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2010年度工作计划
今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和整体推进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市三年卫生惠民工程见成效的最后一年。做好全年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全区卫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实施卫生惠民工程为重点,紧紧抓住各种难得的机遇,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区卫生、公共卫生工作,进一步推进卫生行风建设,促进全区卫生事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卫生体制改革
一要改革卫生管理体制。按照“确保三个有利”(确保有利调动职工积极性、确保有利提供优质服务、确保有利卫生事业发展)的原则,努力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改革,会同财政、人事等部门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建立稳定的社区卫生投入机制和科学规范的收支管理制度。
二要改革内部运行机制。以青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试行岗位设置改革为契机,在全区所有政府办医疗卫生单位全面实行岗位设置工作,建立岗位聘用、竞聘上岗、合同管理、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大力开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全面开展社区卫生主任聘用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
三是改革工资分配制度。根据即将下发的《江苏省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指导意见》的具体要求,我们将重新修定《天宁区卫生惠民工作考核方案》,完善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考核结果直接与分配挂钩,促使基层医务人员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获得合理报酬,确保政府投入发挥最大效益,避免走上吃“大锅饭”的老路。
(二)以体系和能力建设为抓手,努力加强公共卫生工作
一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建立起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公共卫生建设机制。按照《江苏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标准》,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逐步扩大免费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加快完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工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及早搬入新址。
二要加强预防保健工作。进一步完善以区疾控、区妇保所为公共卫生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形成职责清晰、任务落实、考核到位的公共卫生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做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落实工作,推进“蓝天免疫计划”,加强外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工作。进一步加大传染病防控力度,把甲型H1N1流感作为传染病防控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落实好人员培训、物资储备等准备工作,积极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更大、更广、更重的流感疫情。
三是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以创建“省妇幼卫生保健先进区”为抓手,大力实施“母子幸福工程”,进一步提升区妇幼保健所“三位一体”服务功能。积极发挥我区“全国缺陷儿童监测哨点”作用,探索缺陷儿童的康复训练工作;大力推进妇女病普查普治和孕妇、婚检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工作。
(三)以维护群众健康为己任,依法加强卫生监督管理
一要加强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快“三合一”平台建设,严格执行“卫生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依法查处医疗机构超范围行医、发布违规医疗广告等不规范执业行为。积极开展与公安、城管和街道等单位的联合行动,充分发挥街道卫生检查员作用,及时发现和打击非法行医,切实维护医疗市场秩序。
二是开展食品安全保障活动。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区”创建活动,大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食品放心工程”,以餐饮业和学校食堂为重点,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坚持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督相结合,做好食品添加剂和健康相关产品的监督管理,重点抓好粮食、奶制品、水产品以及儿童食品等消费环节的监督检查,加强对从业场所卫生条件和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的监督检查。
三是强化职业卫生工作。认真贯彻《职业病防治法》,把职业病防治工作作为卫生监督的重点内容,立足服务,指导和帮助企业依法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大力开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工作,落实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前期预防,做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
(四)以关爱民生为重点,推进卫生惠民工程深入发展
一要努力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首先是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要更加合理地调整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优先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发展社区卫生,完成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移建工作。要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按照省、市建设标准,在全区统一形象设计,树立“天宁社区卫生”的品牌理念,完成一家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建设目标。其次是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全科医生、社区护士的培养工程,积极推进全科医生计算机工作站,启动社区卫生“名医”工程,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基金,在慢性病防治、中医药诊疗等大医院工作的“盲区”中培养我们自己的名医、专科、偏方。第三是大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制度。《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提出了: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具体包括三类服务:1.针对全体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健康教育。年底前实现全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率达40%,计算机管理率100%。2.针对重点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包括0-36个月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和65岁以上老年人保健。年底前全区60岁以上老人健康档案规范化管理率达98%。3.针对疾病预防控制的公共卫生服务,包括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年底前全区高血压、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率达98%。最后是稳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继续实施我市卫生惠民工程291种品规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基础上,将根据省、市医改具体工作要求,努力协调好加大政府投入和提高机构自我生存力的关系,协调好政府办机构和社会力量办机构的关系,逐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二要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2010年我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将达350元。为进一步体现政府关注民生的目的,明年我区的方案将作以下几方面的调整:一是进一步提高筹资标准。人均筹资标准由2009年的250元提高到350元。二是进一步提高慢性病门诊补偿。对60周岁以下患高血压、糖尿病的参保人员门诊补偿最高金额由250元提高到500元。三是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住院分娩补助。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对象中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住院分娩的产妇,每人每次定额补助由原来的500元提高到1000元。四是进一步提高封顶线。全年累计补偿最高金额从8万元提高到10万元。同时,我们还将进一步提高分段补偿比例、增加补偿项目,力争全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率达50%以上。
(五)以升级提档为目标,努力提高城市长效管理水平
一要继续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以提高人群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形成率为目标,积极开展《健康66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和《江苏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指导手册》传播活动,以社区为单位覆盖率达40%以上。积极争取与企业联姻,为企业深入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搭建工作平台。采取重点扶持、分类指导的办法,新建健康教育精品6家,健教资料入户率达50%,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85%,健康行为形成率80%。
二要努力做好爱国卫生工作。加强全区爱卫组织建设,夯实爱国卫生工作基础。认真组织开展好“爱国卫生月”活动,结合“整治村庄环境、共建小康家园”专项行动,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进一步加强全区除四害专业队伍建设,认真组织开展好春冬两季灭鼠、夏秋季消杀蚊蝇工作,确保除四害工作在全市考评中争先进位。
三要加大“五小”行业整治力度。以创建五小行业示范街、示范店为抓手,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开展卫生许可公示工作。将卫生许可、健康管理、信誉等级、近期卫生监督情况、投诉电话、管理单位负责人等信息在店堂内张榜公示;做好从业人员培训工作。以街道为单位,对所有五小行业业主进行分类分片培训;提升执法检查人员素质。加强卫生监督员、卫生检查员考核管理,实行末位轮岗制、淘汰制,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水平。
(六)以群众满意为方向,着力推进卫生行风作风建设
加强行风建设,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把改进作风、创优服务摆到突出位置,确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真正做到服务群众关爱有加、支持企业天经地义。要认真抓好纠风专项治理工作,抓好“三合理规范”要求和“费用清单制”、“价格公示制”等落实。要严格控制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严厉查处大处方、滥检查、乱收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单位基建、设备采购的全程监管,做好对社区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适时会同财政、审计等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下拨资金进行审计检查,确保惠民资金全面落实到老百姓身上。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开展对全区医疗卫生单位明查暗访和群众问卷函调,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要及时认真解决,提高社会满意度。