区生活污水接管工作,充分利用现有污水处理厂剩余的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到2012年底,全区生活污水收集率不低于92%。完成采菱公寓等16个小区生活污水接管工程。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根据《关于印发全省深入开展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0〕9号)的要求,关闭1家违法违规设立、不能稳定达标的各类化工生产企业。通过足额征收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排污费,禁止审批新、扩、改建项目和违法按上限处罚等措施,控制印染企业产品总产量不突破2011年产量。(详见附表5) (3)推进中水回用工程建设 年内完成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工程设计方案的编制,年内启动常州东方伊思达染织有限公司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工程建设。 2.持续加强大气污染物减排 严格控制全社会用煤量,与2011年相比,全社会用煤量不得增加。推进“禁燃区”建设工作,淘汰“禁燃区”内的燃煤锅炉,实施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能源替代。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经贸委等部门常州市淘汰集中供热范围内分散供热锅炉工作方案的通知》(常政办发〔2008〕93号)的要求,淘汰热电联产企业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油)锅炉。 3.加快减排监测体系建设 制定2012年度实施方案;6月底前完成新增国控污染源常州龙澄污水处理厂的在线监测设备的安装、验收工作。 继续实施“月检查、季审查”减排管理制度,每月对列入年度计划的工程减排项目和热电企业全面检查,每季度对减排台账进行审核。要加强对各类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擅自停运、在线监控设施不能正常运行、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 (七)宁静工程 配合市环保局年内确定环境噪声达标区和不达标区,制订完成达标区改善计划和不达标区的削减计划。全面排查工业、交通、建筑施工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重点噪声排放源单位,年内完成确定和名单公布工作。 加强施工噪声排放申报管理,实施城市建筑施工环保公告制度,严格执行夜间施工审批管理。 (八)环境信访 在3-8月份集中力量开展环境信访调处化解工作,重点对17件环境信访(见附表6)进行妥善化解,对常州市新环污泥处理有限公司印染污泥制砖问题实施挂牌督办,确保“十八大”期间不发生因环境信访问题引发非正常进京赴省上访及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三、保障措施 环境保护是一项复杂、艰巨、长期的全社会系统工程。我区开展的“生态建设”、“太湖治水”、“清水工程”、“蓝天工程”、“环境安全”、“污染减排”“宁静工程”、“环境信访”等八大战役涉及面广、关联性强,必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分解任务,明确职责分工,落实责任[FX:PAGE],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1.加强组织领导 各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是街道环境质量达标和环保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对完成辖区内环保目标任务负总责,区政府各责任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负总责。 2.健全组织机构 各街道在设置环保科的基础上,需配备专职从事环保工作的人员,辖区内各村委(社区)明确一名环保联络员,形成区环保、街道、村委(社区)三级联动网络。 3.分解任务、落实责任 根据重心下移、区域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全面落实“八大战役”的各项目标、任务和责任,各有关责任部门、单位要层层细化分解,将具体目标、任务、进度和责任落实到具体项目、内部科室和个人,确保落实到位。 4.严格监督考核 为切实加强监督考核,制订督查方案,由区政府办、纪委监察局、环保局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督查组,每月对各街道重点任务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并形成月度督查报告提交区政府。区政府对各街道的任务完成情况,每月组织召开环保“八大战役”完成情况的督查点评会议,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协商、解决整治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推进整治工作按进度完成。实行责任追究制,凡未完成“八大战役”有关目标任务的街道或部门应向区委、区政府作出专题报告,并在评先创优时实行“一票否决”。 5.实施“河长”负责制 区政府部门和街道主要领导分别担任辖区内13条河道的“河长”(见附表7),对河道水质改善负总责,组织推进河道综合整治,并根据3月31日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座谈会上罗志军书记的讲话精神及省太湖目标任务书要求,对自己分工的河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督查,确保整治目标、工程(工作)、资金、考核“四个到位”;完成年度整治任务的给予表彰、奖励,未完成任务的则给予通报。 6.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一是根据《常州市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环境问题相对集中的园区、行业和污染损害较易鉴定和评估的企业开展污染责任保险试点。二是加强排污许可证管理,年内完成环统重点企业、新建排污单位、排放医疗污水单位等的排污许可证发放。三是严格征收排放氮磷的工业企业氨氮、总磷排污费。四是根据《常州市排污权交易管理办法和细则》,推进排污指标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 继续实行污染减排、秸秆禁烧保证金制度。一是区政府按化学需氧量300元/吨、氨氮3000元/吨、二氧化硫200元/吨、氮氧化物200元/吨向市财政交纳减排保证金,完成年度减排任务的,予以全额返回,未完成减排任务的,按未完成数量双倍扣除。二是区政府向市财政交纳五十万元秸秆禁烧保证金,辖区内全年未发现秸秆焚烧的予以全额返回,发现一处一次扣三千元。并将扣除部分纳入市级污染防治资金。 7.加大治污投入 一是根据《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从新增财力中划出10%-20%专门用于太湖水污染治理。二是积极争取国债和省污染防治基金等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三是通过BOT或BT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的投入,推进污染治理社会化、企业化、产业化进程。 8.严格环境执法 一是环保部门进一步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增加节假日、夜间检查频次,夜间、节假日检查次数占总检查次数的30%以上,特别做到逢雨天必查,确保对企业排污状况的高频次、全覆盖、全因子监管。二是坚持铁腕治污,强化部门联动执法,对经政府批准关闭的企业,相关部门应予积极配合,认真履行相应职责。三是全面实行重点污染源监管责任制,继续实行驻厂环保代表,将监管责任落实到人。四是对列入市挂牌督办的案件,环保部门要切实强化对相关街道和单位的督查,及时掌握情况,督促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治任务。 9.加强舆论宣传 制定实施环保专[FX:PAGE]项宣传计划,组织新闻媒体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对在环保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揭露、曝光反面典型。广泛开展环保教育,普及环境知识,增强全社会的环境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的培训,积极推进企业环境诚信建设。深入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市、环保模范城市、生态街道、生态村、环境友好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各个层面的环保创建工作。组织公众参与,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通过环保找差、圆桌对话等形式,加大市民参与程度。全面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分享”的良好氛围。 附表: 1、2011-2012年天宁区水、气污染物年累计净削减率表 2、天宁区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名单 3、2012年天宁区清水工程项目表 4、天宁区港口企业、码头、堆场和露天仓库整治名单 5、天宁区接管小区项目表 6、天宁区重点解决的环境信访清单 7、天宁区主要河道“河长”名单 附表1:2011-2012年天宁区水、气污染物年累计净削减率表 指标 化学需氧量 氨氮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削减率(%) 7.36 7.2 1.2 1.2 附表2: 天宁区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名单 类别 个数 企 业 名 称 自愿性 1 常州华锦针织服装有限公司 强制性 9 常州市东南开发区鑫泰染整有限公司、常州联华毛纺织染有限公司、常州市千宏纺织品有限公司、常州灯芯绒印染厂有限公司、常州市盛宇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常州杰英仕印染有限公司、常州新祺晟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光洋机械有限公司、常州市恒丰铜材有限公司 附表3: 2012年天宁区清水工程项目表 序号 河道名称 工作任务 责任部门 完成期限 1 双桥浜 对坛街生活污水实施雨污分流,并将生活污水进行接管。 市城乡建设局 天宁区政府 2012年12月 2 龙游河 对张墅村沿线居民生活污水实施截污。 市城乡建设局 天宁区政府 2012年8月 3 关河 对铁道新村实施雨污分流改造,生活污水实施截污。 市城乡建设局 天宁区政府 2012年12月 4 北环新村内河 对北环新村内河实施生态修复。 市环保局 天宁区政府 2012年12月 附表4: 天宁区港口企业、码头、堆场和露天仓库整治名单 个数 名 称 23 常州交运集团南港装卸储运公司、常州交运集团东港装卸储运公司、常州交运集团青龙港装卸储运公司、常州市天宁市级绿化养护管理处、常州市康达华集装箱货运公司、常州市盛通航运装卸储运分公司、常州市燃料总公司、常州市东南区雕庄菱港建材供应站、常州市九洲商储公司、常州市政建设有限公司、常州市交运储运二分公司、常州市钢材现货交易有限公司、交运集团、九州石化、常州通达建材有限公司、常州北塘建材经营部、常州市宁武港口物流有限公司、常州市巨凝建材有限公司、常州市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常州市天宁市政绿化工程公司、常州市交运集团青龙港装卸分公司、常州光达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青龙煤场 附表5: 天宁区接管小区项目表 接管小区 考核要求 采菱公寓、天翼御品、和平国际、香缇漫步、兰陵尚品、新城金郡、青竹苑、府河明居、江南经典、彩虹城、高城天鹅湖、永宁[FX:PAGE]雅苑、阳光龙庭、凯旋城五-六期、丽华二村、后周浜沿线居民 年内完成生活污水接管工程。 附表6: 天宁区重点解决的环境信访清单 序号 内容 到期 形象进度 1 雕庄街道常州天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朝阳分厂废气及噪音污染问题。 化解 2 雕庄街道常州恒丰织造有限公司废气污染问题。 化解 3 雕庄街道常州亚泰纺织染整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影响周围环境。 化解 4 茶山街道常州第三建筑公司噪音和油漆废气污染问题。 化解 5 茶山街道清凉东村月星家具厂废气及噪声污染问题。 稳控 6 茶山街道常州船用电缆厂噪声污染问题。 化解 7 茶山街道三宝浜路两侧铝合金店噪声扰民问题。 化解 8 天宁街道青龙煤场粉尘及噪声污染问题。 稳控 9 天宁街道东坡雅居水门桥面馆废气污染问题。 化解 10 天宁街道青山湾娟记筷舌林酒楼油烟污染问题。 化解 11 天宁街道天成苑周边饭店无照经营、油烟扰民问题。 化解 12 青龙街道韩利壁纸装饰有限公司废气污染问题。 化解 13 红梅街道光明塑料厂噪声、废气污染问题。 稳控 14 红梅街道香提湾小区舅婆家和人民公社饭店油烟及噪声扰民问题。 化解 15 红梅街道红梅东村门口和盛世名门小区内铝合金店噪声扰民问题。 化解 16 兰陵街道常州茶山锻造厂有限公司噪声和震动扰民问题。 化解 17 兰陵街道常州吉星电子有限公司夜间噪声扰民问题。 化解 附表7: 天宁区主要河道“河长”名单 序号 河道名称 河长 职务 1 新运河(中游段) 陆恺 区环保局局长 2 京杭运河 岳军 雕庄街道主任 3 北市河 方力 天宁街道书记、主任 4 青龙港 袁伟强 天宁街道副主任 5 刘塘浜 许建伟 茶山街道主任 6 大通河 王松涛 茶山街道副主任 7 横塘河 倪云泽 青龙街道副主任 8 白荡河 季卫东 兰陵街道主任 9 北塘河 陈建忠 区建设局局长 10 龙游河 周爱民 区农业局局长 11 关河 陆恺 区环保局局长 12 采菱港 史建新 雕庄街道副主任 13 东市河 胡勇 区城管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