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一、教育工作
1.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升课程实施水平。一是立足课堂,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组织教师大练兵活动,举行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基本功比赛。二是教研结合,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向省规划办、省教研室申报课题30余项,雕庄中学申报的课题《外来民工子女城市学校生活的适应性研究》被立项为国家级课题(全省共3项)。继续推行“减负增效”工作,严格执行省“五严”规定,加强质量监控,召开全区学业质量分析报告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结合各种节庆日开展各项活动,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建了全国科普示范区,红梅实验小学接受了现场参观考评。在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德育品牌项目”和第二批“学校特色活动”的评比,11所中小学、幼儿园申报的学校活动被评为具有校本特点的“学校特色活动”。解放路小学OM团队在第32届世界青少年头脑奥林匹克比赛中获得季军。怡康小学航模队在第十六届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竞赛分别荣获了四个单项团体一等奖。兰陵小学获市少儿乒乓比赛10个单项冠军。
启动彩虹幼儿园、青龙实验小学创优质学校准备工作。9月20日完成了创建材料申报以及创建数据网上上传工作。通过行政推动,组建教育集团,并将已有的教育集团扩大规模,实验初中与八中牵手组建实验初中教育集团,二实小与翠竹新村小学牵手组建实验二小教育集团,青龙中学成为二十四中教育集团的新成员,中山路小学成为局小教育集团的新成员,进一步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使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进一步普惠于民。
2.推进教育重点项目建设。2011年完成了青龙实验小学异地新建的项目并按时正常开学。兰陵小学二期改扩建工程项目将于年底竣工。解放路小学改造工程项目的各项准备就绪,于9月底开工建设。完成了新城逸境幼儿园装潢和艺术幼儿园创建市优质幼儿园的改造项目,两园在新学期已投入使用。顺利接收香缇湾幼儿园并引进大风车品牌,已于2011年9月投入使用。博爱小学龙锦分校建设的前期设计也已完成,目前公示已结束,将于年前开工建设。乾盛兰庭幼儿园现已开工建设,年内可完成主体建设。轻工学校地块配套小学正在规划设计中。
加强校舍维修管理。严格按局颁发的《校舍维修工程管理办法》做好中小学、幼儿园暑期校舍维修工作,组织了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和总务主任举办校舍维修有关业务知识培训。做好各单位工程量预算、工程量清单的初审工作,配合好区政府采购办确保维修工程按时开工,督促各施工单位对中小学、幼儿园暑期改造、维修工程的顺利进行,确保正常开学。切实做好解放路小学改造及到香梅小学过渡的各项工作。完成了全区校舍网络数据视频、照片录入工作。配合区审计局对校安工程进行跟踪审计和暑期校舍维修项目决算进行审计。
3.保障弱势群体教育权益。深入推进“蓝天计划”,加大公办学校对外来民工子弟的吸纳力度,加强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对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学校予以整改或停办,今年关停2所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外来工子弟学校及办学点,分流常州市蓝天学校,1802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分流到天宁各公办学校及周边区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公办学校就读率达到90%,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普及率100%。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工作,光华学校“省智障教育资源中心”和“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实验基地”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光华学生在2011年全国特奥田径比赛获得了19金21银9铜的优异成绩。
4.推动终身教育发展。推进0—3岁婴幼儿园早期教育工作,进一步发挥区人口早教基地的作用,让人口早期教育活动普及化。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探索幼儿园--小学一体化发展模式。加强社会力量办学管理,着力推进社区教育。加强区老年大学建设。天宁、兰陵两街道申报省级社区教育中心,青龙街道申报省社区教育示范街道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
5.加强两支队伍建设。校长、教师两支队伍的素质是教育事业发展中最重要的环节。一年来,我区通过建机制、搭台子、促成长、求提高的方式,切实抓好两支队伍的建设。暑期举行校长、园长高级研修班。组织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赴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参加高级研修培训,局党委、行政高度重视这次培训,从培训方案的确定到培训的实施都严格把关。通过专题讲座、主题论坛、现场考察等形式多样的培训内容,进一步提升校长、园长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
今年共招聘了拟录用新教师45名。在新教师招聘上综合考评各方面能力素质,择优录取,从源头上保证教师队伍良好的整体素质。在教师中掀起学习身边先进人物的热潮,开展“168”爱生行动,开展区“师德标兵”、“先进教育工作者”评选活动,选树身边优秀教师典型。和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江苏教育》编辑部共同举办了2011年江苏省“教海领航•天宁博爱”小学教学研讨活动。加强对我区教育拔尖人才的培养力度,完成区教育拔尖人才教科研能力高级研修班组建开班及集中培训活动。22名具有市学科带头人以上称号的优秀学员参加集中培训。举行了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评选。启动第二批天宁区教师发展工作室的组建工作,确认了新一批10个工作室,现已开始运行。利用“教师发展工作室”这一平台,使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得到了锻炼成长。在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竞赛中,博爱小学潘雪琪老师荣获全国一等奖,为我市二十多年来首次。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科教学大赛中,博爱小学张蔚老师、北环路小学丁珊瑚、清凉小学瞿文洁、解放路小学韩琳、北郊小学居琳琳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在常州市的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中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体育等学科均获得一等奖。向市教研室提交春晖工程精品课16节。
6.加强教育行风建设。推进法律进机关、进学校活动,认真抓好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的“四落实”工作。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审批、许可事项的规范化,着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执行力。推进依法治校,做好校务公开工作。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建设“三合一”平台,加强宣传工作,完成建议与提案的答复交办工作,加强信访工作,开展勤廉短信征集活动,扎实推进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继续治理教育乱收费,有效遏制有偿家教,坚决抵制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在巩固过去治理成果上下功夫,严禁统一购买教辅资料、补课收费、乱办班收费。加大对教育乱收费的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不断降低信访投诉举报。认真迎接各级教育综合督导评估,继续开展学校综合督导评估工作,共完成3所小学、4所幼儿园的综合督导评估工作。继续做好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督查工作,开展“减负”专项督查。认真做好关工委工作。
7.强化学校安全工作。着力推进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法制、交通、卫生等安全教育,认真排查和整改火灾、饮水安全、食品卫生、传染疾病、校舍安全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强化学生集体出行和接送车辆使用管理,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体制机制,提高各类突发事件预警、防范和处置能力,尤其做好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和“城管进校园”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城管意识。全面更新局安全建设网页,落实校园安全月督查工作,开展拉网式校园安全督查工作。认真开展了2011年全国第十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在清凉小学召开了“安全生产月”活动现场会。
二、群众文体工作
1.扩大公共文体服务阵地,加强设施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完善区图书馆功能,启动市图书馆天宁分馆建设。创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省级示范社区基层点1-2个,建设省标基层点5-6个。依托兰陵小学体育馆挂牌成立兰陵街道全民建设中心。加强健身点建设与管理,新增晨晚练点10个,继续组织全民健身点器材更新、整修工作。
2.进一步整合资源,抓周周演、全民健身活动品牌打造。坚持三个“多元化”,打造“幸福广场-----广场文艺周周演”、全民健身节两大活动品牌。坚持活动组织的多元化。采取联办、承办、协办等多种形式组织活动,按照活动“项目化、承办制”的运行方式分成区、街道(部门单位)、社区(村)三大类别组织开展。坚持活动内容的多元化。广泛开展文艺与阵地演出、培训、讲座、比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先后组织万名老年人健步走活动,《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专题学习活动,第五套健身秧歌、排舞体育健身新项目培训,“迎党庆”文体展演活动等。
为增强社区居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热情度、知晓度和认同度,精心策划组织区社区文化天天演活动。天天演活动紧密结合区“幸福广场周周演”、“首届全民健身节”等活动组织开展。举办阵地、社区交流演出100场,天天演320场,其中周周演17场。天天演活动放大了社区广场文体服务亮点,扩大了群众受益面。
3.加强业务培训、壮大文体人才队伍。一是认真实施《天宁区文艺人才培养规划2011-2015年》,开展主持、诗歌朗诵、演讲艺术研讨培训活动,举办健排舞、美术、摄影、小品创作培训班,组织街道开展特色文艺团队、明星创建活动。二是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培训力度。发展311名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推荐20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参加市二级、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各街道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站”。
4.加强保护,推进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组织国家级项目“留青竹刻”、省级项目“宣卷”传承单位、传承人开展有效的保护工作。组织2-3个项目申报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组织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认定工作。组织参加省、市非遗节活动。
5.利用“三合一平台”,规范文化市场行政许可与管理。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手续,严把营业性演出、娱乐场所审批关。优化管理方式,以歌舞娱乐、游艺游戏市场为重点,更新监管对象资料档案,实行“一户一档”电子档案管理。开展娱乐经营场所消防安全培训。对文化娱乐场所经营单位实施安全责任目标管理,签定年度安全管理责任书。配合市文化执法支队做好辖区文化市场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开展学校周边地区文化市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行为。严格市场准入、退出机制,促进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